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欧班列架起辽宁对外贸易新桥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辽宁> 要闻 > 正文

中欧班列架起辽宁对外贸易新桥梁

来源:新华网2025-03-31 18:42

  新华网沈阳3月31日电(记者丁非白、洪可润)早春时节,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里一派繁忙。一边是从满洲里口岸入境的返程中欧班列,进口的汽车配件、板材等货物在这里分装、中转;另一边是满载“中国制造”的生活用品、轮胎、电子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整装待发。

  作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铁路货运场站和货运集散中心,成立两年来,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累计往返开行中欧班列突破1600列,运输货物超过13万标箱,2024年发运量居全国第七,服务国内外企业2000余家,年均进出口货值超过2亿美元。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总经理王东说:“这里配备2650个40尺集装箱位,拥有每年服务1000列以上中欧班列的作业能力。提供中欧班列集装箱集结到发、场内装卸搬运、海关监管、报关清关等服务,可以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通关’。”

  目前,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可辐射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等10余个国家的30多个境外城市,货源地覆盖东北、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翼等地区,承运货物涵盖商品车、机电产品、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10大门类商品。

  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横跨欧亚大陆,如今已成为辽宁对外开放的重要桥梁。辽宁正以中欧班列为载体,不断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一个以沈阳、大连为重要枢纽,海陆联运、贯穿南北、横跨亚欧的物流网络正在形成。

  数据显示,2024年,中欧班列(大连)共开行进出口班列195列,计2.1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12%,运输货物覆盖汽车零配件、机械设备、日用品、化工产品等;2024年,中欧班列(沈阳)发运量再创新高,达886列,同比增长14.2%。

  近年来,三星电子、新能源汽车、米其林轮胎、光伏产品、三一重工等专列持续开行……目前,国铁沈阳局已与辽宁多家平台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开行国际货运列车。

  王东说:“目前沈阳的中欧班列到达俄罗斯约需12天,到达德国约需18天,运输时间仅为海运的1/4,运输费用为空运的1/5,平均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15%左右。这种高效、低成本的物流模式,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可靠的运输选择。”

  中欧班列让更多的中国商品走进欧洲市场,同时也将欧洲的优质产品引入国内,促进了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2024年,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回程班列数量达到历史新高,辽宁中欧班列促进外贸“互赢局面”逐渐形成。

  此外,沈阳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各口岸便利条件,实现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三条回程线路的多元化发运,促进回程班列增运上量。其中,辽宁中欧班列今年1月份共组织回程班列73列,环比增长102.8%,同比去年增长62.2%。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