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疆“玄武岩之城”乌兰察布创城记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徐皓]

北疆“玄武岩之城”乌兰察布创城记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6-04 14:42

24小时热图
  • 覃海洋夺得男子200米蛙泳冠军

  • 中俄“海上联合-2025”联合演习开幕

  • 直击承德六道河镇救援现场

  • 深汕铁路超大直径盾构机始发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

  中新网乌兰察布6月4日电 题:北疆“玄武岩之城”乌兰察布创城记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有一座被誉为“建在玄武岩上的园林城市”——乌兰察布。最近,这座拥有诸多美誉的北疆小城,又把“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捧回了家。

  从“政府主唱”到“全民和声”的观念之变,从背街小巷到城市肌理的风貌之变……如今,文明已融入乌兰察布的街巷阡陌与百姓生活,在北疆大地勾勒出一幅“内外兼修”的城市蜕变画卷。

  图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霸王河生态公园。邢俊峰 摄

  榜样力量筑文明经纬

  在乌兰察布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社区公告栏里“道德模范”的事迹图文并茂,校园走廊张贴着“新时代好少年”的照片,公交车载电视循环播放着“中国好人”的故事。这座北疆城市,正用榜样的力量编织着文明的经纬。

  “人民楷模”都贵玛,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董鸿儒、“中国好人”钢宝力达……这些身边的“活教材”,乌兰察布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宣讲、短视频平台的传播,让更多人熟识。

  为了让榜样“立得住、叫得响”,乌兰察布市构建起培育选树、学习宣传、帮扶礼遇一体化闭环工作机制。“生活上悉心照顾、精神上给予慰藉,物质奖励与荣誉表彰双管齐下,年均1500人次的礼遇活动,让先进典型备受尊崇。”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副主任王桂林说。

  在凉城县贺龙纪念馆,17岁的李晓明和同学正认真聆听革命故事。“以前对‘视死如归’理解不深,站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信仰的强大力量。”这是乌兰察布“行走的思政课”中的一幕。

  商都县七台镇的“道德评议会”别具特色,文明新规被写入村规民约。“过去办白事,流水席要摆三天,现在一碗面、一束花,简单又庄重,大家负担减轻,心情也更舒畅。”村民刘强说。

  图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泉山生态公园。邢俊峰 摄

  聚焦民生痛点提颜值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聚焦民生痛点,统筹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惠民工程,让城市既有“颜值”又有“温度”。

  集宁区连馨苑小区曾问题丛生,如今通过“三问于民”机制实现蝶变:改造前问需于民,施工中问计于民,完工后问效于民。

  背街小巷曾是城市管理的薄弱环节,如今也迎来了大变样。乌兰察布以整治背街小巷为突破口,全面修复破损路面、改造排水管网,对道路边角、墙根等细节进行深度保洁。

  最让市民点赞的是农贸市场的“华丽转身”。过去的光明街早市,商贩占道经营,垃圾遍地。现在取而代之的是“惠民园”标准化市场:配备中央空调、智能电子秤等现代化设施,设立食品安全快检室,严格保障食品安全。

  “以前在马路边摆摊,风吹日晒。现在固定摊位生意稳定,收入有保障。”菜商李丽华说。

  图为乌兰察布市体育场。乔敏 摄

  文明融入生活成常态

  在乌兰察布,创城不是“一阵风”,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生物钟”。

  每天早上7点,作为“街长”的商户李建国开始巡查责任路段。“以前觉得‘门前三包’是负担,现在看着干净的街道,就像收拾自家客厅一样顺手。”

  与此同时,70余名市区两级领导干部包联12个街道,229个单位与564个小区结对共建,20余项规范性文件为文明创建提供制度保障,让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基因。

  乌兰察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建军表示,乌兰察布将重点实施文明素养提升、城市品质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志愿服务提升和文化惠民提升的“五大提升工程”,同时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群众参与和数字化评价的“三项机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过去总觉得创建文明城市是政府的事,现在咱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文明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市民张秀兰观念的转变,正是乌兰察布文明创建进程中最鲜活的注脚。

  “我们要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让文明成果惠及每位市民。”乌兰察布市委书记周凯表示,全市上下将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更高层次迈进,让文明之花在祖国北疆常开常盛,让奋进的乌兰察布向幸福更进一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