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煤炭大市鄂尔多斯沙漠掘金记:探索荒漠化防治生态样本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时事要闻 > 正文

煤炭大市鄂尔多斯沙漠掘金记:探索荒漠化防治生态样本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5-26 22:19

  “鄂尔多斯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经多年治理,已初见成效,其中沙柳起到了巨大作用。”22日上午,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生产车间,白小平兴奋地对记者说道。

  白小平是当地一家国企的负责人,他的家乡鄂尔多斯,被外界誉为煤炭大市。5月19日,当他获悉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在当地揭牌时坦言,“在沙漠中用沙柳掘金的好时代来了。”

  2016年,他所在的企业开始涉足荒漠化治理,截至目前已在当地荒漠化土地上种植沙柳累计完成约6.8万亩,平茬抚育约35万亩。白小平称,“通过水冲沙柳等方法,让荒漠化土地增添绿色,农牧民得到增收是我最欣慰的事。”

  “沙柳经过平茬后,会越长越茂盛,这是沙漠中取之不尽的宝贝。”白小平认为,沙柳平茬只是荒漠化治理的第一步,企业将沙柳进行产业化发展才是根本。

  白小平透露,目前,企业利用沙柳的平茬剩余物不仅生产了优质饲料,还压制出大规格的结构型材,以及清洁环保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助力“双碳”目标的同时,还接到了国外的订单,拟于近期发货。

  白小平和他企业的上述经历,只是鄂尔多斯荒漠化治理的缩影。

  记者调查发现,在过去十余年间,当地官方以及企业,在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分别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的毛乌素沙地,2012年以来,该旗通过大力实施以林业为主的生态建设战略,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43.8824万亩,先后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这几天沙地披上了绿装,人的心情分外好。”乌审旗治沙劳模殷玉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乌审旗官方最新消息显示,近年来,该旗鼓励农牧民发展经济林建设和林下种养业等绿色产业,农牧民来自林沙产业的收入人均达2378元以上,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的道路。

  在鄂尔多斯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曾被外界称之为“死亡之海”,如今,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治沙,已变成了绿洲。

  记者从当地治沙企业亿利集团获悉,当前,在这片沙漠上正有序推进建设蒙西基地库布其2GW光伏治沙项目,这也是中国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实施的首批1亿千瓦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之一。

  该项目建成后可修复治理沙漠10万亩,年均减少向黄河输沙200万吨,同时光伏间种植的高品质饲草可供应当地发展现代农牧业,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鄂尔多斯市政府官方消息显示,2012年以来,该市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累计治理荒漠化土地1800多万亩,取得治沙科技创新成果290多项,实现荒沙“双减少”和增绿“双提高”,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等称号。

  在荒漠化治理征程中,鄂尔多斯还将打造世界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样板区提上议事日程。

  鄂尔多斯市市长杜汇良表示,下一步,该市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国家生态治理典范,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国际样板。

  “到2025年,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治理率分别超过70%和25%,林草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万元GDP用水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2030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荒漠化防治取得重大进展,空气优良天数居全国前列。”杜汇良如是说。

  鄂尔多斯市委书记李理介绍,未来,鄂尔多斯将努力打造荒漠化防治全球样板,创建生态治理国家典范,加快在人才和科创工作上蹚出一条新路。(记者李爱平)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