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鄂尔多斯巴音温都尔嘎查:绿了 富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鄂尔多斯巴音温都尔嘎查:绿了 富了

来源:暖新闻2023-08-16 09:30

  村庄名片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巴音温都尔嘎查位于杭锦旗呼和木独镇东端,与巴彦淖尔市隔河相望,属于半农半牧区,占地面积为460平方公里,辖3个社、总人口395户1104人,其中常住户237户522人,是2020年全市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

  ▲《鄂尔多斯日报》8月15日第7版

鄂尔多斯巴音温都尔嘎查:绿了 富了

  往昔……

  春种夏翻地 没钱又没粮

  置身于巴音温都尔嘎查马头湾子旁悠然自得、目酣神醉,湛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微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泥土清香,一簇一簇的鲜绿芦苇随风轻轻曼舞,水中还不时有嬉戏的野鸭子,俨然一幅绝美生态画卷。

  ▲曾经的生存环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曾是杭锦旗风沙肆虐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人们常受风沙侵害之苦。

  巴音温都尔嘎查曾流传一首民谣:“平地沙吞墙,鸭子能上房。春种夏翻地,没钱又没粮。”

  “那时候一觉睡起来,一夜风沙把房门都堵住了,人只能从窗户爬出去,把沙挖开再出去。有次沙子高到把窗户都掩住了,我妈拉着我就开始哭,因为风沙太大,睡觉的褥子上、做饭的锅里,家里处处都是沙子,但那会儿的我们都习惯了。虽然每家每户的草场都很多,面积也很大,可生长的牧草却寥寥无几,羊每天饿得叫。田地里因为四季刮风加之干旱,也没有多少收成,一家人的温饱都是问题。”回忆过去,巴音温都尔嘎查党支部书记阿腾宝拉格至今心有余悸。

  风沙、饥饿、穷困几乎是当时巴音温都尔嘎查共同的记忆。这样的苦日子,和眼前所见片片铺展的绿色、笔直宽阔的公路、宽敞明亮的新居有着鲜明的对比。

  从漫漫黄沙到现在的满目青翠,这样的转变得益于巴音温都尔嘎查开始转变发展思路、改变生活方式,大力治沙造林,试图与沙漠握手,更是因为沙漠有“水”了。这“水”是从黄河引进来的,杭锦旗在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专家团队反复论证,创造性地开始实施“引黄入沙”项目,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了一举双赢,既治理了黄河水害,也让沙漠重新焕发了生机。

  巴音温都尔嘎查就位于水生态区,水来了,沙漠绿了,水生态库区长满了芦苇、蒲、红柳、水草等20多种植物,20多种飞鸟栖息翱翔,鱼虾蟹畅游水底,周边人工种树2万多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生机盎然。同时,湖泊、湿地给周边农牧民带来致富机遇,端上了生态“金饭碗”。

  见闻一 产业带动 农牧民搭上致富“顺风车”

  生态环境好了,巴音温都尔嘎查党支部书记阿腾宝拉格又开始琢磨如何增收致富,让嘎查的牧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了宝支书日思夜想的事儿,他在呼和木独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与嘎查“两委”深刻分析研判嘎查产业发展现状和自然资源禀赋,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先后引进了内蒙古呼和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杭锦旗宏倡农牧林开发有限公司等,通过实施奶牛“托管代养”、流转土地让企业种植马铃薯、西瓜等,建立了“村村联建”“村企共建”等嘎查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嘎查集体经济实现三年连续增长。截至2022年年底,嘎查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56万元,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可以突破300万,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我们当地的农牧民通过嘎查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后,他们不止能得到价格相对较高的租金,而且企业有用工需求的时候还能给打工,无论是播种、管护,还是秋季收成的时候,都能有一定的收入。相比以前自己种植,真的是既轻松,收入还比之前翻了几番。”巴音温都尔嘎查党支部书记阿腾宝拉格说道。

  百姓最看重实惠,今年2月份,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红泥圪台社引进巴彦淖尔市狼山镇爱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本社种植大户,以800元/亩/年的价格成功流转位于黄河北岸滩区的耕地4041亩,流转期5年,通过流转,红泥圪台社每年人均可获得纯收益7200元,较往年增收5400元。

  ▲“生态水”流入巴音温都尔嘎查湿地

  在分红现场红泥圪台社村民梁文忠高兴地说:“我们老两口分到14400元,我们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农活干不动了,土地一直分散经营着,承包费也不高,现在集体承包出去,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收入,土地的效益也提升起来了,我感觉到很开心。”

  巴音温都尔嘎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在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的同时,让村民搭上了“致富顺风车”,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旺、村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见闻二 沙漠里也能养牛致富

  “现在养牛什么都不用管,夏天就往自家草场上一赶,十几天去看一次,有吃有喝,还不怕丢……”说起现在的养殖情况,巴音温都尔嘎查牧民达楞太高兴得合不拢嘴。可不是,沙漠绿了,农牧民笑了,钱袋鼓起来了,巴音温都尔嘎查人生活美滋滋的。

