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来源:人民日报2023-06-29 10:21

这里曾黄沙漫天,寸草不生

如今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这里是毛乌素沙漠

中国四大沙地之一

被誉为“治沙女王”的殷玉珍

为这片黄沙倾尽了全力

近40年时间里她和丈夫创造了种出7万亩沙漠绿洲的奇迹

△ 如今的毛乌素沙漠

01

“宁可种树累死

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1985年,19岁的殷玉珍

从老家陕西省靖边县

嫁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

河南乡尔林川村

一个叫井背塘的地方

丈夫白万祥长期住在沙漠

憨厚、老实,几乎从不与人交流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婚房只是一个

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窖

殷玉珍当时想

自己不可能在这地方活下来

殷玉珍想到了死

但她放不下母亲和弟弟

最终打消了轻生念头

返回沙漠深处后

残酷的现实

处处考验着她的毅力

她也曾离家出走

但最终因心疼丈夫而放弃

后来,殷玉珍的父亲

带着家里人

帮她修建了三间土坯房

让她的生活有了改善

殷玉珍还从老家

带回两棵杨树苗

栽种到沙漠深处新家的门口

树苗给沙漠增添了一抹亮色

也给殷玉珍的心里

带来了一丝希望

不过,风沙仍然困扰着她

  殷玉珍:那时候很穷,没有米,只能用玉米碎熬粥。结果大风来了,一下子连锅灶都打翻了,还把我脚烫了。我就发誓,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

02

收入全部投入种树治沙

“我就不相信自己治不住这个沙子”

1986年春天

结婚的第二年

殷玉珍用家里最值钱的东西

唯一一只羊换回600株树苗

和丈夫一起栽种在家的四周

尽管只存活了不到10棵

殷玉珍依然看到了希望

从此

一场旷日持久的“人沙战斗”打响了

除了勉强填饱肚子

夫妻俩几乎把全部收入

都投入到种树治沙中

为了得到更多的树苗

丈夫白万祥外出打工

只要树不要钱

然而,风沙肆虐

他们的种树之路异常艰难

一年秋天

两人种下的几千棵树苗

一夜之间被风沙吞没

殷玉珍:我在高粱上嚎了一顿,然后起来把眼泪擦干。我就不相信自己治不住这个沙子。

1989年春天

丈夫白万祥打工时听说

附近村里有5万棵树苗没人要

夫妻俩与村民们商量

打工不要钱只要树苗

他们每天翻越一道道沙梁

来回20多里的沙漠

硬是将5万棵树苗全部拉回家种上

年复一年

殷玉珍和丈夫摸索出了

用灌木挡风固沙

蓄水保墒

再层层设防的种树方法

他们种活的树越来越多

绿色在沙漠中不断延伸

03

“种树能人”成了“致富能人”

这辈子跟沙“没个完”!

1999年,殷玉珍和丈夫

种树治沙的事迹为外界所知

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那一年,他们已种树近三万亩

之后,在当地政府

以及社会力量的扶持下

殷玉珍和丈夫的种树治沙事业

快速发展

沙漠绿洲达到了七万亩

他们也带动了周边群众

积极治沙种树

涌现出240多户

30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

曾经,殷玉珍一个人

拄着棍就能巡完的林子

现在得坐车才行

因为种了树

风沙少了,雨水多了

气候土壤开始适宜种庄稼

2022年

殷玉珍引进谷子新品种

长出的谷穗又粗又长

熬出来的米粥清香油亮

一斤能卖45元

成为高端市场上的抢手货

她还种了30亩沙漠玫瑰

想把玫瑰产业链条拉长

做成玫瑰茶、玫瑰饼、玫瑰酱……

如今,凭借特色种植和养殖

殷玉珍夫妇每年收入100多万元

她对未来的规划是

进一步通过种树、种植、养殖的

良性循环发展不但向沙漠要绿色也向沙漠要效益

殷玉珍的目标是

不仅治好沙、管好沙

还要用好沙“反正我是跟沙漠耗上了这辈子,跟沙‘没个完’!”

  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综合《面对面》、《中国妇女》、半月谈、鄂尔多斯日报等

  本期编辑:胡程远、赵雅娇

  向殷玉珍和所有治沙人致敬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国产科幻影视剧《流浪地球2》和《三体》火热“出圈”,获得全球关注。
2024-04-30 03:05
酚醛树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自诞生以来已经历了一个世纪。
2024-04-30 03:05
近日,云南农业大学盛军、田洋教授课题组突破核桃油抗氧化难题,研发出替代植脂末的核桃植物基奶粉,并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食品工程学报》发表。
2024-04-30 03:05
有一个名字,总是让人心生自豪——广袤大地纵横驰骋,“流动的中国”以最直观的方式,将“中国速度”呈现给世界。
2024-04-30 03:05
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活动现场,多项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数据要素、生态培育、产教融合、场景应用、监管治理等多方面成果精彩亮相,百余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可信AI等国内外前沿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2024-04-30 03:05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近期推出的《科学教育提质正当时》系列报道,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多方面,对如何更好进行中小学科学教育展开了持续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建议,在科学界、科学教育界引发热议。
2024-04-30 03:30
“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369家。《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年)》由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联合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长城战略咨询、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发布。
2024-04-29 10:09
截至目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月30日乘坐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9 10:07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生产力整体水平,推动航空产业加快发展。
2024-04-29 10:06
以前,铸钛大炉坩埚容易损坏,需要每月更换一次,公司每年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购买新坩埚。我和设备专家一起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编制出了一套新的铸钛炉熔炼操作法,提高了坩埚使用率,每年可节约坩埚费用50万元左右。
2024-04-29 10:05
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以来,邛崃分会场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迎来游客参观热。 借着成都世园会的契机,成都梳理整合龙门山生物多样性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1172亩的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无边界地呈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
2024-04-29 10:04
令张治国兴奋的是,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已发现和采集墨书文字100多句、近千字,是典型的楚系文字。“对于南方潮湿环境下考古出土的丝绸保护而言,从饱水到干燥的过程,可以说是生死攸关。
2024-04-28 10:23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等12方面主要任务。该负责人表示,为加强数字资产管理,《指导意见》突出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
2024-04-28 10:19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顶层设计。
2024-04-28 10:17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一个小院里,藏着一件“镇院神器”——上海电子束离子阱装置。
2024-04-28 10:04
4月19日,元阳县沙拉托乡松树寨村的村民在哈尼梯田开展春耕播种。(张艳 摄)  在元阳县沙拉托乡的哈尼梯田缓冲区,当地举行“开秧门”活动,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祈福,他们载歌载舞,迎接春耕的到来。
2024-04-28 10:03
研究人员表示,马岭河小苦荬的发现,表明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值得开展进一步系统性的调查研究。
2024-04-28 09:59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