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铁骨燃尽淬初心——追记呼伦贝尔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程冠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铁骨燃尽淬初心——追记呼伦贝尔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程冠鹏

来源:内蒙古日报2025-07-02 10:47

  我今天净办大事了,超级好运!!!

  阅签一批OA文件,督促大家学习掌握以下文件……

  20250606 星期五

  ……

  20250624 星期二

  今天是儿子阳历生日,28周岁啦!

  ——程冠鹏

  6月5日20时22分保存的电子工作日志上,待办事项已经排到月底,可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6月6日凌晨。从此,夜空中又多了一颗闪亮的星。

  “我在纪检监察战线干了大半辈子,现在要站好最后一班岗。退休后啊,就回山东老家,好好陪陪二老。”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程冠鹏曾这样微笑着与妻子畅想退休时光。

  但距离退休已不到10个月,程冠鹏却因劳累过度突然离世。言犹在耳,已成绝响。噩耗传来、哀恸如潮,青山垂首、草木含悲,织成天地间无形的挽联。

  呼伦贝尔市纪委监委门前镌刻着的几个红色大字:忠诚、干净、担当,正是他一生的浓缩和精神写照。

  信仰的力量——

  “请组织考验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空寂的办公室里,时间仿佛凝固。

  桌上,摊开的文件似乎还残留着指尖的温度,半包钙奶饼干静静躺在一边,成了他案头匆忙果腹的印记;桌下,那只出差归来还未来得及放回家的黑色行李箱,沉默地保持着整装待发的姿态,像一个突兀的休止符……

  程冠鹏办公桌上还放着半包产自家乡的钙奶饼干。

  “他啊,心里装的全是工作,干起活来像按了快进键,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八瓣用。”妻子梁伟娟声音颤抖地呢喃,泪水无声滑落。

  6月4日,一个忙碌的工作日。程冠鹏上午接连参加了两个会议;下午则埋头于修改线索处置建议报告、审签措施文书、听取案情汇报、布置案件查办人员抽调工作……一刻不得闲。下班后,因有两项工作急需向上级机关汇报,程冠鹏一行4人又马不停蹄直奔机场,飞赴呼和浩特,于20时48分抵达。匆匆吃了碗面条后,他继续修改汇报材料,直至深夜。

  6月5日临近中午,出差任务顺利结束,程冠鹏惦记着案头堆积的工作,要马不停蹄赶回呼伦贝尔。得知程书记的儿子此时正在首府长期出差、父子俩已有数月未见,同行人都劝他见上一面。 “儿子什么时候都能见,回头再说吧。”程冠鹏思索片刻后婉拒。

  6月5日下午,出差归来的程冠鹏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直至20时40分许,同事发现他仰面倒在办公室门前,任凭如何呼唤,再无回应。

  6月6日凌晨,医护人员与死神搏斗4个小时,终未能唤醒那颗为职责燃尽的心。程冠鹏,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溘然长逝。当儿子匆匆赶回,面对的已是天人永隔。他扑跪在地,向着父亲,深深磕了三个头……

  程冠鹏的办公室书柜里放着各类书籍和工作证件。

  “请组织考验我!”——这是程冠鹏入党志愿书上的庄重承诺,更是他用生命践行的初心。

  一诺千金。

  1990年,程冠鹏大学毕业后扎根呼伦贝尔。35年来,他历经一次次严峻考验,淬炼成为纪检监察战线上令腐败分子胆寒的反腐“尖刀”。2018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程冠鹏组织领导和参与查办了大量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

  2024年4月,呼伦贝尔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启动,一场场关乎民心的硬仗打响。程冠鹏担任市集中整治领导小组线索核查组组长,在统筹把关市纪委监委案件和全市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包联督导满洲里、牙克石两市工作。集中整治期间,他25次下沉一线,行程累计超6700公里。

  “程书记的作风干脆利索。”呼伦贝尔市纪委监委干部刘鹏华介绍,“他每到一地就直奔主题,白天查阅问题台账、审核案件报告,晚上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为了节省时间,下午结束本单位工作后便立即驱车赶赴督导地,连夜研究分析,次日一早就能给出精准指导意见。”

  在集中整治工作中,程冠鹏创新建立“经常性实地督导、常态化联络指导”和“案件三级联审”机制,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在他的推动下,呼伦贝尔市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满洲里、牙克石两地纪委监委成功打开工作局面,查实了一批突出问题。

  “他走路特别快,年轻人一路小跑都跟不上,做事雷厉风行。”同事们说。程冠鹏用争分夺秒的奋斗,拓展了人生的厚度。他常鼓励身边的人:“组织布置的任务,交办的难题,是对我们政治上的考验。”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程冠鹏将这份力量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亮剑的胆魄——

  “年少的热血依然在我胸膛,又何惧冰冷的眼光”

  “年少的热血依然在我胸膛,又何惧冰冷的眼光。”这是程冠鹏生前很喜欢的一句歌词。

  “冠鹏同志,这担子重,免不了得罪人。你去不去?”

  “去!”程冠鹏没有犹豫。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的行政村数量,在呼伦贝尔市居首。2019年,由于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纠纷、村集体事务管理矛盾等,莫旗各种举报线索接连不断,数量在14个旗市区中最多。其中,80%指向乡镇和村屯干部的“微腐败”问题。

  局面严峻,亟待扭转。2019年5月,程冠鹏受命离家数百公里,赴任莫旗旗委常委、纪委书记。

  “微腐败”虽“微”,却直接啃噬群众切身利益,危害甚重。然而,案多、人少、经验不足,如山难题,如何破解?

