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飞播——防沙治沙的阿拉善实践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飞播——防沙治沙的阿拉善实践

来源:今日阿拉善2023-06-23 12:30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指出,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为全面展现阿拉善各族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推动全盟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亮点成效,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弘扬蒙古马精神”专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伟大实践中作出新贡献。

  飞播,让绿色在大漠铺展

  ——防沙治沙的阿拉善实践

  “瞧!那边就是我们今年飞播重点治理区域,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交汇‘握手’的地方。”6月10日,在阿左旗吉兰泰飞播机场,一架架满载飞播种子的运-5B飞机缓缓向亚马雷克沙漠方向飞去,伴随着“哗啦啦”的声音,树种、草籽随之播撒进茫茫大漠。顺着阿左旗林工站站长刘宏义手指的方向,只见远处前几年飞播过的播区,已是草木葱茏,大大提高了沙漠植被覆盖率。

  “今年飞播重点治理区域在亚马雷克沙漠东北缘,大约飞播长200公里、宽3~10公里的一个区域。我们计划在‘十四五’到‘十五五’期间,对亚马雷克沙漠进行治理,形成阿左旗第三条飞播治沙带,对保护黄河还有临策铁路、京新高速起到积极作用。”刘宏义告诉记者,今年,阿左旗主要对敖伦布拉格镇图克木、巴音毛道和西尼乌素三个嘎查新播16万亩,对银根苏木达兰图如嘎查4.6万亩生态薄弱区进行补播。为应对工程区严酷的自然立地条件,今年将采取“工程固沙+飞播造林”双保险措施,以确保飞播造林工程进度及成效,飞播工作计划于7月31日结束。

  “飞播”这个词,在阿拉善早已耳熟能详。从1984年开始,我盟在沙漠边缘开展飞播治沙科学试验,通过边试验边生产的方式获得成功,打破了国际学术界“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属飞播禁区”的论断。如今,飞播造林治沙已成为阿拉善生态建设的最大亮点和全国治沙示范。

  “在阿拉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沙漠面积占阿拉善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曾经一段时期,三大沙漠即将连在一起,整个阿拉善面临被沙漠吞噬的危险。”谈起飞播,阿拉善林业人弘扬蒙古马精神,坚持“与沙共舞”的劳动场景将刘宏义的记忆拉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那个夏天。

  “在沙漠中忍受30多度的气温和50多度的地表温度的炙烤,造林地确定、飞播带布控、围栏的拉设等等,都要靠测绳、罗盘一绳一绳地量。每年飞播造林结束,干部职工、技术人员被太阳晒得黝黑,嘴唇干裂、满脸沧桑……”刘宏义回忆说,学术界普遍认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沙区是不适宜进行飞播造林的,然而质疑声并没能阻挡林业人探索的步伐。刚开始没有GPS设备,林业人员要在飞播点以摇红旗、照镜子、点火点等方式标注飞播关键点,引导飞机准确到达播区。

  每天天没亮,他们就要背上工具和干粮走上一个多小时来到播区。刚开始的时候,播种的种子成苗率虽然都在20%以上,但因为适地适树、配套管护不到位等原因,种苗的生存率逐年下降,这意味着他们的实验失败了。一代又一代的林业人没有因此而灰心,他们弘扬蒙古马精神,总结经验教训,转换思路后又开始了再一次尝试,即使在林业最萧条的上世纪90年代也没中断过。各级政府和林业人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传,为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作出的不懈努力、形成的草原智慧,成了新时代对蒙古马精神的最好诠释。

  自强不息的阿拉善林业人不断创造着奇迹。据统计,建盟40多年来,我盟累计完成荒漠化治理任务9100多万亩,全盟草原和森林资源总面积分别达13251.97万亩和3025.4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的2.96%增加到8.37%,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达到23.18%。特别是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连续40多年实施了飞播林草治沙。截至2022年底,累计飞播造林总面积达689.3万亩,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和乌兰布和沙漠西南缘形成了两条总长460公里、宽3到20公里的大型防沙、阻沙“锁边”防护林草带,有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前移扩展危害,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这一组组数据,是无数参加飞播造林的奉献者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持续用青春和汗水延续绿色而留下的幸福数据,也是向阿拉善人民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阿拉善日报融媒体记者:徐爱翔

  图片均为资料图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明日召开!敬请关注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 百年量子路:从理论诞生到改变未来的量子信息革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