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全面拉开秋季造林大幕,计划完成56万亩造林任务。记者从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阿拉善盟以工程固沙、生物治沙与林草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搭建起多维度治沙体系,累计治沙超1亿亩。
在阿拉善左旗“三北”六期工程蒙甘边境防沙治沙沙漠锁边项目现场,200多名治沙工人俯身沙海,将一株株花棒苗植入沙土中。“我们运用无人机苗木调运技术,以智能化手段替代人力,大幅提升种植效率与精准度,为造林工作注入科技动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蓝马园林生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海军说。
阿拉善盟林草局局长图布新介绍,为了破解春季造林用工短缺、造林季节单一以及人工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难题,阿拉善盟经过多年实践,将单一的春季造林拓展至春秋两季造林。“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速度显著高于春季造林苗木生长速度,且平均成活率均达到75%以上,比春季造林成活率提高5个百分点。”
阿拉善盟是国家北方防沙带的重点治理区域。长期以来,阿拉善盟通过科学技术赋能、构建立体固沙体系、开展区域联防联治等模式,使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的2.96%增加到8.42%,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达到现在的23.18%。“全盟累计治沙面积突破1亿亩,有效遏制了沙漠扩张趋势,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坚实支撑。”图布新说。(记者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