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坚守匠心 留住最浓家乡味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坚守匠心 留住最浓家乡味

来源:草原全媒2023-10-19 17:20

  一块2斤左右的面团儿,先擀成直径约1米的圆形面片儿,撒上面扑,经过7、8次折叠继续擀开,最后擀得薄如宣纸,然后平整堆叠成长条状,用紧凑刀法切成宽约2毫米的丝条,抓起来在空中用力一抖,抖掉多余的面扑,一把温润的“杨美精制豆面”就做成了。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坚守匠心 留住最浓家乡味

  杨美老伴儿给大家展示传统手工豆面制作工艺。

  晚秋时节,慕名来到鄂尔多斯市传统豆面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美家的豆面加工房,杨美的老伴儿现场给大家展示了传统手工豆面的制作过程,引来一片赞叹。

  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杨美豆面家喻户晓。来到这里,吃上一碗味道香醇、口感筋道、营养丰富、纯手工制作的杨美豆面,家乡的味道瞬间在唇齿间环绕。

  “有好人品才能做出好产品!”20多年传承手工豆面制作技艺,杨美像呵护自己的名誉一样呵护他的豆面品牌。

  “我做的豆面主料用的是陕西定边的灰豌豆,配料是榆林的鸡蛋、甘肃的蒿籽、本地的胡油,面扑用的是本地的糜米粉,全是真材实料。为了保证品质,原料贵点不怕,咱不干那哄人的事。”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坚守匠心 留住最浓家乡味

  展示擀好的几把豆面。

  上等的原料加上传统的工艺,成就了杨美豆面上乘的品质和浓浓的家乡味。秉持这一理念,杨美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至今。

  说起这一技艺的传承之路,杨美有说不完的话。

  2002年以前,杨美和老伴儿居住在纳林陶亥镇道劳岱村,年收入只有五、六千元。一次,他赶上驴车去纳林陶亥镇卖西瓜,听说上湾的一个老太太光靠卖豆面一年就能收入一万多,这让杨美动了心。因为他和老伴就传承了做豆面的手艺,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经常被请到村里的娶聘宴席上做豆面。杨美的爷爷是“走西口”来到道劳岱村的,靠着一手精湛的做豆面手艺在当地扎了根,到如今这手艺传到杨美手上已经是第三代了。

  2003年,杨美和老伴商定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道劳岱村,到纳林陶亥镇上靠手艺谋生。二人起早贪黑,诚信经营,很快在镇里的豆面行业占领一席之地,地道美味的豆面受到当地人喜爱,供不应求,当年就收入十几万元。镇政府为鼓励支持传统饮食文化传承,帮助杨美建起豆面加工房,安装了动力线,购置了电机、加面机等加工设备,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收入也翻了番。

  如今,每天购买杨美豆面的顾客络绎不绝。当地的上门购买,东胜、伊旗、康巴什等周边旗区的通过出租车运送购买,再远一些的如北京、东北、陕西等地,通过快递冷链送到顾客手中。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坚守匠心 留住最浓家乡味

  杨美正在打包做好的豆面。

  杨美的豆面每天销量在50斤左右,到了每年的11月和12月,每天销量在500斤左右,因为西北地区的居民喜欢吃豆面,尤其在传统节日到来前后,家家户户都要购买储存一些豆面,作为招待客人的美食佳品。

  “豆面低糖低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味道鲜美,易于消化,老少皆宜,是‘三高’人群的最佳饮食。以前我们这里过年给亲戚朋友送烟酒,现在大家都送我的豆面,送健康呢。”谈起自己的豆面,杨美黝黑的脸上绽放出得意的笑容。

  “二儿子和大孙女已经把这做豆面的手艺学到手了,今后他们就能把这份传统豆面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和老伴也就放心了。”

  这些年,杨美的豆面年销量保持在5万斤左右,年纯收入20多万元,因为是手工制作,量不会持续增长。老两口在传承家乡味道的同时,也过上了美美的小康生活。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王玉琢 郝雪莲 张慧玲 呼布琴 布音额尼尔乐 毛锴彦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安金鹿

  伊金霍洛旗融媒体中心记者:高海东 麻志强 高宁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邕江引水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