  ▲巴音温都儿嘎查“牛气”旺

  然而在二十年前,却是另一番场景。自小生活在沙漠腹地的达楞太饱受风沙之苦,“那时候一刮风,到处都是黄蒙蒙的,那种沙子打在脸上火辣辣般疼,家里养的二十多只牛,因为草牧场沙化严重,经常跑到别处去吃草。我们就骑上骆驼去沙里找,一找就得找一天,有时候一天找不到就得找两三天。后来沙化越来越严重,我们迫不得已搬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把牛圈养起来。”

  在得知要将黄河凌汛水引进沙漠里,而且自家草场也在开挖路线内的消息后,达楞太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和盼头。从小生活在沙漠里的他深知水的珍贵,只要有了水,草场上的草就能生长起来。一年、两年、三年,草场又长起了沙柳、红柳和一些不知名的草,引进来的水还形成了天然的水泊,看着一天天好起来的生态,达楞太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开始在自家草场种起了树,以前种十棵树一棵也成活不了,现在种一棵活一棵。

  生态一天天好了起来,达楞太的生活也一年年红火了起来。从二十只沙漠黄牛发展到现在的二三百头,达楞太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沙漠黄牛体型小,最大也就长到400多斤,所以它的肉质细腻口感好,很受市场的欢迎。我们一年出栏四五十头牛,毛收入能达到20多万,纯收入是个十几万。”达楞太说道。

  搁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可现在巴音温都尔嘎查的农牧民依靠生态,发展起了水产养殖、肉牛养殖等产业,在景美物秀中开启了发家致富的美好新生活。

  采访手记

  乘“沙”而上 再谱绿色发展新乐章

  沙漠绿了,百姓富了,这是巴音温都尔嘎查农牧民与库布其沙漠相处当中一个双赢的结果。

  杭锦旗利用黄河南岸总干渠和牧业分干渠,将凌水成功引入了库布其沙漠腹地。在黄河凌汛高水位时将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当水与沙漠“相遇”,便发生了绿色奇迹,大漠不仅形成了沙水相连的自然生态格局,而且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和治沙的双赢目的,变水害为水利。这对于巴音温都尔嘎查来说,大有裨益。嘎查因地制宜,利用好自然地理、水资源条件,大力拓宽群众增收路径,不仅壮大传统种养殖业规模,还发展起鱼虾等特色养殖,产业链不断延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同步提升。

  乘“沙”而上。未来,巴音温都尔嘎查将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依托生态环境发展更多特色产业,再谱绿色发展新乐章。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浩男、郭彩梅,杭锦旗融媒体中心记者:闫瑞林、王丹丹

  编辑:王淑琪、吴卓群

  校对:王淑琪、吴卓群

  校审:王博阳

  终审:郭紫欣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八届中俄博览会文艺演出架起中俄“文化桥”。

  • 中国海军第45批护航编队完成任务返回青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
2024-05-17 10:14
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2023年出口120万辆新能源车,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
2024-05-17 10:10
5月15日,由载人航天工程投资建设、我国首个液体火箭发动机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点火试验成功,试验台发动机具备在千帕级以下真空工作环境中持续千秒的高空模拟试验能力
2024-05-17 10:08
4月29日11时08分,随着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刀盘缓缓转动,南通的崇太长江隧道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这条深潜地底的机械巨龙,将在长江水下掘进11.325千米,崇明岛不通高铁的历史即将终结。
2024-05-17 10:07
立足“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安徽正在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
2024-05-17 10:03
在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方面,江西将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2024-05-17 10:01
伴随螺旋桨的轰鸣,一辆“空中的士”——旅航者X2正展翅翱翔。看完飞行表演,步入小鹏汇天展示厅,大家对这辆“会飞的汽车”充满好奇。
2024-05-16 10:29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3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2024-05-16 10:26
这对宇宙线粒子的传播、星系气体的动力学和宇宙磁场演化等研究领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测结果
2024-05-16 09:36
近日,前往月球探索的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16 09:08
《自然》杂志审稿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成果开启了量子互联网研究的新篇章”,“为未来大规模量子网络铺平了道路”。
2024-05-16 09:02
日前,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拎着一篮“冻眠”荔枝上台“带货”。
2024-05-16 08:59
既然有“小时”,那么是否也有“大时”?东西方的历法计时方法有何异同?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历法计时的交流与发展?
2024-05-15 17:04
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限制了更多新天然产物的合成,这些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罗小舟介绍,团队将持续推进菌株的开发改造工作,探索链霉菌在生产抗生素和天然产物等方面的产业应用。
2024-05-15 10:18
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并介绍科技助残工作进展和科技助残创新案例。
2024-05-15 10:16
为促进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将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在着力规范竞争方面,《规定》顺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完善各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及规制要求。
2024-05-15 10:15
研究团队经过大量研究论证过程,为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装备了多项先进智能算法及技术,充分确保了无人机集群的智能化和稳定性。”团队负责人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在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通信距离、速率、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024-05-15 10:14
近日,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中心预警了一起因施工作业导致的供水泄漏三级风险事件:在人流量较大的蜀山区金寨路与南二环交口附近,管道长期暗漏,很可能导致路面塌陷。
2024-05-15 10:13
据近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工具创建了一个表现出混沌行为的电子电路的数字孪生模型。结果表明,新方法与线性方法相比,实现了更高的准确度,且比以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器的计算复杂性显著降低。
2024-05-14 10:3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HEPS工程副总指挥李煜辉表示,HEPS不是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造,而是从头开始建造。
2024-05-15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