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内蒙古南村的华丽蜕变:村强民富产业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图片新闻 > 正文

内蒙古南村的华丽蜕变:村强民富产业兴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6-21 16:48

内蒙古南村的华丽蜕变:村强民富产业兴

  图为南村整齐的大棚。邸珂 摄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美边疆)内蒙古南村的华丽蜕变:村强民富产业兴

  中新网乌兰察布6月21日电 题:内蒙古南村的华丽蜕变:村强民富产业兴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朋友,你向往的田园生活来了,南村市民农园诚募城市新农人,定制菜地等你认领。2022年,我们自己种菜自己吃。”入夏以来,察右前旗南村的“招募”广告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图为邓英莲在采摘葡萄。邸珂 摄

  农民富:生活有奔头

  南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作为察右前旗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它是一个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城郊村。

  走进南村,巷道干净整洁,庭院窗明几净,红瓦白墙古韵悠悠,大棚里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

  图为位于南村的研学基地。邸珂 摄

  跟着村民马小英走进特色果蔬采摘区,只见一垄垄翠绿的植株间,鲜红的草莓随处可见,几名游客手提篮子,欢声笑语不断。

  马小英说,以前是传统农业种植,生长周期长、品质低、效益低。“政府组织专家为村里特色产业支招,我选择种植草莓,现在草莓采摘价格每斤30元,年收入18万元左右。”

  村民邓英莲一直靠务农为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这几年,她在南村承包了6个大棚搞起了采摘,葡萄、草莓、番茄挂满枝头。

  图为小朋友在南村研学基地进行手工创作。张林虎 摄

  “有专业老师指导,加上咱们种植的纯绿色产品,很受欢迎。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干劲也一天比一天足。”邓英莲说。

  据了解,在京蒙帮扶的大背景下,北京大兴区组织专家学者对口支援,引导村民由大田蔬菜种植改种青尖椒、洋葱等精细蔬菜,收入也由原来的每亩1000元,增加到现在的每亩3000元左右。

  图为俯瞰南村一角。邸珂 摄

  农业旺:产业现代化

  南村蔬菜种植历史由来已久,但一直局限在小圆菜、大白菜等传统的大地蔬菜种植。

  在北京大兴区的协助下,南村建成了占地20亩的蔬菜交易市场,吸引了北京、天津等地客商前来收购,解决了农民卖菜难的问题,也带动了周边村镇农民发展蔬菜种植的积极性。

  图为游客在南村彩绘文化墙下合影。邸珂 摄

  “我们不仅新建了蔬菜交易市场,还建成了占地100亩的果蔬仓储服务中心,600余座设施蔬菜种植大棚,种植了3400多亩冷凉蔬菜。”南村党支部书记张晶说。

  如今,南村的蔬菜种植形成了助力村民致富增收的产业,橄榄、长白菜、青椒等走向全国。

  据察右前旗委书记冀宏介绍,2021年,南村蔬菜种植总面积稳定在4200亩,年交易蔬菜2万多吨,销售额达13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万元,近八成的收入来自蔬菜种植,真正实现了以农业产业化推动村强民富。

  在南村村头,矗立着一座“水晶宫”,这是察右前旗最近打造的研学基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中心。

  “基地是山水风光与现代科技结合的田园综合体,集大数据监测、智慧科技体验、市民休闲娱乐、青少年劳动教育及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生态数智空间。”冀宏说,民众可以在玩耍、放松的过程中,了解现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掌握科普常识、体验安全教育等,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农村美:乡村要振兴

  挺拔的白杨、笔直的油路、复古的民宿、绚丽的墙绘……漫步南村,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被这里清新、雅致的风景扫荡一空。

  在村民李巨宝看来,如今的南村不仅有产业富民的“气质”,更有景美宜居的“颜值”。

  “现在村里跟城里没多大区别,不仅有暖气、天然气、上下水,还有健康慢行步道以及涂鸦、酒吧一条街。”李巨宝说。

  在南村主干道的围墙上,原本单调的白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彩绘文化墙,栩栩如生的墙体彩绘作品让一面面白墙“活”了起来。徜徉其中,一幅美丽的图画在眼前铺开,真是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

  近年来,察右前旗靠旅游赋能乡村振兴,靠融合加持产业升级,靠文化提升村民幸福,围绕现代高效农业,为农业“崛起”开辟了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我们将继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内蒙古乡村振兴示范区。”冀宏说。

  如今,农民富、农业旺、农村美的新时代乡村美好图景正在南村展现,小康梦想已然照进南村人的现实生活。(完)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

  • 大道通进夏牧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