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沙漠之光、绿色转型新样本……鄂尔多斯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可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沙漠之光、绿色转型新样本……鄂尔多斯正在创造一种“新”的可能

来源:光明网2024-04-28 09:49

  鄂尔多斯是我国著名能源大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定位的重要工作支点。“家里有矿”是外界定义鄂尔多斯的标签,但鄂尔多斯并没打算“躺赢”,而是一直在努力跳脱天赋的“舒适区”。

  走进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

  动力电池、智慧储能、绿色充电机器人、智慧绿氢……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区内,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近些年,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加快全面转型的鄂尔多斯涌动起更多的绿意。这座曾经以煤炭产业为抓手的城市,也拥有了一座具有首创意义的绿色零碳产业园。

  2022年4月8日,鄂尔多斯市政府携手远景科技集团打造全球首个真正落地的零碳产业园。园区80%的能源直接来自于风电、光伏和储能,另外20%的能源通过电网回购绿电,从而实现100%的零碳能源供给。

  园区基于“新型电力系统”“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三大创新支柱而打造,其中“零碳数字操作体系”具备产品可追踪溯源、符合国际标准、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零碳绿码”,保证园区内生产的零碳产品在全球畅通无阻。

  在园区内,通过智能物联网技术智能化实时动态平衡分散、波动的发电侧与灵活、随机的需求侧,智能物联网同风、光、储、氢一起组成了零碳产业园绿色、稳定、可靠的能源系统。

  远景北方科技公司鄂尔多斯副总经理邹权麟表示,绿色转型要先立后破,零碳产业园将是“先立”的典范,也是绿色新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通过零碳产业园,绿色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将有机结合在一起,这相对于能源生产和使用分离的工厂模式是一次巨大飞跃,也是工业领域脱碳和培育新工业体系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入驻12家新能源头部企业。以上汽红岩、捷氢科技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布局清晰、互为支撑,“风、光、氢、储、车”产业矩阵在不断补链延链强链。

  2022年7月,零碳产业园模式“出口”海外,远景科技集团与西班牙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西班牙建设欧洲大陆首个零碳产业园。

  风光无限的沙漠之光

  “风光无限达拉特”这是很多人对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评价,之所以会出现这句话,是因为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达拉特旗国家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国内目前在沙漠地区建成集中连片的最大光伏基地。

  该基地以光伏带动治沙,以治沙支撑牧草种植,用牧草种植带动养殖,用养殖反哺生态修复,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的林沙产业新模式。

  在这片荒漠中,一块块光伏板将聚集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达拉特旗能源局新能源室主任张兵表示,到十四五末,这片“不毛之地”将变身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总装机规模1200万千瓦。基地建成之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数百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600万吨,让荒漠化土地变身新能源“蓝海”。

  成功变废为宝,把荒漠变“蓝海”,鄂尔多斯正在走出一条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路径。期待未来,这片“沙漠之光”为全球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惊喜。

  能源经济绿色转型新样本

  这些年,内蒙古为了加快能源经济绿色转型,在新能源领域发生过很多次重大变革。在鄂尔多斯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其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企业、科研院所集中技术力量开展科研攻关,采用先进的纳米化技术以煤、水、少量添加剂为原料制备出煤基纳米碳氢燃料,最小粒径50纳米、具有“储氢赋能”特性,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面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该燃料具有成浆浓度范围宽、点火温度低、燃尽率高、附氢赋能的特点,在国内外首创了其工业化制备、火力发电技术,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该燃料稳定性、流动性等性质与柴油相似,可以替代柴油作为炸药原料,相关工艺已通过国家工信部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煤基纳米碳氢燃料是通过纳米化高科技处理形成的新型煤基特种燃料,可在火力发电、燃油替代、水煤浆替代、煤炭伴生资源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乌金之变”拓宽了煤炭清洁化利用的产业路径,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块煤,在高科技的“催化”下,蝶变成最小粒径50纳米的特种燃料,但关于它的探索还未止步……在未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乌金之变”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不仅如此,为有力推动能源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从而带动鄂尔多斯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9月,鄂尔多斯市政府整建制引进了“双碳”特色新型研发机构——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郝洪亮表示,“北京大学和鄂尔多斯是双向奔赴,鄂尔多斯给我们北京大学提供了应用场景,为北京大学的新工科建设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支撑。而我们也为鄂尔多斯能源转型、产业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持。”

  从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到新能源产业集群,鄂尔多斯这座昔日能源与资源密集型城市已经成为国内绿色低碳转型的代表地区,与“零碳”有效融合,不断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煤都”焕“新颜”。(王媛)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飞阅中国|美丽的河套灌区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不断加速突破并重塑着农业新格局。
2025-05-29 08:51
方案提出,到202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先进计算、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行业发展。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全面覆盖,形成100个以上典型场景解决方案。
2025-05-29 08:50
生物正交反应,是指可以在生物体内发生,但又和正常生物过程互不干扰的化学反应。
2025-05-29 08:48
围绕计量测试中“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的痛点难点,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集中重点单位、强化协同创新,大力推进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攻关。
2025-05-29 08:47
研究发现,温室内的湿度变化首先为病原菌孢子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2025-05-29 08:21
睡前只需服用一粒药丸就能不再佩戴笨重面罩入睡,这对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来说,可能即将梦想成真。
2025-05-28 09:30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6日消息称,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开发的高级人工智能(AI)模型o3,在接收到明确的关机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主动干预其自动关机机制。
2025-05-28 09:24
记者5月26日从北京大学获悉,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要茂盛团队研发了空气毒性活体监测系统(以下简称ATMS),实现了对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原位、实时、在线监测,有望为优化空气污染控制策略和公众健康防护提供技术支撑。
2025-05-28 09:24
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是粮食流通领域科技攻关的核心任务,粮食科研人员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研发系列粮食仓储技术成果,在粮食仓储领域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2025-05-28 09:19
数据显示,地球陆地上可开采锂资源仅约2200万吨,海水中却蕴藏2300亿吨锂。然而,高效、绿色的海水提锂技术被视作科研界难啃的“硬骨头”。
2025-05-28 09:18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