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索智能社会治理!鄂尔多斯这么做→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探索智能社会治理!鄂尔多斯这么做→

来源:网信鄂尔多斯2024-04-23 11:18

  近日,经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评估,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10个综合基地及72个特色基地的建设情况评估结果揭晓,上海杨浦区、鄂尔多斯市、成都市,由于工作进展明显、成效突出,评估名列前茅。暖城鄂尔多斯再次受到各界的关注。

  作为内蒙古唯一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的城市,近三年来,鄂尔多斯市积极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体制机制,多领域发力,充分结合发展实际,采用多种方式全力推进我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不断优化基地建设方案和运行机制,研究成果凸显,探索出一条具有鄂尔多斯特点、区域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径,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提供了“鄂尔多斯方案”,贡献了鄂尔多斯智慧,跑出了“加速度”。

  布局有序落子有声

  2021年9月,中央网信办等8部委联合组织开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申报,共评选出综合基地10家,鄂尔多斯市成功入选。为此,鄂尔多斯市第一时间成立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五年工作规划和研究工作方案,明确了由7个应用主体牵头推进六个应用场景和两个课题的建设和研究任务;同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加强实验基地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研究规划、决策咨询等工作。确定了由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环境学院以及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展实验研究。并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以“三个四”工作任务为抓手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高位推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的探索。

  作为建设我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3年来,不断完善工作制度、细化工作举措、优化工作效率,进一步打造智能高效的数字政府、城市中枢,牵头编制完成《鄂尔多斯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市校强强联合,组织清华大学130余位专家学者进驻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对全市各领域智能化平台工作机制以及智能化发展进程进行深入探讨,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的建设探索提供“鄂尔多斯方案”。

  2023年12月9日,以“智治 善治质治——智能社会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社会治理与发展高层论坛暨鄂尔多斯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论坛上,发布《污染源环境行为画像指标体系技术报告》《鄂尔多斯调解为枢纽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研究》《鄂尔多斯市社区主体行为特征调研报告及刻画方案》等40余项研究成果。此外,鄂尔多斯积极参与多项立法建议及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关于鄂尔多斯市环境治理的论文被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经专家汇编形成的10个全市智能社会治理典型案例为区域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基层治理理论成果和政策供给。

  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已经在鄂尔多斯“多点开花”,已成为鄂尔多斯永葆活力的关键密码。

  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以来,鄂尔多斯市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图像识别等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层治理,确立“智能化”是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明确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让“智能化”成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技术武器”,为推进全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便民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多多评”平台)就是鄂尔多斯给出的时代答案。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支撑,整合汇聚城市数据资源,是提高基层现代化治理水平、实现“一网统管”的“牛鼻子”工程。

  一户一码、商户创城码、流动摊位管理码、干部码、随手拍、网格员助手…… 在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专属”二维码,使用“多多评”平台,早已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有人用它进行扫码购物,有人用它反映遇到的问题,还有人用它对政府拟实施的民生事项、治理事项、物业管理进行协商和投票……“码上生活”“码上治理”“码上服务”“码上经济”“码上代办”“码上协商”等功能场景,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助力全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多多评”平台的“数字大脑”成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技术密码”。

  “通过线上,我们可以与社区网格员、网格民警、物业服务人员进行‘直连’,反映问题非常方便。”康巴什区育英一品的居民王女士表示。室外码、商户创城码以“服务+治理”为原则,通过“我要点赞”“我要上报”“我要联系”三大功能板块,形成扁平化、高效率的互动沟通模式。同时,“码”上还构建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线上对话框”,使数字化与百姓的急难愁盼真正对接和无限契合,成为“码上纳谏”“码上协商”的“利器”。

  各种建立在“码”上的功能模块,横向联合、纵向赋权,让社会治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居民幸福蝶变跃升。

  “我们小区之前没有安全护栏,前几天我在停车时,因为视线盲区,不小心将车开到了台阶下面,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我通过‘随手拍’功能把这件事上报,没想到第二天,小区所有的台阶旁边都安装了护栏。”康巴什区康新街道的水岸华府小区居民王先生说。

  无论在哪里,居民只要发现路面塌陷、随意堆放垃圾,通过线上反映,很快就会有专人迅速反应、快速处理。“随手拍”功能模块的上线实现了人人都成为网格员的治理新模式,让类似车辆乱停、商户占道经营等小且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能够更精准、更细致地得到治理,减轻社区网格员工作强度的同时,极大程度地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舒适。

  目前,“多多评”平台已在鄂尔多斯市9个旗区全面推广,并成功落地青岛莱西、呼和浩特和林格尔,荣获中央政法委“政法融媒公共服务奖”一等奖、商务部全国“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全国共20名),平台累计注册人数突破107万人。

