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乌拉特刺绣:从草原走向世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乌拉特刺绣:从草原走向世界

来源:乌拉特中旗发布2025-02-11 16:24

  “你看,大家要这样绣。乌拉特刺绣手法独特,对针距要求特别高,所以你得极度聚焦,手指、眼睛、心,三位一体的聚焦,这也是我们乌拉特能工巧匠的精髓……”刚刚参加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娜仁高娃一刻也没闲着,这几天又开始与一群绣娘正在赶制来自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订单。

  “这批订单一共是300件伴手礼。蝶恋花系列的胸针,纯银手链、项链,现在已经交付了260件,剩下的这几天就能完成。”娜仁高娃说。

  走近细看,绣娘们手里的作品,个个花纹立体感十足,肌理根根分明,图案生动鲜活,看起来非常精致。她们身后,一幅幅图案精美、古朴的刺绣作品挂在墙上,手链、胸针、项链……一针一线缝的密密实实。

  (乌拉特刺绣作品。梁震英/摄)

  (艺韵乌拉特系列刺绣作品。梁震英/摄)

  提到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娜仁高娃非常感慨,作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她在进博会期间,带着自己的刺绣作品参展,使得乌拉特刺绣这一独具魅力的非遗技艺再度受到关注。

  她带去的乌拉特刺绣首饰作品不仅深受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还吸引了瑞典、拉脱维亚等国家采购商的关注,许多文创同行也纷纷投来合作橄榄枝。110种乌拉特刺绣胸针销售一空,还接到了上海两位顾客的私人定制。

  (娜仁高娃在进博会上为顾客介绍乌拉特刺绣。)

  (顾客在进博会乌拉特刺绣展台前观看。)

  “我们把文化背景融入到一个个小小的纹样里,佩戴的时候,它就是行走的文化符号。我们通过绣品把对家乡的情怀、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带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乌拉特刺绣,了解乌拉特中旗。”娜仁高娃说。

  出生于1978年的娜仁高娃从小受姥姥和母亲的影响,对刺绣特别感兴趣,先后到四川、深圳等地参加各类刺绣培训班、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习培训班,不断提高自己的刺绣技能。在保护传承乌拉特刺绣技艺的基础上,娜仁高娃创造性地将刺绣与皮革、银饰等元素结合,赋予传统手工艺现代气息。她的作品先后荣获全国首届乡村手艺大赛“最佳风采奖”,第二届中国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传承奖”,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安靖国际刺绣艺术节“最佳非遗文创奖”。

  2021年,娜仁高娃创建“指间艺”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后又成立内蒙古“指间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吸引众多妇女加入到乌拉特刺绣的传承中。目前共有37位绣娘参与刺绣。在春暖花开的4月,娜仁高娃会领着绣娘们来到乌拉特中旗风蚀冰臼地质公园,以蒙古扁桃花为灵感,用乌拉特刺绣的基本工艺绣出活灵活现的蒙古扁桃花刺绣作品。2023年,她们以蒙古扁桃花为原型的刺绣作品《巴达玛花》走出了中国,展示到了拉脱维亚地区,受到了国际友人的欣赏和赞叹。

  (娜仁高娃和绣娘们外出采风寻找刺绣灵感。菊娜/摄)

  娜仁高娃自己研发了三款材料包。拿着材料包,即便没有刺绣功底的人,在两至三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一个乌拉特刺绣作品。

  “这款材料包能够让大家快速地学习刺绣,让乌拉特刺绣变得简单易学。我们公司先后与内农大、内工大等高校、民间团体、社区合作,教授培训了1600多位刺绣爱好者。”娜仁高娃说。

  “乌拉特”一词可翻译为“能工巧匠”。乌拉特地区拥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绣法——乌拉特刺绣。乌拉特刺绣遵循“梳针方法”,使用的绣线是纯手工捻制,这样绣制的花纹立体感十足,肌理层级分明,生动鲜活。绣品图案多以大自然的花鸟鱼兽为主,人们把这样的图案佩戴在日常生活当中,寓意着吉祥如意,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乌拉特中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积淀厚重、丰富多彩。现有国家和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0个;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人(铜银器制作技艺)、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4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人、市级82人、旗级220人。近年来,乌拉特中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非遗传承人群培训、非遗数字化保护、非遗手工艺产业、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了占地3100平方米的“金石交”同心创业街,将全旗各族手工艺人凝聚在一起,抱团创业,吸纳入驻包括乌拉特铜银器、乌拉特服饰、玉雕石刻、奶食加工、木器雕刻等特色产业在内的多家手工匠人,辐射带动当地农牧民及高校毕业生就业89户116人,年销售收入达2000多万元。

  创新传承发展的传统手工艺成为乌拉特中旗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的新渠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保护的队伍之中,将非遗项目与文创等产业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梁震英 菊娜)

[ 责编:茹行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铁路物流运输助力春耕生产

  • 辽宁营口:“北粮南运”运输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