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岛民营经济:“五六七八九”贡献更加突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岛> 要闻 > 正文

青岛民营经济:“五六七八九”贡献更加突显

来源: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023-01-13 08:57

  青岛民营经济:“五六七八九”贡献更加突显

  青岛实施民营经济壮大计划,密集出台纾困政策,加快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面对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一批青岛民营企业浩浩荡荡组团出海,争取新一年的外贸订单。而快人一步的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更是早在几个月前就赴欧洲参展推广前沿新品。

  2022年以来,青岛提出民营富市和壮大民营经济计划的部署要求,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截至目前,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0%以上的投资、60%的税收、70%的进出口、80%的城镇新增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五六七八九”的贡献更加突显,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专精特新发力走在前

  专精特新企业的加速崛起,是当前青岛民营经济的最大亮点之一。

  前不久,全球最大的海事展会——第30届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展览会回归线下。展会现场,德国Hartmann公司向海德威追加了批量新造船压载水处理系统订单,并对尾气脱硫系统表达了浓厚兴趣,双方就进一步开展合作达成初步意向。

  这是海德威近3年来首次参加国外线下展会,不仅带去拳头产品压载水处理系统,还展示了新燃料供给系统、碳捕集与储存系统及尾气脱硫系统等前沿新品。

  以海德威为代表的“小巨人”企业逆势出海,正是青岛民营企业敢闯敢干的一个缩影,展现了民营经济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巨大潜力。

  作为国内最早提出引导工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城市,青岛2012年就印发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认定办法》。经过10年的持续培育,青岛构建了优质中小企业孵化育强梯度发展体系,专精特新逐渐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在促进创业创新、外贸进出口、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022年,青岛新认定3716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比增长50.1%,跻身全国“专精特新十强城市”第八位;新认定5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151家;首次发布《青岛市雏鹰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486家雏鹰企业;新认定84家瞪羚企业,同比增长54.9%,累计达227家;12家企业上榜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位列全国第五、北方城市第二。

  《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青岛专精特新“小巨人”梯队呈现“产业创新百花齐放”的局面,“小巨人”企业涉足领域丰富多元。

  民营企业迎来上市潮

  乘着资本市场的东风,越来越多青岛民营企业不再满足传统意义上的“单打独斗”,而是借助资本力量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2022年10月19日,青岛三柏硕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成为青岛当年新增的第五家上市公司。这家专注于休闲运动和健身器材的民营企业,掌握蹦床产品设计、生产全流程的关键技术,跻身蹦床行业“隐形冠军”,其行业地位可以用“中国每生产三张蹦床就有一张来自三柏硕”形容。上市之后,三柏硕募集资金进行扩产,致力于成为国际知名的全生命周期休闲运动健康服务供应商。

  数据显示,青岛2022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80家,稳居全省首位。其中,九成新上市及过会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包括科捷智能、三柏硕、雷神科技、三祥科技、盘古智能、大牧人、豪江智能、歌尔微等,构成了青岛资本市场军团的新生力量。

  截至目前,青岛在证监会及交易所待审企业13家,在证监局辅导企业20家,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已进入上市攻坚阶段,未来几年有望陆续在资本市场各板块崭露头角。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民营企业的加速成长,离不开政府服务。

  2022年以来,青岛密集出台民营企业纾困政策,为民营企业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解决人才、技术、融资、土地、资源等问题,全面激发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夯实市场主体的“基本盘”。

  全国首场“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对接大会、24条产业链链主与中小企业开展“卡位入链”行动、专精特新企业新品发布会、“借力扬帆”卡位入链技术对接活动、民营经济创意会……一系列实招硬招有力稳定了民营企业家预期,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两次参加“卡位入链”活动的青岛至亚美莱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肇聚深有体会:“现场对接洽谈展示了企业创新实力,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对接、沟通、交流平台。”

  至亚美莱是一家专注于新型膜材料制造的专精特新企业,产品应用于轨道交通、汽车等领域。在青岛首场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对接交流会上,至亚美莱与海尔进行对接交流,其抗静电产品通过验证作为海尔的技术储备。随后举行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对接会,至亚美莱又与青岛地铁集团、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所三家链主企业对接采购需求。随着“青岛造”轨道交通列车的出海,至亚美莱就此打进了美国、智利等国际市场,不久前中车四方交付芝加哥地铁的首辆批量车,车身上就有至亚美莱的矽盾高品质贴膜。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民营经济提振信心、笃定前行,将进一步释放出发展活力。更多的海德威、至亚美莱们正摩拳擦掌,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为2023年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基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南西裴村: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 甘肃通渭:医疗"组团式"帮扶惠民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持续干旱,加上用水结构不合理,华北地区水资源呈衰减趋势,地下水超采严重。“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关乎首都水安全,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2023-03-24 09:0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3日公布《网信部门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明确了“一事不二罚”原则,将于2023年6月1日起施行。
2023-03-24 09:59
《湖北白猪选育方案》手稿。他在《湖北白猪选育方案》里直言“猪的新品种选育是养猪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自己的优良新猪种——湖北白猪是十分必要的”。湖北白猪及其品系培育成功后,熊远著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2023-03-24 09:01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