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东北大学:打造百变金“钢” 培育栋梁之“材”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辽宁> 要闻 > 正文

东北大学:打造百变金“钢” 培育栋梁之“材”

来源:光明网2025-09-26 09:42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是东北大学八字校训。这八个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也成为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易红亮努力的目标。

  自强不息,打破外商巨头垄断格局

  2019年9月1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汽车轻量化大会上,易红亮教授团队发布新型高韧性热冲压钢铝硅镀层技术,打破了国外钢铁巨头——安赛乐米塔尔集团(简称“安米”)长达20多年的全球独家专利技术供货格局。

  易红亮教授团队的新技术一经发布,便引来钢铁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研发“好钢”和“更好钢”的技术创新之路上,易红亮教授团队不断求新求变、打破层层壁垒。

  在1000MPa级热冲压钢方面,团队成功研发了全马氏体组织的铝硅镀层热冲压钢AluSlim®1000,打破了国外钢铁巨头在1000MPa级铝硅镀层热冲压钢的全球独家供货格局;在1500MPa级热冲压钢方面,研究团队提出了“铝硅镀层/基体界面富碳致脆”理论,综合强韧性优于国外钢铁巨头同类产品20%以上,同时解决了延迟开裂风险问题;在2000MPa级热冲压钢方面,研究团队前期提出“纳米析出韧化”理论,利用纳米级VC析出降低基体中C含量,实现了全球首次2000MPa级汽车钢工业化应用,该技术获得了2020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针对“好钢”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易红亮教授团队提出了热冲压钢铝硅镀层中柯肯达尔孔洞的遗传效应,满足了汽车行业焊接标准。新材料由于镀层减薄,热冲压后表面为硬度较低的FeAl相,大幅降低了电极磨损与现场修磨频次,解决了困扰汽车行业的痛点问题。

  不断破局的技术创新逐渐形成了热冲压钢“镀层——材料——焊接”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在国内外申请了50件发明专利,核心专利先后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专利授权,突破了国外长达20多年的全球技术垄断,打破了其全球独家供货格局。不仅如此,易红亮教授团队还以专利许可的形式分别授权给多家中国钢铁企业和欧洲某钢铁巨头,实现中国钢铁材料原创技术的商业化和国际化。

  知行合一,共创产业链的最大效益

  目前,易红亮教授研究团队已与部分国内新能源车企先后签订了合作研发协议,并与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签订了实验平台设备共用合作协议,可依托两个科研院所的检测实力助力团队技术研发。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团队开发的技术能够借助合作企业的产线进行试制和性能评价,而试制和评价过程的结果反馈将使得项目团队可以不断优化技术方案,改进产品性能,进而对整个产业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

  面对通用汽车提出的提高铝硅镀层热冲压钢韧性的要求,团队研发的材料成功实现了将铝硅镀层热冲压钢弯曲韧性提升20%,并获得了通用汽车对该材料的认证。目前马鞍山钢铁生产的1500MPa级薄铝硅镀层热冲压钢是全球唯一通过通用汽车HS1300T/950Y-MS-IB高韧性材料认证的产品。

  2024年,该系列产品继续扩大应用范围,已在长安、极氪、岚图汽车的多款车型实现应用。新产品的应用正在快速增长,根据目前相关车企定点车型预测,预计2024年生产量将超过12万吨,应用车型销量超过100万台;预计2025年生产量将超过20万吨,应用车型销量超过160万台。

  此外,这一项目技术打破了安赛乐米塔尔集团(简称“安米”)对铝硅镀层热冲压钢的全球独家供货格局,使汽车企业吨钢采购成本降低2000至3000元。中国汽车市场铝硅镀层热冲压钢年用量约120万吨,且在快速增长,新技术的出现每年可为我国汽车行业节省钢材采购成本超30亿元。

  在此基础上,易红亮教授团队打造了全新的产学研创新模式,东北大学通过基础研究造就了“从0到1”的科学创新,东北大学孵化的科技企业育材堂(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并联合汽车用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实现规模产业化应用,让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均在该颠覆性技术平台上实现技术升级和重大商业获益,以商业规则调动全产业链积极性,促使整个产业链均积极自愿为这一颠覆性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做出各自重大技术和财务投入。以市场经济规律为基础,打通从“原子”到“车身”的产业链融通发展,促进高校“从0到1”的科学创新高效转化。目前已构建起“东北大学-育材堂-钢铁厂-零部件厂-汽车厂”的汽车用钢“基础理论-技术开发-工业应用”完整产业链研究开发体系,打破学科间和科学/工程间壁垒,促进汽车用钢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我国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长流程、多学科)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树立了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东北大学:打造百变金“钢” 培育栋梁之“材”

  2020年11月,易红亮教授团队联合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机构,在苏州工业园区内举办了一场“轻量化材料领域——高韧性铝硅镀层技术培训会”。来自东北大学、育材堂、香港大学、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技术中心、奇瑞汽车、福特汽车工程研究(南京)的4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互动交流,不仅提升了行业技术人员对铝硅镀层热冲压钢的理解,而且还加快了对高韧性铝硅镀层热冲压钢产业化应用技术的推广。(杨达朋)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