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鄂尔多斯巴音温都尔嘎查:绿了 富了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鄂尔多斯巴音温都尔嘎查:绿了 富了

来源:暖新闻2023-08-16 09:30

  村庄名片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巴音温都尔嘎查位于杭锦旗呼和木独镇东端,与巴彦淖尔市隔河相望,属于半农半牧区,占地面积为460平方公里,辖3个社、总人口395户1104人,其中常住户237户522人,是2020年全市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

  ▲《鄂尔多斯日报》8月15日第7版

鄂尔多斯巴音温都尔嘎查:绿了 富了

  往昔……

  春种夏翻地 没钱又没粮

  置身于巴音温都尔嘎查马头湾子旁悠然自得、目酣神醉,湛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微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泥土清香,一簇一簇的鲜绿芦苇随风轻轻曼舞,水中还不时有嬉戏的野鸭子,俨然一幅绝美生态画卷。

  ▲曾经的生存环境。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曾是杭锦旗风沙肆虐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人们常受风沙侵害之苦。

  巴音温都尔嘎查曾流传一首民谣:“平地沙吞墙,鸭子能上房。春种夏翻地,没钱又没粮。”

  “那时候一觉睡起来,一夜风沙把房门都堵住了,人只能从窗户爬出去,把沙挖开再出去。有次沙子高到把窗户都掩住了,我妈拉着我就开始哭,因为风沙太大,睡觉的褥子上、做饭的锅里,家里处处都是沙子,但那会儿的我们都习惯了。虽然每家每户的草场都很多,面积也很大,可生长的牧草却寥寥无几,羊每天饿得叫。田地里因为四季刮风加之干旱,也没有多少收成,一家人的温饱都是问题。”回忆过去,巴音温都尔嘎查党支部书记阿腾宝拉格至今心有余悸。

  风沙、饥饿、穷困几乎是当时巴音温都尔嘎查共同的记忆。这样的苦日子,和眼前所见片片铺展的绿色、笔直宽阔的公路、宽敞明亮的新居有着鲜明的对比。

  从漫漫黄沙到现在的满目青翠,这样的转变得益于巴音温都尔嘎查开始转变发展思路、改变生活方式,大力治沙造林,试图与沙漠握手,更是因为沙漠有“水”了。这“水”是从黄河引进来的,杭锦旗在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专家团队反复论证,创造性地开始实施“引黄入沙”项目,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了一举双赢,既治理了黄河水害,也让沙漠重新焕发了生机。

  巴音温都尔嘎查就位于水生态区,水来了,沙漠绿了,水生态库区长满了芦苇、蒲、红柳、水草等20多种植物,20多种飞鸟栖息翱翔,鱼虾蟹畅游水底,周边人工种树2万多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生机盎然。同时,湖泊、湿地给周边农牧民带来致富机遇,端上了生态“金饭碗”。

  见闻一 产业带动 农牧民搭上致富“顺风车”

  生态环境好了,巴音温都尔嘎查党支部书记阿腾宝拉格又开始琢磨如何增收致富,让嘎查的牧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了宝支书日思夜想的事儿,他在呼和木独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与嘎查“两委”深刻分析研判嘎查产业发展现状和自然资源禀赋,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先后引进了内蒙古呼和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杭锦旗宏倡农牧林开发有限公司等,通过实施奶牛“托管代养”、流转土地让企业种植马铃薯、西瓜等,建立了“村村联建”“村企共建”等嘎查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嘎查集体经济实现三年连续增长。截至2022年年底,嘎查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56万元,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可以突破300万,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徐徐铺展。

  “我们当地的农牧民通过嘎查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后,他们不止能得到价格相对较高的租金,而且企业有用工需求的时候还能给打工,无论是播种、管护,还是秋季收成的时候,都能有一定的收入。相比以前自己种植,真的是既轻松,收入还比之前翻了几番。”巴音温都尔嘎查党支部书记阿腾宝拉格说道。

