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居民收入水平是衡量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尺。2025年上半年,沈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增进居民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各项增收政策,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共同富裕的底色更加鲜明。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农村增速快于城镇
7月28日,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沈阳市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双增长”态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领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988元,同比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71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出城镇1.3个百分点,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多个季度保持这一良好态势。这一数据充分体现出沈阳市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格局进一步巩固。
收入总量全省领先 优势地位持续巩固
上半年,沈阳市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高出全省38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省1703元。城乡居民收入总量的持续领先,彰显了沈阳市经济发展的强劲韧性和综合实力,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上半年,沈阳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2:1,即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的1.92倍,较去年同期的1.95倍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这一变化得益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乡医保并轨深化、教育资源共享等举措,降低了农村居民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压力;同时,城市资本、技术向农村延伸的步伐加快,通过稳定农产品销路、完善产业链分工等方式提升农民增收能力,共同富裕之路越走越宽。
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增收渠道更加多元
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各项收入均保持增长,为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也是沈阳市经济转型升级在居民收入层面的生动体现。
城镇方面,工资性收入在稳就业等政策助力下稳步增长,是收入增长的基础支撑,对可支配收入贡献率达到45.8%;上半年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6.9%,在四项收入中处于领先位置,得益于营商环境优化及相关惠企举措,带动小微主体活力提升。
农村方面,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首要动力,得益于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欠薪治理成效深化及特色产业新增岗位,务工收入更稳定,对增收的贡献率达到46.6%;上半年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8.7%,增速位列四项收入之首,农民外出务工寄带回收入增加、农村养老金提高、惠农补贴到位等为其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是沈阳市委、市政府精准施策、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的结果。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落地见效,沈阳市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将逐步变为现实。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 实习生 张理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