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曾震宇]

定格三江美景

来源:青海日报2021-10-29 09:51

24小时热图
  • 云南屏边:“绣”出致富路

  •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首尔开幕

  • 杭温铁路首列长轨安全进场

  • 河南上蔡:抓住晴好天气抢收小麦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

  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为越来越多的牧民摄影师拍出优秀作品奠定了基础。张鹏摄

  本报记者 咸文静 张 鹏

  又是一个明媚的秋日。蓝天高远澄澈,空气清新冷冽。深深浅浅的绿铺展在大地上,像波涛般起伏。

  收拾妥当后,巴东出门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他再熟悉不过了。在过去的50多年里,巴东一直生活在这儿。不仅仅是他,他的父亲、祖父,甚至往上算好几辈儿,都是曲麻莱地地道道的牧民。只是此时,巴东的身后没有牛群,往常握着牧鞭的手里,拿着他的宝贝——照相机。

  今年52岁的巴东家住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秋智乡加巧村。五年前,去村上开会时听说县上要成立一支大自然摄影队。平日里喜欢用手机拍些山山水水的巴东来了兴趣,赶忙报了名。等到摄影队成立,巴东一看,好家伙,60多个人几乎都是周边乡镇的老乡。

  买到相机不久,摄影队便组织大家一起去西宁参加培训。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可连巴东自己都没想到,老师讲的那些内容,每一句他都记在了心里。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回家后一有空,巴东就背着相机四处跑。那些原本只能看在眼里的美景,都被他一一记录下来。时间久了,不仅拍的照片越来越好,自己都像变了个人似的。只要聊起摄影,性格腼腆的他准能说得眉飞色舞。

  有一回,巴东和六七个成员一起去山上拍摄。走到半山腰时,体力不支的他留在原地休息。一回头,只见二三十米外,一头野牦牛正一动不动地看着他。气氛霎时变得紧张起来,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般!巴东屏气凝神,既害怕又着急。几分钟之后,巴东三步并作两步躲到不远处一块巨石背后。

  等他再抬头时,野牦牛已经离他只有十步之遥了。就在这一危机时刻,巴东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给野牦牛来张特写。就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察觉到动静的野牦牛突然跑开了。一身冷汗的巴东这才赶上前去与同伴汇合。

  其实,说到同伴,大自然摄影队里除了像巴东一样的牧民之外,也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上班族。

  在曲麻河乡政府工作的江文才仁是摄影队的负责人之一。摄影这件事情对于50多岁的他来说,是个坚持了十多年的爱好。40岁出头那会儿,江文才仁用的还是傻瓜相机。拍照方法全靠自己琢磨。大概十年前,江文才仁发现周围爱好摄影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就花了几千元钱买了一台相机。由于没有人指点,拍起照来常常不得要领。每次外出拍摄时碰到同行,江文才仁就兴致勃勃地上前请教。但因为时间有限,双方沟通也有些障碍,“半路取经”的效果并不明显。

  就在江文才仁犯难的时候,为了保护三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三江源国家公园曲麻莱管理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尕塔提出组建一支大自然摄影队,组织全县各村爱好摄影的牧民、生态管护员加入其中。

  江文才仁还记得2016年7月摄影队成立时的情形。60多人的队伍中,有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也有60多岁的老人。由于成员文化程度偏低,认识汉字的人不足三分之一。为了提高大家的摄影水平,除了培训,每年八九月摄影队会组织一次大型的拍摄活动。拍藏羚羊、拍格拉丹东雪山……白天组织外出拍摄,晚上邀请专业的评委进行点评、颁奖,一来二去,大家拍摄的兴趣越来越浓。

  时间久了,摄影队渐渐成为曲麻莱对外宣传的一扇窗口,作品也慢慢有了些名气。这不,五年前加入摄影队的麻多乡牧民才帮拍摄的野牦牛,在县文化节上成了香饽饽,一个系列卖了5000多元。

  摄影队成员的照片除得到当地牧民的认可之外,还吸引了不少同行慕名而来,一些作品甚至走出了国门。虽然语言不通,但正如江文才仁说的那样,作品是最好的语言。

  卓玛加是曲麻河乡多秀村的牧民,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后,他成为了一名生态管护员,也是摄影队的成员之一。几年下来,既是摄影师也是监督员,拍风景也拍垃圾,在自发组建的生态保护群里,时时刻刻关心着家乡的生态环境。

  摄影队成员特殊身份的背后,是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矛盾。有些成员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购买设备器材是笔大开支。曲麻莱条件有限,冲印照片都得去其他地方。但加入协会之后,这种爱好慢慢变成把家乡宣传出去的责任。一开始,江文才仁还担心有人中途放弃,可几年下来无一人退出不说,还有十几名新成员加入。

  今年43岁的昂江喜欢摄影有些年头了,加入摄影队后,他去了更多的地方,看到了更多的野生动物、植物,看到家乡不同季节的美景。在这个淳朴的藏族汉子眼中,这种收获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

  目的地已经到达。站在山坡上,蜿蜒曲折的通天河在巴东眼前铺展开来。架好三脚架,选好角度,“咔嚓”,巴东的新作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