  百姓最看重实惠,今年2月份,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红泥圪台社引进巴彦淖尔市狼山镇爱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本社种植大户,以800元/亩/年的价格成功流转位于黄河北岸滩区的耕地4041亩,流转期5年,通过流转,红泥圪台社每年人均可获得纯收益7200元,较往年增收5400元。

  ▲“生态水”流入巴音温都尔嘎查湿地

  在分红现场红泥圪台社村民梁文忠高兴地说:“我们老两口分到14400元,我们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农活干不动了,土地一直分散经营着,承包费也不高,现在集体承包出去,不仅增加了我们的收入,土地的效益也提升起来了,我感觉到很开心。”

  巴音温都尔嘎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在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的同时,让村民搭上了“致富顺风车”,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旺、村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见闻二 沙漠里也能养牛致富

  “现在养牛什么都不用管,夏天就往自家草场上一赶,十几天去看一次,有吃有喝,还不怕丢……”说起现在的养殖情况,巴音温都尔嘎查牧民达楞太高兴得合不拢嘴。可不是,沙漠绿了,农牧民笑了,钱袋鼓起来了,巴音温都尔嘎查人生活美滋滋的。

  ▲巴音温都儿嘎查“牛气”旺

  然而在二十年前,却是另一番场景。自小生活在沙漠腹地的达楞太饱受风沙之苦,“那时候一刮风,到处都是黄蒙蒙的,那种沙子打在脸上火辣辣般疼,家里养的二十多只牛,因为草牧场沙化严重,经常跑到别处去吃草。我们就骑上骆驼去沙里找,一找就得找一天,有时候一天找不到就得找两三天。后来沙化越来越严重,我们迫不得已搬离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把牛圈养起来。”

  在得知要将黄河凌汛水引进沙漠里,而且自家草场也在开挖路线内的消息后,达楞太感觉生活又有了希望和盼头。从小生活在沙漠里的他深知水的珍贵,只要有了水,草场上的草就能生长起来。一年、两年、三年,草场又长起了沙柳、红柳和一些不知名的草,引进来的水还形成了天然的水泊,看着一天天好起来的生态,达楞太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开始在自家草场种起了树,以前种十棵树一棵也成活不了,现在种一棵活一棵。

  生态一天天好了起来,达楞太的生活也一年年红火了起来。从二十只沙漠黄牛发展到现在的二三百头,达楞太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沙漠黄牛体型小,最大也就长到400多斤,所以它的肉质细腻口感好,很受市场的欢迎。我们一年出栏四五十头牛,毛收入能达到20多万,纯收入是个十几万。”达楞太说道。

  搁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可现在巴音温都尔嘎查的农牧民依靠生态,发展起了水产养殖、肉牛养殖等产业,在景美物秀中开启了发家致富的美好新生活。

  采访手记

  乘“沙”而上 再谱绿色发展新乐章

  沙漠绿了,百姓富了,这是巴音温都尔嘎查农牧民与库布其沙漠相处当中一个双赢的结果。

  杭锦旗利用黄河南岸总干渠和牧业分干渠,将凌水成功引入了库布其沙漠腹地。在黄河凌汛高水位时将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当水与沙漠“相遇”,便发生了绿色奇迹,大漠不仅形成了沙水相连的自然生态格局,而且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和治沙的双赢目的,变水害为水利。这对于巴音温都尔嘎查来说,大有裨益。嘎查因地制宜,利用好自然地理、水资源条件,大力拓宽群众增收路径,不仅壮大传统种养殖业规模,还发展起鱼虾等特色养殖,产业链不断延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同步提升。

  乘“沙”而上。未来,巴音温都尔嘎查将进一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依托生态环境发展更多特色产业,再谱绿色发展新乐章。

  来源:暖新闻微信公众号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浩男、郭彩梅,杭锦旗融媒体中心记者:闫瑞林、王丹丹

  编辑:王淑琪、吴卓群

  校对:王淑琪、吴卓群

  校审:王博阳

  终审:郭紫欣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雨后迎晚霞

  • 台风“韦帕”在广东江门登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