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数据赋能青海省“放管服”行政审批改革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曾震宇]

大数据赋能青海省“放管服”行政审批改革

来源:青海日报2022-03-31 17:54

24小时热图
  • 海军四川舰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 交通运输系统最大航标船海口列编

  • 海鸥舞动老码头

  • 山东:耕海牧渔充盈“蓝色粮仓”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

  实现省、市(州)、区(县)、市场监管所四级联动的省市场监管局行政许可一体化审批系统。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个体工商户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许可一体化审批系统在线提交审核材料。青海日报记者 郑思哲摄

  工作人员帮助个体户通过省市场监管局行政许可一体化审批系统查验审核材料。青海日报记者 郑思哲摄

  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省市场监管局行政许可一体化审批系统在线审核许可。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在线提交许可申请让窗口前人少了,自主服务区成了业务办理的主阵地。青海日报记者 郑思哲摄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青海省近年来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要求,持续加压加力,全面实行在线并联审批,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全面提升审批效率,确保实现“平台之外无审批”,全方位改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营商环境的优与劣,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彰显的是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展现的是地区经济的发展动力,映射的是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省市场监管局大力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与市场监管工作深度融合,率先在全国开展“互联网+”一体化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建设,在实现了数据资源以及业务全面整合的同时,为青海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以优而简的行政许可审批体系服务全省“一优两高”战略。

  合数据: 整合行政许可资源构建“一盘棋”

  3月28日,走进西宁市城西区市民服务中心商事登记区,记者看到的不是以前拥挤且有些嘈杂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井然有序,甚至显得有些“空旷”“悠闲”的场景。

  这并不代表市场主体的沉寂。相反,伴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普及,市场主体通过互联网更加高效地办理着行政许可业务。

  在城西区市民服务中心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商户们可以自行或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互联网办理相关业务。“现在绝大多数个体户和企业都会在这里办理行政许可业务。”一位现场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地指导一名个体工商户提交审核材料一边说。

  “现在确实方便多了,只要通过这个系统提交材料,就可以很快完成经营许可的申报,不用像以前一样抱着一大堆材料排队等着审核。”经营着一家食品店铺的李燕说。

  让“数据多跑路”是大数据应用背景下行政审批改革呈现出的新景况。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顺应改革浪潮,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围绕“三局合一”后复杂的行政审批业务,于2020年建成全国首家行政许可业务全流程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食品行政许可、医疗器械行政许可、药品行政许可等市场监管领域10个方面23项行政审批子系统60余项行政审批业务类型,实现了省、市(州)、区(县)、市场监管所四级联动,覆盖了全省54万余户市场主体及130万名从业人员,服务全省各族人民群众。该系统自上线以来,已完成4.1万余件业务的受理。

  该系统的上线,打破了按部门梳理审批事项的常规做法,改变过去的“串联”审批模式,实施“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打破了原有各部门业务系统分散独立的状况,“一网、一窗、一次办”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运行,同时构建起全省市场监管信息共享体系,推动了省级市场监管数据平台与各地区现有市场监管相关业务办理系统对接。此外,进一步汇总、挖掘、分析市场监管领域不同行政许可事项间的共性和个性关系,为全省市场监管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网络数据“跑”起来、事件办理“动”起来、群众内心“暖”起来,实现了让更多群众分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这就是大数据赋能行政审批带来的改革红利。

  简流程:

  许可办理精准高效实现“零跑腿”

  “不好意思,麻烦您看一下我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呀?”3月28日,在西宁市城西区市民服务中心行政许可审批窗口,需要办理预包装食品销售许可的孙博正在询问窗口工作人员。孙博这次来窗口办理申报许可业务,感觉比2016年以前的申报经历有很大变化。

  “以前不管办理营业执照还是办理许可证,都要抱着一大堆纸质材料各个部门来回跑,即便是后来有了整合后的办事大厅,也要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地来回跑,缺啥材料补啥材料自己不清楚,没个十天半个月根本办不下来。”孙博说,改革以后绝大多数业务都可以网上办理,需要提交什么、怎么填写都有明显提示,省时方便。孙博说:“我办理的营业执照3天就办下来了,要放在以前要等3个月呢。”

  材料变少了,环节简化了,时间缩短了,量变最终带来效率提升的质变。

  “以前我们一天最多审核20件许可,现在一个人一天能审核五六十件。”城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许可室主任官阿措说,行政许可审批改革不仅方便了市场主体,也提升了行政人员的办事效率。

  精简许可提交材料、简化许可办理环节、创新开办闭环模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统一标准、分级受理以及利用信息化流程再造优化许可办理环节,整合各类许可业务中间过程。特别是将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后,改变了传统线下业务办理模式,探索出了新型高效的线上办理新路子。同时,完成了与省政务服务监管局、省电子政务办、省信息中心之间的横向数据共享,压缩了各个环节的办理时间,实现了“不见面、零跑腿、无纸化、快审批”的全程网上办。

  为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多证合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整合各类企业基础数据,完成“主体库”数据共享复用,减少不同领域材料的重复提交,以“微服务”架构生成相关业务表单,保证申请人所提交数据的规范准确。

  目前,青海省已逐步实现9类许可业务的“跨省通办”及“兰西城市群‘甘青一体化平台’数据共享”,企业无需现场提交材料办理,只需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即可办理。

  优环境:

  提效率强服务经济发展“添活力”

  行政审批改革简的是材料、流程、环节,增的是行政审批效率;减的是市场主体的经营负担,添的是对于营商环境的认可;破除的是经济发展的阻力,释放的是经济发展的活力。

  “这个系统上线一年半以来,城东区各类市场主体增添至11000多户,这可超过了以往3年的量。”西宁市城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璠说,作为与市场主体打交道最多的一线工作人员,他深切感受到了行政许可一体化审批系统上线以来带来的明显变化。

  “就拿涉及食品和药品的许可来说吧,这两类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和责任风险。因此在行政许可方面把控极其严格,申请人除了要在网上提交材料,还必须经过执法人员现场核查场地、相关设施,看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无误后我们才能给对方办理许可证。”王璠说,以前申请人为了提交材料都要跑好几趟,现场核查阶段就会出现不及时或者资料堆积、集中申请的现象,给现场核查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现在只要申请人按系统提交申请步骤,基本上不会再出现上述类似情况,我们会根据系统提示,及时安排人员去现场核查。”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推动政府转变职能的同时,也在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松绑”。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便捷高效的以大数据为依托的行政审批体系则是“松绑”的重要手段之一,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

  省市场监管局行政许可一体化审批系统把政务服务和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实现“数据跑得快,服务见高效”,以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服务、流程交互为核心,有效解决了数据“拥”而难“用”、平台“统”而不“通”、资源“汇”而不“会”的难题,为商事制度改革协同推进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其建设成果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化妆品、计量、医疗器械等民生领域安全,以及知识产权、价格监管等方面,为人民群众实现高品质生活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放得开更要管得住。省市场监管局通过行政许可一体化审批系统建设,大大推动了监管智慧化、信息化发展,让信息链串起产业链、利益链、风险链、责任链,通过信息网将监管网加固,通过大数据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完善智慧监管体系,创新治理模式。

  “近年来,省委深改委将‘放管服’改革作为一项重要改革议题,专题研究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企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活力不断释放,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吕先华说。(郑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