  近年来,鄂尔多斯高度重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全市网络出口带宽3843.2G,固定宽带普及率115.9%,5G基站5557个,5G网络已全面覆盖市、旗区政府所在地和人口密集的镇区,逐步向苏木乡镇、大型工矿企业等重点区域延伸,全市73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纤通达,鄂尔多斯高新区云泰互联数据中心、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大数据中心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这,为鄂尔多斯加快探索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矿山插上数智“翅膀”

  于鄂尔多斯而言,开展智能社会治理实验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将数字化、智能化逐步应用于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是鄂尔多斯发力智能社会治理的又一条重要赛道。

  鄂尔多斯作为能源大市,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鄂尔多斯生产了全国1/5的煤炭,以一市之力解决了全国25个省区市的“燃煤之急”。既要高产量还要绿色、可持续安全发展,就需要数智赋能。鄂尔多斯智慧能源平台的运用,让矿山插上数智“翅膀”。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铜川镇的一家煤矿中,地面工作人员轻轻按下启动钮,在地下近200米深处,运输皮带应声启动,滚滚煤流源源不断地运到地面。而在井下2210工作面,随着采煤智能系统发出指令,综采设备也进入自动割煤、拉架、装煤等生产流程,整个过程仅用时42秒,以前需要17人才能操控的机械,如今只需5人就可以完成。

  同时,煤矿安全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可在线查看具体煤矿的井下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风速、矿压监测等传感设备的实时监测数值。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多参量实时精准预警,有效防范冲击地压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鄂尔多斯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三化”融合发展,以数字化集成、自动化运行、可视化操作、智能化管理为主线,全面提升煤炭行业管理水平。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123处,累计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26处;露天煤矿应用无人驾驶车辆达到140台;建成9处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智能化煤矿涵盖产能达6.8亿吨/年,约占全市总生产产能80%。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智能化煤矿。神东布尔台煤矿一次成巷高机动性快速掘进工作面、转龙湾煤矿中厚超长千万吨级智能综采工作面等10处智能化先进煤矿入选了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全国首个国产化工业操作系统“矿鸿”投入应用,该系统已进入规模化复制阶段,5G+AI助力矿业智能化发展步入全新阶段,智能化促进全市煤炭行业安全、高效、绿色、高质量发展正在变成现实。

  2023年,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编制成果发布会、全国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会成功在鄂尔多斯市举办,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模式。煤矿智能化建设不仅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的建设提供了实践道路,而且也保障了鄂尔多斯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手机即可实时掌控农作物生长情况,浇水施肥作业效率翻倍……这些农田沃野之上的新景象,正是缘于“智慧”对农业的加持,其为传统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赋能提速提供了现代化解决方案。

  “这是全自动追肥机,啥时候需要水、需要啥肥,手指一点就行了。”在鄂托克前旗漫水塘村宏野农牧业公司的智能温室大棚里,负责人李宏掏出手机点开“智慧节灌”页面说,“咱这片都是沙性土,浇水得少量多次,才能把地盘活。这里几十个温室大棚,原来一个棚要一个人管理,总共要几十个人,现在用上这水肥一体自动化灌溉,七八个人足够了,省时、省力、省钱!”

  过去抬头看天,如今低头看屏,种好大棚,李宏中心里有“数”。

  在鄂托克前旗昂素镇苏力迪嘎查,牧民吉雅卧室里摆着一面液晶屏,屏幕里放的不是什么电视节目,而是“羊圈直播”。

  “这可是我的‘千里眼’!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头,一抬眼就能看见我那200多只羊。”吉雅一边说一边给记者演示,在手机上点出视频监控页面,就能看到羊圈情况。

  “更强大的功能还在后面呢!”吉雅从系统中打开羊群健康情况页面,每只羊的实时健康状况一目了然,“利用大数据平台能依据羊走路的姿态、步数等判断羊是否健康。如果羊生病了,我们就能及时安排兽医进行治疗。”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抓住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成熟的有利契机,推进数字技术在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的集成应用,农牧业智能实践愈加多元,绘就一幅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的新图景,正将农牧业引向前所未有的智能高效时代。

  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2023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三农三牧”数字化指挥调度监管平台通过竣工终验,该平台通过综合运用遥感、气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鄂尔多斯全市“三农三牧”综合应用体系、天空地一体化数据体系、数字化指挥调度监管体系,为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实现“一库汇家底、一车促协同、一舱管全程”提供了数字化抓手,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大数据、智能化支撑,推动全市农牧业全面升级、农村牧区全面进步。

  智能化是新时代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将成为鄂尔多斯市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涵盖各个领域。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全力探索未来智能社会治理的“鄂尔多斯方案”,全面激活创新“动力源”,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促进鄂尔多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