  2020年4月18日,一场酝酿已久的战役在莫旗打响——办案攻坚动员誓师大会召开,向“微腐败”亮剑。

  主席台上,程冠鹏端坐如磐,目光如炬。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凿进每个人心底:“同志们!套取国家的钱,侵害百姓利益,面对这种事,无论阻力多大,我们都不能退缩,必须为群众讨回公道!”

  敢于亮剑,更要善于挥剑。任务艰巨,必须采用非常规手段。“全员办案!”程冠鹏创新推出“纪检监察室+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全员联合办案模式,打破部门壁垒,一举破解人力瓶颈。

  他立下铁规:班子成员必须带队冲锋,全员上办案一线!白天,他穿梭于驻扎各村的办案组,现场研判案情。入夜,办公楼灯火通明,从一楼到五楼,他逐一推开虚掩的门:“怎么样?需要什么支持?”

  “那段时间,整个集体团结得像‘一个人’,只有一个念头:冲、冲、冲!”莫旗纪委常委、监委委员郭静回忆。

  莫旗某基层干部涉嫌贪污的线索是多年“坚冰”,涉案土地被淹没,证据链支离破碎。程冠鹏与办案组彻夜研判攻坚,一位组员灵光一闪:“对比原始测绘图和现在的航拍图,或许能解难题!”在布满灰尘的档案室深处,300余张泛黄的图纸被逐一摊开、比对,直至目标图纸重见天日。铁证,就此锁定。

  此时,有人悄然接近程冠鹏,先送上厚厚“信封”,被严词拒绝;后又打匿名电话威胁,也未能撼动他的决心。“加快进度,深挖到底!”最终,被侵占的补偿款如数追回,涉案干部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2020年5月31日,183件问题线索全部如期办结,当零点的钟声响起,“清零了”,程冠鹏望着会议室墙上的挂钟,轻舒一口气,像卸下千斤重担。

  莫旗的政治生态为之一新!老百姓将绣有“执政为民惩违纪为民解忧好公仆”的锦旗送到莫旗纪委监委。从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程冠鹏在莫旗工作时间不长,但人们至今记得,有那么一位纪委书记,宴请不到,礼品不收,办案却雷霆万钧……

  精神的灯塔——

  “循着你的足迹,替你完成未竟的事业”

  夜色深沉,刘鹏华走出办公楼,总会习惯性地抬头望向那扇曾属于程书记的窗——此刻,那里再没有熟悉的灯光亮起。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在许多人心中,程冠鹏仿佛从未离开。

  “他立场坚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集中体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品格:忠诚、干净、担当!”呼伦贝尔市纪委原副书记、监委原副主任高振义如此评价。在同事们心目中,程冠鹏做事“正、直、钻”。

  “我和你一起去!”2009年,当面对一个“根基深厚”、公认“不好谈”的旗市区政协主席案件时,本可以派部下前往的程冠鹏拍案而起,亲自带队,将这个“烫手山芋”拿下。“那份直面艰险的担当,至今烙在我心底。”呼伦贝尔市纪委监委三级调研员李凤武说。

  被人们评价“不会迂回,太耿直,谁打招呼都不好使”的程冠鹏,铁骨铮铮!

  “他总是一眼看出问题,业务能力特别强!”2015年,一起棘手的毁林毁草案让纪检“新兵”其乐格尔陷入焦灼:证据残缺,证言推诿,案件仿佛步入死胡同。程冠鹏一针见血指出核心:“根子在公职人员的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揪住责任链条深挖下去,一定破冰。”他不仅精准定向,而且身先士卒查找证据。最终,31名责任人被立案,还推动当地建立了长效生态保护机制。

  在复杂案情的迷雾中,程冠鹏敏锐的洞察力总能拨云见日。其背后,是他经年累月的刻苦钻研。工作中,他将这些“看家本领”薪火相传,毫无保留。莫旗纪委常委李海燕含泪道:“从核查要点到谈话技巧,只要对年轻人有益,他必倾心相授。”

  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曾经毁林开荒的地方,已逐步恢复,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程冠鹏走得匆忙,未及与亲人道别,未及与同袍话珍重,但他留下的精神丰碑,已在青山绿水间巍然矗立。

  他对职责有着近乎神圣的敬畏。“程书记总叮嘱大家,纪检干部办的不仅仅是案子,还是别人的人生,务必要慎之又慎,让每份结论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呼伦贝尔市纪委监委干部陈磊说。

  他既顶天立地,也温暖真诚。得知刘鹏华孩子小,没人带,他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还在加班?快回家!”“他对大家严管厚爱。”呼伦贝尔市纪委监委干部尉钢柱说,“既一严到底,也不失温度,他总能找到平衡点,帮助我们成长。”

  生活中,他简朴得近乎苦行:旧沙发能用便不换,代步工具二手车足矣,数百公里归家路总坐长途客车往返。然而对待群众,他却格外“大方”:悄悄自掏腰包补贴困难户;为唇腭裂女孩奔走联系医院,并两次送去慰问金;为长新村争取50万元,支持乡村振兴。

  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工作期间,程冠鹏帮助过的唇腭裂小女孩,如今已健康长大。

  “程书记是一名很纯粹、时刻不忘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人。他在自己向往的路上坚定前行,我们会循着他的足迹,继续坚定走下去。”郭静说。

  山河肃穆,清风长存!那盏再未亮起的灯,已成为纪检监察人心头永不熄灭的灯塔……程冠鹏用生命诠释了:何谓忠诚——把肩上职责扛稳扛实;何谓干净——把案件办得公正不阿;何谓担当——把平凡岗位做到极致。

  记者:许晓岚 宋爽 孟和朝鲁图片来源:草原云

  编辑:陈超 孙净易

  校对:张艳利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