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驻村第一书记:疫情防控与乡村振兴“一肩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 正文

青海驻村第一书记:疫情防控与乡村振兴“一肩挑”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4-29 15:14

  中新网西宁4月28日电 题:青海驻村第一书记:疫情防控与乡村振兴“一肩挑”

  作者 魏民军 孙睿

  自4月份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驻民和县古鄯镇联合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宁一面紧张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一面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一面积极投入防控一线。

青海驻村第一书记:疫情防控与乡村振兴“一肩挑”

  图为张宁参加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植树活动。 青海省药监局 供图

  用“逆行”身影投入驻地防控一线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张宁“舍小家,顾大家”,勇敢“逆行”,她的身影也成为疫情防控战线和乡村振兴战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本轮疫情防控期间,张宁把岗位视为战场,在疫情防控一线默默坚守、用心守护。作为母亲,她不能时常陪伴在两个幼小的儿子身边,也没有太多时间照顾他们。

  “毕竟我现在的身份不只是一位妈妈,还是联合村的第一书记。职责在身,等他们长大了,一定会理解我的。”每当说起这些,张宁都很愧疚。

  疫情发生后,张宁决定放弃清明假期返回驻地,她简单收拾几件换洗衣服,嘱咐即将居家办公的丈夫照顾好孩子。

  准备出门时,两个孩子疑惑地问妈妈去哪?“宝贝,妈妈要去‘打病毒’,我们一起加油哦!”随即,张宁毅然走出家门。

  离家的前两天,两个儿子通过视频通话为妈妈朗读文章,争先恐后报告当天的开心事,而之后连续几天,年仅三岁的小儿子深夜不睡觉,哭着喊着要找妈妈。

  “妈妈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妈妈你不回来我吃不下饭……”听到这些话的张宁说:“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哭一会儿。”

  多举措应对疫情防控之战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乡村、社区同样是战场、是一线。

  在乡村疫情防控工作中,张宁积极支持、协调、组织当地干部,共同商讨部署镇、村疫情防控措施,并用掌握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当地推出一项又一项举措。

  她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按照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组建了“联合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击队”和“联合村青年党员突击队”两支队伍,积极参与全村疫情防控,率先在联合村布控检查关口,采用“十户联保”的联防联控措施,为联合村百姓安全防控筑起了一道“防疫铁网”。

  张宁带头站岗执勤22天,走访摸排234户,还引导群众做好防护,组织形成网格化管理,分区分片对村子展开“地毯式”排查;组织党员成立突击队、服务队,积极动员组织群众70余人建立群众志愿服务队。

  “张宁用责任和坚守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向村民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为村民的安全构筑起坚实护盾。”联合村的村民们说。

  “雪中送炭”为战“疫”捐赠紧缺物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面对乡村物资不足、交通不便、渠道不畅的现状,张宁主动当起了乡村战“疫”的“补给员”“勤务兵”,通过多渠道,多方联络,筹集物资,为乡村防疫工作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在筹集物资的同时,她自掏腰包为村里购买了方便面、八宝粥、口罩等抗疫物资和生活用品,送上了暖心的“雪中炭”。她还主动联系帮扶单位争取到青海省药监局口罩、体温计、75%酒精、84消毒液等价值1万元的防疫物资。

  用“双核”动力确保抗疫振兴取得胜利

  2022年是乡村振兴赓续之年,张宁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克服多重困难,努力做到疫情防控与乡村振兴两手抓、两不误。

  她及时了解并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村民精准推送招工信息,指导协助他们外出务工就业带领村民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已脱贫贫困户不会“因疫返贫”。

  “张宁放弃舒适安逸生活来到农村,积极扎根农村工作,迅速适应角色的转变,不怕吃苦、忠于职守,积极筹措各方力量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联合村的相关负责人说,她仅到任半年就为联合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党员、脱贫户筹措价值约3万余元学习生活用品,药品、疫情防控物资等。

  此外,张宁还通过争取帮扶单位支持为村图书室配备图书、书架、桌椅等,按照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及时更新图书,让农村文化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协调施工单位完成村级公路修复铺设工作;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进度……

  “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驻村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张宁表示。而支撑每一个驻村干部默默付出和真心守候的精神力量,正是她那份“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笃定信念。(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

  • 大道通进夏牧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