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0日,全球首个“2880kW光储充一体化搭配1056度超充矿卡”示范项目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正式投运,以“18分钟充800度电”的超充能力刷新全球矿卡补能速度纪录。
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鄂尔多斯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鄂尔多斯紧紧围绕“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建设主题,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创新技术应用和产业绿色转型,确保人人获得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
构建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鄂尔多斯市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正从单一的煤炭基地向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7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5年,鄂尔多斯已建成电力总装机603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达2371万千瓦,占比39.3%,新能源产业从零星布局步入规模发展阶段。
在广阔的鄂尔多斯,不同的清洁能源技术根据地域特色蓬勃发展。
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总投资27.7亿元的风储协同构网型新型电站项目已获得核准批复,拟新建500MW风电和25万千瓦/5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系统。
而在传统煤炭矿区,同样孕育着绿色生机。2025年9月,准格尔旗不连沟煤矿14.9988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全面竣工并正式投运。
鄂尔多斯风储协同构网型新型电站项目场址区范围示意图。
技术突破引领行业转型
在达拉特旗,一项全球瞩目的能源技术示范项目正在重构矿山能源生态。全球首个“2880KW光储充一体化搭配1056度超充矿卡”示范项目正式投运。
该项目核心的2880KW液冷超充设备实现了“18分钟充800度电”的突破性性能,成功构建了“光伏发电+智能储能+超级快充”的绿色电力闭环,彻底摆脱化石燃料依赖。
这样的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矿山能源成本高、供电不稳定、碳排放压力大的三重困境,更带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相比传统柴油矿卡,电动矿卡在运营成本上节省超过50%,极大地降低了矿区的运营成本。同时,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8万吨,相当于种植近1600万棵成年树木。
1056度超大超充纯电动矿卡。
清洁能源惠及千家万户
鄂尔多斯市在推进能源转型过程中,始终坚持能源惠民理念,让清洁能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全市构建起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安全可靠、智能化水平高、输配能力强的坚强电网,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保障。
自治区首个氢能共享交通示范体系项目在鄂尔多斯落地。一批印着“氢个蛋”字样的氢能共享单车、亲子车与观光车驶上街头。这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不仅为市民带来新奇出行体验,更标志着鄂尔多斯在氢能“制—储—用”全产业链发展上迈出重要一步。
中心城区新增或更新公交车辆已全部实现新能源化,鄂尔多斯也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国家“车路云一体化”和智能交通先导应用“双试点”的城市。
康巴什区街头的氢能共享单车。
政策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鄂尔多斯市通过一系列政策与体制机制创新,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包括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优化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创新绿色金融政策、完善对外交流合作机制等。这些政策工具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制度保障。
在科技支撑方面,2025年落地实施的8个示范区建设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创新组织形式,以“揭榜挂帅”方式立项。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引领作用,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科技人才集聚引育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
鄂尔多斯,这片曾经因资源开发而兴的土地,如今正以可持续发展的新样板,向世界讲述着如何从“黑色资源”到“绿色能源”的蜕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