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统领,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把握文化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实际,提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努力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蒙古篇。孙绍骋书记指出,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让根植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火起来、活起来,为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十五的月亮,照在边关照在家乡……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当经典而熟悉的旋律再次响彻大江南北,让人们不禁回忆起在这片广袤的北疆大地上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十五的月亮》的歌曲创作原型,是一支曾驻防在内蒙古化德县的英雄部队。
驻扎条件极其艰苦,多数官兵的家属还是在老家生活,为她们的丈夫撑起一个温暖的家。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师长邱金凯与夫人便过着两地分离的生活。特殊的时间让“军嫂”这个平凡的称谓愈加显得伟大。邱金凯师长的老家在河北,参军时上有年迈的老人要尽孝,下有弟弟妹妹要抚养,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夫人李友霞的肩上。挑水、种地、洗衣、做饭,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河北老家数年如一日,如黄牛一般不辞辛劳。“家中老人生病,李友霞在床边细致地照顾,擦脸、喂饭、喂药,如同老人的闺女一般,任劳任怨,从没让边关的丈夫为家庭分心。”石祥说,都说长嫂如母,看着邱金凯的弟弟妹妹逐渐长大成人,李友霞仍旧忙前忙后,给弟弟张罗盖房的材料,走几十里地为妹妹准备称心的嫁妆。“给丈夫的信里,她总是说,‘家中都好,勿念’。”
“一直以来,我很想写一首赞颂军属的歌,当年秋灵沟的那段经历,让心里的这个念头落地开花。”作为一名军旅作家,年逾八旬的石祥曾经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军歌,笔下所描绘的部队风采,影响了几代青年人投身热血军营。回顾自己的作品,那首《十五的月亮》最令他难以忘怀。
军民鱼水情,他乡即故乡。据师长邱金凯回忆说,部队初到秋灵沟时,急需解决“无房、无水、无菜”的困难,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战士们有了稳定的住处,可喝水吃饭的问题仍待解决。最后经过战士们的长期努力,在营房背面的小山谷打出了一口水井,找到水源后,战士们还和当地百姓在不远处建起一座“军民友谊水库”。战士凌凤贤回忆道,“后来守备一师有了蔬菜大棚,战士们经常会给村上的百姓送菜,遇到聚餐,他们还会把稀罕少见的菜给村里的孩子留一些,装到饭盒里趁热送出来。”
在196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守备一师奉命进驻化德县秋灵沟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六月刚化雪,九月又结冰”“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补”,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守备一师不畏艰险誓死保卫着祖国北疆的和平安全。
军爱民,民拥军。驻守秋灵沟地区的漫长岁月里,守备一师官兵无论大事小事时时想着乡亲,化德县的乡亲们也把自己淳朴而真诚的爱意无私地送给了可爱的战士。村民李秀梅回忆说,村里成立了“拥军小组”,不定期地去师部招待所帮战士们洗衣缝被。“那些战士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大小伙子,说实话都还是娃娃,每天训练又辛苦又费衣服,我们就琢磨想帮他们做些什么,缝缝补补对大伙来说最简单,也最实用。”部队官兵的优良作风深深地影响了化德县一代代人,村子里很多男孩都去参了军,一直延续着守备一师的精神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基因与红色血脉也是北疆文化的亮丽底色。原守备一师官兵来自祖国各地,有的是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走过来的。守备一师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英勇戍边。师党委一班人,带领全体官兵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阵地就是我的家,时时刻刻准备打!”为战斗口号,经过艰苦奋斗,硬是把这片不毛之地建成了戍边御敌的钢铁阵地,守备一师官兵不仅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和热血,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在近20年戍边御敌、保家卫国的时间里,原北京军区守备一师全体将士与化德县人民共同戍边御敌、建设美好家园,谱写出一曲曲中国军人“舍小家、为大家”爱国主义的时代颂歌,创造了“不畏严寒、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干枝梅”品格。守备一师的英雄故事激励我们将自觉把自己的理想同新时代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承袭先贤前辈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以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精神标识。“蒙古马精神”蕴含着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内蒙古地处祖国边疆,条件比较艰苦,“特别能吃苦”是守备一师全体官兵的真实精神风貌。“三北精神”中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是守备一师的真实写照。部队刚来秋灵沟的时候并没有太多营房,也顾不得建营房,白天战士们备战训练,晚上就住在依托山坡挖的“地窝子”里,老乡的牛羊偶尔还会把树枝茅草做成的“地窝子”顶棚踩漏。官兵生活条件还很艰苦,很少能吃到绿叶菜,有的战士因为维生素摄入少,得了夜盲症。1975年前后,官兵在营区盖起了大棚,慢慢地还办起了农场,肉蛋菜奶全都实现了自给自足,大棚里20多种蔬菜结束了土豆“霸占”餐桌的历史。据村民说,秋灵沟本不长菜,可解放军在这里种出了菜。盖房、找水、种菜,“三大会战”的胜利改善了官兵们的生活。这片沉睡了千年的荒原,在战士们的手中变成了肥沃的土地。守备一师给这个小山沟带来了热闹与人气,镌刻出官兵艰苦奋斗的辉煌创业史。相融相合,守备一师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精神已在化德大地落地生根,在化德代代中薪火相传。
十五的月亮交替轮回,守备一师驻守边疆、献身国防的事迹,也早已升华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文化象征。如今,曾经的师部旧址已变为纪念馆,这一片热土虽馈赠给我们的不多,但是吃苦耐劳的人民子弟兵,硬是在不毛之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感人事迹。
守备一师中就连新入伍的小战士现在也已经是满头银发的老人了,但是他们对秋灵沟第二故乡的思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冲淡,反而越来越浓。他们为这片广袤而荒凉的土地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勇往直前、坚韧不拔、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为铸就县域北疆文化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我守在婴儿的摇篮边,你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我在家乡耕耘着农田,你在边疆站岗值班,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当《十五的月亮》歌声再次响起,心中满是怀念。润物无声,一首歌曲的创作灵感可能来自一个人的故事,传递的却是一个群体的情感,歌颂的亦是一个群体的精神,也赋予了这个时代铿锵的北疆文化力量。
故事并没有结束,如今《十五的月亮》已然成为化德县打造北疆文化的一张最具影响力的名片。歌声在传唱,秋灵沟上那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及经久不衰的红色革命文化亦在传承。《十五的月亮》歌词感人至深,不仅是戍边战士们的思乡寄托,更是军民共建、团结向上的美好见证。歌曲作为一部立意高远、贴近实事的优秀文艺作品被广为流传且脍炙人口,这部作品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成为了化德县戍边史上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北疆文化”品牌,让根植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相关部署。重新思考《十五的月亮》在当今的文化价值与影响,意义深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乔化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