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夏吴忠:一碗早茶里的产业升级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宁夏 > 正文

宁夏吴忠:一碗早茶里的产业升级

来源:新华网2022-06-29 16:58

  新华社银川6月26日电 题:宁夏吴忠:一碗早茶里的产业升级

  新华社记者艾福梅、马思嘉、杨植森

  对于居住在黄河之滨的宁夏吴忠人来说,无论是亲朋好友休闲聚餐,还是生意伙伴谈生意,往往都是从一场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早茶开始的。

  飘香的特色牛肉面、浓郁生津的八宝茶、滑嫩可口的牛肉、种类繁多的面点和爽口开胃小菜……人们围坐一桌,品尝美食的同时,感情升温、合作升级。

  “我们每天光牛肉就要煮200多斤,很多顾客都是老熟人,就看重店里这传承了40多年的老味道,隔三岔五就会来。”吴忠市一家“老字号”早茶店负责人马翔说。

宁夏吴忠:一碗早茶里的产业升级

  顾客正在吴忠市一家“老字号”早茶店喝早茶。(新华社记者杨植森 摄)

  依靠黄河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吴忠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南来北往的客商络绎不绝,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带动各地饮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

  吴忠市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建东说,从历史文献看,西北人自唐朝起就爱饮茶,因为本地人爱吃牛羊肉、奶制品,喝茶能解油腻。而热茶中的成分也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变化,逐渐发展成如今的八宝茶。

  但吴忠早茶店的真正兴起,始于拉面馆。20世纪80年代,不少兰州人把拉面带入宁夏,随后吴忠人进行创新、改良,实现了八宝茶与兰州拉面的完美融合。在吴忠,人们也习惯称拉面为牛肉面。

  马翔的爷爷就是在那个年代开起了牛肉面馆。马翔记得,最开始一碗牛肉面3毛5分钱,还得要粮票,所以基本上客人就是吃一碗面。“慢慢地,老百姓口袋里有钱了,需求更多了,店里就逐渐增加了八宝茶、牛肉、茶叶蛋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菜和面点。”他说。

宁夏吴忠:一碗早茶里的产业升级

  在吴忠一家早茶店里,师傅正在拉面。(新华社记者杨植森 摄)

  吃得丰富之外,消费者也讲究吃得舒心。为此,吴忠市越来越多牛肉面馆开始在餐饮环境和品质上下功夫,当地政府也大力扶持早茶产业的发展。

  马翔5年前花了百余万元将这个600多平方米的店面装修一新,大堂、卡座和包间一应俱全。“现在顾客来‘喝早茶’,待两三个小时太正常了,早就不仅仅是喝茶品尝美食,而是一种社交、一种休闲生活。”他说。

  2021年7月,吴忠市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早茶文化地标城市”的荣誉称号。目前全市拥有早茶餐饮门店570余家,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带动了1万余人就业,已成为吴忠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吴忠早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一二产业的发展,现在当地百姓养的肉牛、种的蔬菜有了更多销路,还有人专门瞄准早茶店所需的大量八宝茶、面点等,打造加工企业。”胡建东说。

  去年10月,51岁的马保军利用当地保留下来的秦汉渠家属院“锅炉房”,开设了一家别致的工业风早茶店,吸引很多人前来“打卡”怀旧。这是他的第五家店,每家风格都不一样,有复古的,有中式风,还有大漠风和地中海风格。

宁夏吴忠:一碗早茶里的产业升级

  这是吴忠市一家早茶店的八宝茶。(新华社记者杨植森 摄)

  “同样的产品、不同的装修风格就是为了吸引不同受众群体,尽管疫情有所影响,但节假日不提前预订还是很难抢到包间。”马保军说。

  记者采访还了解到,为减少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吴忠市还在积极推动早茶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五一”期间,吴忠市围绕“早茶、黄河、星空、酒庄、红色、长城、休闲”七大主题升级推出14条精品旅游线路,给游客提供多种出游选择。这两天,2022中国面食博览会暨第二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正在举行,免费的交通和文艺表演以及大量投放的消费券,吸引众多宁夏人利用周末前来品美食、赏美景。

  “到今天,吴忠早茶远没有定型,各个早茶店仍不断在菜品、茶品、装修等方面摸索创新,博取众家之长,以期以更好的口味和就餐体验吸引客流,发展壮大。”胡建东说。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