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申遗成功一周年丨早知巴丹吉林美,何必千里下江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申遗成功一周年丨早知巴丹吉林美,何必千里下江南

来源:阿拉善融媒2025-07-05 15:55

  有人说

  “江南有烟雨,沙漠少温柔”

  可当你站在

  长约270公里、宽约220公里的

  巴丹吉林沙漠中

  才会懂什么是“颠覆认知”的震撼

  这片曾被视作“单调黄”的地方

  却头顶“中国最美沙漠”的标签

  也是中国首个沙漠类世界自然遗产

  网友们纷纷喊话

  ——

  “此生,一定要去一趟巴丹吉林”

  “攀奇峰、听鸣沙、赏湖泊

  品神泉、进古庙”

  “要去看大漠孤烟与江南烟雨如何共生”

  ……

  “为什么一定是巴丹吉林沙漠?”

  今天

  就跟着小编的步伐

  一起去解锁

  必去巴丹吉林沙漠的理由

  ……

  Part 01

  打卡中国首个“沙漠类世界遗产”

  2024年7月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

  以“中国首个沙漠类世界遗产”的身份

  惊艳世界

  成为中国15项自然遗产中

  唯一以沙漠为核心的瑰宝

  这里不仅是自然演化的活态教科书

  更是人类与荒漠共生的奇迹

  Part02

  登顶“沙漠珠峰”必鲁图峰

  站在全球最高的固定沙山(海拔1611米,相对高度460米)之巅,你不仅能俯瞰广袤沙海,还能看到周围7个海子,真正体验“一览众山小、千波入眼来”的壮阔与柔美。

  Part03

  聆听“世界鸣沙王国”的轰鸣

  这里有全球最大鸣沙区

  中心沙山高达200至500米

  置身于沙丘之巅,轻滑而下

  便能聆听这来自大自然的绝美乐章

  时而如丝竹管弦般悠扬

  时而如雷鸣般震撼

  Part04

  追逐奇幻的“变色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中已探明的湖泊有144个

  这些湖泊并非千篇一律

  “红海子”达格图会随季节从浅粉渐变深红

  宛如沙漠胭脂

  “双色湖”准吉格德一半粉红一半湛蓝

  犹如打翻了调色盘

  而诺尔图湖作为最大深湖(水深28米)

  如翡翠凝固在沙丘间

  ……

图片

 

  Part05

  探秘108眼神泉

  在音德日图咸水湖中心,你很难想象,不足3平方米的小岛上竟涌出108眼甘泉!泉水清甜,含十多种微量元素,更神奇的是,咸水湖中泉眼旁竟有鱼虾存活

  Part06

  朝圣沙漠故宫“巴丹吉林庙”

  始建于1755年的清代古庙,静立于庙海子湖畔,是浩瀚沙海中唯一存世的人文孤岛,气势雄伟、庄严肃穆。红墙白瓦倒映碧波,驼铃声中仿佛时空凝固。据传,当时建庙所用的一砖一瓦一木,全部是从几百里外的地方用骆驼驮进沙漠。

  Part07

  探秘“沙水共存”的谜题

  在4.92万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中

  为何能孕育上百湖泊?

  湖泊中的水从哪里来?

  为什么湖泊的颜色五彩斑斓?

  这些极为罕见的现象

  诱使科学家们深入探索、寻求答案

  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疑问

  快快走进巴丹吉林

  或许

  你将成为地球演化的揭秘者

  Part08

  漫步“上帝画下的曲线”

 

  《中国国家地理》

  盛赞巴丹吉林沙丘美学

  ——

  风雕刻出新月形、金字塔形沙丘

  刀刃般的沙脊线在光影下

  如律动的五线谱

  堪称最纯粹的自然艺术

  放眼远眺沙山林立、连绵不绝、延入天际

  如同女性柔美的腰肢

  婀娜多姿

  沙漠之美,美在光影之韵

  朝阳和落日下

  沙丘的颜色深邃动人

  令人迷恋

  Part09

  邂逅沙漠“绿洲生灵”

  你以为巴丹吉林沙漠中只有寂静?

  在湖畔的芦苇丛中,白鹭漫步、野鸭嬉戏;

  在广阔无垠的沙海里,刺猬、狐狸悄然穿行;

  ……

  有人说沙漠是大地的伤口,可谁又看见,这些顽强的生命正用最温柔的方式,诉说着生命的奇迹

  Part10

  体验漠上江南”的柔情

  巴丹吉林—沙山湖泊群

  以“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古庙

  五绝闻名

  更因沙海与绿洲共生的奇景

  被誉为“沙漠江南”

  当你徒步于沙海、仰望星空时

  不仅能感受“大漠孤烟直”的苍茫

  亦能领略“江南烟雨润”的温婉

  巴丹吉林

  就像是一个高超的魔术师

  只需简单拿起一把沙和一瓢水

  在阳光之下

  便可用它独特的自然笔触

  变化出无限的可能

  从高耸入云的沙山到星罗棋布的湖泊

  从神秘的鸣沙到变幻的湖水色彩

  无不诉说着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走进巴丹吉林沙漠不仅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也可以体味到生命的顽强与韧性

  何必远赴江南寻找诗意巴丹吉林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最震撼的答案来吧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让心灵与自然对话让灵魂在广袤的沙海间自由飞翔

  丨文案:田娜日莎 杨慧

  丨编辑:田雪君 周琳丨编审:田娜日莎

  丨审核:白静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阿拉善融媒微信公众号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