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岛打造活力产城新生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岛> 要闻 > 正文

青岛打造活力产城新生态

来源:青报网2022-05-10 15:30

  没有市场主体的成长壮大,就没有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强劲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打造,离不开一批具备引领作用的龙头项目和广大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

  在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中,青岛把市场主体的地位放在更高层次予以强调,提出项目招大引强与“专精特新”培育并举,就是要以重大项目的引入书写产业链式发展新故事,以“专精特新”的加速培育打造高端产业新支撑,带动产业生态的加速丰盈,为未来发展打造强韧的现代产业体系。

  招大引强,书写链式发展新故事

  特斯拉与上海、富士康与重庆、蔚来与合肥,在城市产业能级跃迁路线上,向来不缺乏项目“招大引强”带动整条产业链建链、强链、延链甚至“无中生有”、“换道超车”的生动故事。

  衡量一座城市的发展动力,重大项目是一个重要维度。重大项目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带动力强。招来一个重大项目,往往意味着更多配套产业、企业的链入;引来一家知名企业,往往就意味着更多优质要素、资源的落地,将带动产业链持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以重大项目来牵引产业链构建,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大发展,招大引强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更是对城市经济的整体结构优化、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善提升。近年来,青岛也在把重大项目作为招商的重头戏,通过链式招引,加速产业“聚变融合”,丰盈产业生态。

  在莱西,作为首个落户青岛的整车全资质总部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2022年规划下线新车型12款,年产能达到6.8万辆,带动70万套发动机和50万台车桥、20万套车架项目全面投产,年产值达70亿元。在北京汽车制造厂这样的龙头项目带动下,仅在莱西已经集聚了50余家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年初华人运通中国总部的引入,更是填补了青岛缺乏高端汽车总部企业的空白,标志着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再上一级。在西海岸新区,京东方全球最大的移动显示模组单体工厂项目的落地,为青岛新兴显示产业的垂直崛起筑牢基石。在今年青岛市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受京东方吸引,青岛开发区高端光电产业基地福建万达光电智造、兴泰高端智能光电连接器、融合光电LED背板和3D车载盖板等4个配套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10亿元。重大项目对产业链资源的“强磁效应”,推动一个个竞争力强劲的现代产业在青岛生长起来。

  要想实现产业的突破发展,青岛需要吸引更多具备引领性、突破性的大项目。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新一轮竞速赛中,青岛把实施招大引强行动作为做强24条重点产业链的“实招”“硬招”,以明确目标牵引行动开展,提出每个产业链每年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或行业引领性项目不少于2个。新引进的2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

  在这一行动中,“链长”和“链主”企业的作用将再度凸显。在招商图谱、招商机制、要素协同的保障下,政府和龙头企业将发挥各自优势,突破产业项目招引建设,不断向城市导入高能级产业资源。

  “专精特新”,培育高端产业新支撑

  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尤其是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是增强城市产业韧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要件。

  “专精特新”企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这些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色的中小企业中,“小巨人”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超七成深耕行业10年以上,近九成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超八成企业主导产品在所在省份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首位,22%的企业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这些企业规模虽小,但在产业链中不可替代;领域虽细,但在价值链上居于上游,具有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企业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的特点,在城市先进制造业补链强链固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青岛,不少具有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成功卡位产业链高端。青岛德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端精密曲轴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是德国宝马摩托车曲轴在中国的唯一供应商;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攻克研发的30多种液压元件已与三一、徐工等一线品牌挖机厂家实现配套,远销欧美、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青岛朗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集装箱液袋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份额超过20%;国际前20强的橡胶轮胎企业,有11家是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的重要客户……目前,青岛拥有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高端装备、仪器仪表、家电电子、汽车机车等细分市场领域。

  凡是制造大市,无一不是坐拥大量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富豪”。据统计,目前,宁波、深圳、成都拥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182家、169家、107家,居于青岛之前,可见“专精特新”企业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作用。

  把培育“专精特新”作为青岛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和振兴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力点,青岛明确提出每年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60家以上,这体现了这座锚定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城市对这一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市场主体群体的关注和重视。

  青岛同时提出实施中小企业育苗计划,助力更多先进制造业中小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加快成长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从而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配套协作和卡位入链,打造更加强韧、更具竞争力的城市产业链。

  场景开放,构建活力产城新生态

  无论突破招大引强,还是培育“专精特新”,打造优质的产业生态都是题中之意。

  要想吸引企业扎根落地、卡位入链,开放城市场景,为企业培厚创新土壤、打造适合生长的产业环境是关键一环。眼下,“场景营城”成为城市孵化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青岛也在通过场景实验室、“工赋青岛·智造强市”等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场景开放路径。在不到一年的培育中,青岛认定的首批15家创新应用实验室和场景应用实验室,已有6家获融资支持,累计融资已突破2亿元,1家实验室依托企业实现科创板上市。在独具特色的“场景打法”下,青岛累计发布“工业赋能”场景2110个,“未来城市”场景440个,持续迭代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全国首个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功能。

  在产业演变持续加剧的时代,青岛要站上产业发展前沿,就要把城市变成场景“实验室”,携手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引领产业链配套企业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发展,形成应用场景示范,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应用空间。

  着眼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总部经济、园区经济也将为青岛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供助力。因此,在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中,青岛提出实施总部经济聚能计划,聚焦浮山湾、金家岭、唐岛湾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面向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央企、省内和沿黄龙头企业,大力引进综合性总部、功能性机构和创新型总部,招引高成长性科技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新经济企业总部,按规定根据规模和贡献给予财政奖励。

  实施楼宇经济成长计划,青岛推动正在开展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与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产生协同效应,提出制定支持楼宇经济发展措施,采取资产置换、长期租赁等方式,更新改造、整合、盘活存量闲散低效商务楼宇,导入科技服务、专业服务、文化创意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在老四方工业区、李沧楼山区域、崂山株洲路两侧区域、城阳白沙河北岸片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老工业区等区域建设工业楼宇,发展都市工业、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在项目招大引强和“专精特新”培育中,一个更加成熟的企业主体群体将在这座城市恣意生长,一个更具竞争力的产城生态将在这座城市形成,一个更加丰富的城市产业版图正在这片热土展开。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