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山做证 金山可期——解码生态工程的通辽实践密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青山做证 金山可期——解码生态工程的通辽实践密码

来源:通达融媒2025-08-25 21:04

  晨光穿透科左中旗图布信苏木的光伏矩阵,在沙地上投下金色网格。打桩机的轰鸣中科左中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首批55万千瓦项目经理郝巍伟抹了把额头的汗,望着6500根光伏预制桩在沙地扎根:“年底这些板子就能发电,每年能发13亿度绿电,节约标煤36万吨,减少碳排放100万吨;增加税收3600万元,拉动地方生产总值2.6亿元。”这片曾“黄沙遮天日”的土地,如今正上演着“板上发电、板下固沙”的生态奇迹。

  在通辽,这样的蜕变处处可见。作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战场,通辽用47年接续奋斗,让8.9%的森林覆盖率跃升至19.49%,2847万亩沙化土地重披绿装,在八百里瀚海间写下“绿进沙退”的时代答卷。

  沙海播绿:从“三埋两踩一提苗”到“深栽浅埋”

  ​科左后旗的沙丘上,朝克吐蹲在刚栽下的树苗旁,用手丈量埋土深度。这位“深栽浅埋”技术的发明者,裤脚还沾着沙粒:“以前种树是‘春天栽、夏天死、秋天埋’,现在这法子能让成活率从50%提到90%。”他粗糙的手掌抚过树干,树皮上还留着风沙刻下的痕迹。

  这门“土学问”藏着治沙的大智慧。在科尔沁沙地,每一粒沙子都记得过去的模样:“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吃一顿、剩不多。”这首曾经在科尔沁沙地上流传的民谣,就是50多年前内蒙古通辽沙区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在扎鲁特旗查布嘎图苏木乃林嘎查,苇帘覆沙、草方格阻沙的“组合拳”让3万亩流动沙地穿上“网格衫”,通辽市扎鲁特旗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高权波指着远处的草场笑道:“以前风蚀坑吞掉了半块草场,现在优质牧草能没过羊腿。”

  大工程带动大治理的密码藏在数据里:“5820”工程200多万亩造林织就绿色网络,“双千万亩”工程让1000万亩草原重焕生机,“科尔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修复2115万亩生态系统,在奈曼旗常兴穿沙公路两侧,137公里的绿色走廊串起100万亩治理区,驱车行驶在奈曼旗常兴穿沙公路上,两侧的绿树草地如绿色绸缎般铺向远方,偶尔可见野兔、野鸡从草丛中窜出,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沙化严重的区域,裸露的沙斑在风中扩张。

  绿富同兴:从“沙害”到“沙金”的转身

  盛夏时节,走进小街基镇的中科羊草种植基地,结穗的羊草随风摇曳,阵阵草香沁人心脾,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游玩。养牛大户范颖来看着眼前这一切,感慨万分:“2019年以前,这里都是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不敢规模化养殖,怕饲草跟不上。这几年,有了中科羊草,我家的牛也从100来头发展到现在的1200多头了,年底存栏能达到1500头。下一步还打算把羊草基地扩大到10000亩。”

  在通辽,生态账本上的“绿色收益”越来越厚。内蒙古科兴草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赵俊涛算了这样一笔账,“中科羊草每年能收割两茬草、一茬种子,亩均年产干草600公斤、种子15~20公斤。年均亩纯收益1500块钱左右,效益稳定、可观。”6年来,已有48家羊草企业入驻小街基镇,全镇种植中科羊草超6万亩,带动就业千余人,形成了政府主导、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农牧民参与的产业格局,“全国首个中科羊草小镇”的招牌愈发亮眼。

  “塞外红”苹果红透了沙区的秋天。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庆和镇永合屯村,果农们正把红彤彤的果子装箱,发往浙江、广东甚至马来西亚。这个通辽林草所培育的品种,让35万亩沙地变成“花果山”,年产值超6亿元。“以前沙地里种啥啥不成,现在这果子论个卖。”果农王大姐高兴地说。

  生态旅游的账本更令人惊喜。库伦旗银沙湾的沙漠越野、科左后旗大青沟的森林探秘、奈曼旗宝古图的星空露营,全市年沙地生态旅游人数已经超过200万人次。

  长效守护:从“三分治”到“七分管”

  在三北防护林科尔沁沙地“双百万亩”综合治理项目区努古斯台项目区内,绿意盎然的针叶树、樟子松随山坡向远处延伸,目之所及,皆是绿意。科左后旗林草局工作人员取回安放在三北防护林中的红外相机,进行影像留存。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天鹅、狐狸、狍子、野鸭等野生动物在不同时段活动的画面,“2020年以后,狍子、山猫等野生动物从罕见变成了常见。”通辽市科左后旗“双百万亩”综合治沙项目区护林员郭力说。生态友好的背后是通辽法制护航的强有力保障,“三分治、七分管”,通辽市坚持建设与管理双向发力,以完善的法治体系护佑绿水青山。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通辽市沙化土地治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了《通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坚决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草湿资源保护严格规范林间种植行为的指导意见》《通辽市毁林毁草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禁垦禁牧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用最严肃的监督执法守护生态颜值。构建党委、政府、纪检监察、公检法司、林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从严执行禁垦禁牧政策,常态化整治破坏草原林地违规违法行为,对破坏生态红线、乱开垦、滥放牧和违规占用林草资源等行为下狠手、出重拳。

  智慧管护让沙区有了“千里眼”。科左后旗的林长制智慧平台,用北斗定位追踪每片林地;扎鲁特旗的无人机带着热成像镜头巡航,16公里范围的火情、盗伐尽收眼底。“以前骑马巡逻一天看不了几亩地,现在鼠标一点全掌握。”老护林员的话里满是感慨。

  金色网格在沙地上持续延伸,绿色版图仍在瀚海间拓展。从“沙进人退”到“绿富同兴”,通辽以47年的坚韧,在生态账本上写就平衡密码。当光伏板与草方格共绘蓝图,当林果香与牧歌交织成曲,这片土地正印证:青山永驻,便是金山绵延的永恒注脚。

  记者 杨永娜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滇池畔的“约定”:四十载“春城”人鸥情

  • 安徽宿州:算力产业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10月30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得知同事张洪章即将到“太空”出差的好消息,科研人员纷纷送上祝福:“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完成任务。
2025-10-31 10:02
据新一期《天体物理学快报》报道,LIGO-Virgo-KAGRA国际合作组织宣布,他们在去年10月和11月探测到两起极为特殊的、由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分别命名为GW241011和GW241110。
2025-10-31 09:59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
2025-10-31 09:57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