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玉珠峰下的脱贫“接力”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玉珠峰下的脱贫“接力”

来源:三江源报2022-08-09 22:05

  七月盛夏,本应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宜人的时节。但站在玉珠峰山脚下,却让人难以相信此间夏日已至。高达5200米的海拔,使得这里的温度完全依赖于太阳光的直接照射。晴时暴晒,无觅阴遮;阴时凛寒,裹衣瑟瑟。阴晴交替间,时刻挑战着人们生理与精神的双重防线。

  刚到达玉珠峰大本营,便远远望见一辆摩托向我们驶来。待至近处,才知道骑车的人是曲麻河乡昂拉村一队队长才巴久。他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身上穿着的黄棉衣透着一抹淡淡的土色。在昆仑山玉珠峰暴烈的阳光与阴烈的山风常年侵蚀下,22岁的他皮肤黝黑而粗糙,但也多了一份在其他同龄人身上少有的成熟与坚实。

  “欢迎你们来到玉珠峰”,才巴久的声音略带颤抖,显然,那件薄薄的棉衣并未能完全为他抵御这里的严寒。“快到里面休息喝茶”,才巴久的热情接待,也让我们身上的寒意淡了几分。跟随着他的脚步,我们来到了他的办公帐篷。不到二十平米的帐篷,被办公桌、火炉、单人床、沙发茶几和一些生活用品塞得满满当当,而在其中,一面鲜红的党旗和国家五代领导人像格外醒目。

  ”每年的攀登季自四月份开始,至十月份结束。大本营的工作人员由一名党员,一名村队队长,一名村队队员组成。轮班是一月一换。每天的工作包括巡逻、清理大本营垃圾、隔十天去c1大本营看看帐篷装备有无损坏并加固帐篷等等……”才巴久条理清晰地向记者介绍了大本营的情况和每日工作内容。

  在采访中,才巴久一直显得有些腼腆,直到谈起当初为何选择留在这里,不善言谈的他才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村里有三个队,每个队长都很照顾大家,小的时候就会学着他们的样子帮助别人,很多时候都是帮倒忙,现在想想那不叫帮忙,那叫捣乱,谁知道长大了却真的接下了他们的接力棒……”说罢,才巴久笑了起来,眼神透着怀恋,坚毅的脸庞上,洋溢着康巴汉子独有的温柔。或许在岁月深处,某种信仰的传承早已于他心底不经意间生根发芽。

  才巴久向记者介绍,原来条件差,村里根本没有资金建造大本营。2020年全面脱贫以后,村里条件与以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而2021年后,为了推进正规化的改造,地方政府引导玉珠峰旅游文化发展方向、经营方式,开发昂拉村玉珠峰旅游区,打造旅游基地,提高慕名前来的攀登者的体验感,设立玉珠峰登山大本营。作为曲麻莱县曲麻河乡的旅游景点王牌,大本营除了为曲麻莱县昂拉村的牧民群众解决了就业、医疗及养老保险缴纳的问题,更通过村民分红这种模式提高了普通村民的生活条件,每年还会向村里考取大学的学生提供补助,真正做到了惠民惠生。

  “我们一队队长年迈过世,而玉珠峰大本营是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每年村里老人的养老金、考取大学的补助金、年底每户的分红都是从这里来的,所以队里急需有一名年轻识字的人担任队长,村书记也第一时间联系了我和我的父亲,当时内心是很想把这个担子挑起来的,但我年龄小经历少,怕又像小时候一样办不好事,就放弃了。村里其它的人选,有的因为年纪大身体不好、有的因为不识字不方便开展大本营内的工作,所以一直没定下来,直到有一次父亲找我谈话,我才下定决心,即便干不出多好的成绩也要为村里承担起一部分职责,用行动去帮助大家。”才巴久说。

  “虽然以前没有大本营时,也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但现在我们的服务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住宿、向导、饮食我们都有,向导、厨师还都是我们村里的,有证、有经验,厨师受过专业培训。我们还常备便携氧气瓶、葡萄糖、红景天口服液,预防游客可能出现的高原反应,做到有备无患。总之,就是想让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客人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务。

  “去年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一百人,你看这是去年的数据”,才巴久说着掏出手机开始向我们展示:“2021年吸引外来游客1078名,实现旅游总收入为107万,除去各项开支,纯收入95万元,收益对象1242人,每人分红764元……”才巴久展示着一项项数据,黝黑的脸庞上,骄傲隐隐浮动。

  采访结束,才巴久的神态似乎轻松了许多,仿佛是意识到当初的雏鹰已然开始振翅高飞后的欣悦,又或许是挑起重担后,心胸间燃起了继续克艰前行的斗志,“我一定会向村里的老人和前辈看齐,向他们学习。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为村里创造更多价值。”他似乎在向我们倾诉,又像是对自己呐喊,眼神澄澈而坚定着,望向窗外,望向玉珠峰顶,望向那同他的决心一样坚韧的,玉珠峰万年难化的冰川。

  三江源报 本报记者李生健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