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博物馆中的“圆”:透过文物话团圆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内蒙古>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李伯玺]

博物馆中的“圆”:透过文物话团圆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2021-09-16 16:37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调研

  • 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探访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 雄安新区大河片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4月20日在广东广州出坞。该船由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它的建造出坞,标志着我国在冰区深海科考装备和船舶设计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4-22 09:5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4-04-19 11:08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4-19 02:45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024-04-19 10:08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2024-04-19 10:07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2024-04-19 09:50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2024-04-19 09:48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一些企业的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4-04-18 10:17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  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4-04-18 10:16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爆火,引发了人工智能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2024-04-18 10:14
加载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人舞蹈纹青铜壶 。人民网 赵梦月摄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就是多民族进行交流交往、交融互鉴的大舞台,从古代大量珍贵的文化遗存上来看,人们在中秋节祭月赏月、期盼团圆,更是将安定团结、繁荣发展的愿景融入“团圆”的文化内涵中。中秋节将至,人民网走进内蒙古博物院,穿越时空寻找博物馆中的“圆”……

  在内蒙古博物院“边关岁月”展厅中有这样一件青铜器物,它用自己精美的外形向世人诉说着中华文明交融的美好。该青铜器名为舞人与兽纹铺首衔环耳青铜壶,系国家一级文物,作为迄今为止在内蒙古发现的唯一一件胡人舞蹈纹青铜壶,其出土年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和战国时期,它将代表着农耕文明的青铜器铸造技艺、雕刻技艺与胡人舞蹈意象共同呈现在壶身之上,既是先民们对文化审美追求的体现,又是北方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融合与交流的见证。

  如果把考古看作是一场还原历史真相的推理,在昭君出塞的传奇故事中,这件“单于和亲”瓦当一定是关键物证。麻池古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乡)西南5.5公里处有召湾汉墓群,发掘的土圹木椁墓的椁外、椁顶和椁底填塞有废弃的砖瓦陶片,其中就包含有这件“单于和亲”文字瓦当。十字格线将瓦当正面分成四区,每区内一阳文篆字,分别为“单”“于”“和”“亲”四个字。瓦当原来可能用在接待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的驿馆建筑之上。驿馆废弃后,“单于和亲”等瓦当被用作了墓葬填充物,起到防潮的作用。如今,这件“单于和亲”瓦当虽已残损,但这段历史佳话却被人们传诵。

  草原丝绸之路连接着亚欧大陆,交汇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是中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无论是发现的古代遗迹,还是出土的文物,都体现着文化的多元性。东晋时期,随着佛经汉译,摩羯纹传入到中原。到唐代,它成为金银器、瓷器中较为常见的装饰图案。摩羯纹金花银盘就是在中外交流中产生的一件作品。盘口呈六瓣花式,宽平折沿,沿宽7.4厘米。盘中心饰有火焰宝珠和一对摩羯,盘沿饰有团花。盘上花纹、图案均鎏金,银地金花,纹样和工艺均体现着东西方文化的密切交流。

  在内蒙古博物院里,有目前全世界发现的17块元代牌符中仅有的一块刻有五种文字的令牌,名为天字拾二号夜巡铜牌,俗称五体文夜巡牌,属国家一级文物。夜巡牌是专供元上都卫戍部队夜间使用佩戴的巡逻腰牌,上面书写其所行使的职权内容,以此证明身份。正面刻有汉文和乌金体藏文,背面刻有古畏兀儿体蒙文、八思巴文、波斯文,多文字并用体现了元朝多民族聚集的历史状况。

  时间来到近代,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并在长期的狩猎、农耕及游牧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桦树皮制成的船、篓、箱、盒、碗等制品涵盖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上面用压印、剪贴等多种手法装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表现了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心手相连是圆、百年好合是圆、互通有无是圆、多元一体是圆、美美与共是圆……千百年来,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汇聚成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内蒙古博物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希望更多人走进博物院,亲身感受民族团结一家亲就是最大的团圆。中秋节期间,内蒙古博物院还准备了《中秋古韵各族儿女话团圆》主题活动,将通过H5、微课、中秋节寄语等方式与观众互动,邀请广大观众朋友在闲暇时陪家人来博物院感受传统文化,在云端分享中秋印象,过一个团圆、惬意、博闻的中秋节。

  西汉“单于和亲”瓦当(中)。人民网 苗阳摄

  东汉幕府图 。人民网 赵梦月摄

  东汉镶宝石金冠饰。人民网 赵梦月摄

  北朝熊足铜案 。人民网 赵梦月摄

  辽代摩羯纹金花银盘。人民网 赵梦月摄

  游客在内蒙古博物院游览。人民网 赵梦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