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聚焦防汛抗洪|辽宁省建昌县抗洪一线扫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辽宁> 要闻 > 正文

聚焦防汛抗洪|辽宁省建昌县抗洪一线扫描

来源:新华网2024-08-22 08:26

  新华社沈阳8月21日电 题:辽宁省建昌县抗洪一线扫描

  新华社记者邹明仲、张逸飞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19日以来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雨,特大暴雨引发山洪,造成局部乡镇通讯、电力中断。灾情发生后,辽宁省全力开展人员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目前,经全力抢险,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正在陆续恢复。

  “十多分钟工夫水就涨到齐腰深”

  记者21日来到受灾较重的黑山科乡看到,街道两侧70多家商铺均遭到洪水冲击,现场一片泥泞不堪,低洼处积水足有齐腰深,商户们正忙着将室内积水排出。

  受灾群众对记者说,20号凌晨3点左右,山洪开始倾泻而下,4点后开始明显涨水,商铺内水深普遍超过1米,店内商品、设备被水冲跑,现场一片狼藉。

  “眼前就是一片汪洋的景象,大水一浪接着一浪拍打过来。”商户彭荣亮说,十多分钟工夫水就涨到齐腰深,他和媳妇立刻上了房子二楼。洪水冲进屋内后,冰箱、电动车、洗衣机都被冲没了,层高2.4米的地下室都灌满了水。

  记者沿着洪水经过的方向向上游小台子村查看灾情,途中看到多处桥梁损毁、树木倒塌,有一些地方大水已经漫上道路。黑山科乡党委书记张卫昌告诉记者,辖区内电线、电杆等设施大量损毁,导致没有通信信号,抢修恢复正常还需要一定时间。

  记者采访了解到,黑山科乡、大屯镇、杨树湾子乡等三个乡镇仍处通讯中断状态,抢险救援队伍正在加紧抢修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葫芦岛建昌县移动公司全力抢修,于8月20日16时抢通了县城城区通信信号。除了这三个乡镇外,建昌县其他乡镇的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均正在逐步恢复正常。

  目前,通往建昌县的兴建高速(兴城至建昌)已全线开通,被洪水阻断的国省干线道路已有专业养护人员进行巡查,清点点位和损坏程度,269人抢险队伍正在进行全力抢修。

  转移人口50012人 救出受困群众185人

  灾情发生后,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葫芦岛市出动救援力量2740余人,5架直升机、冲锋舟14艘,橡皮艇90艘,深入黑山科乡杨树底下村、大屯镇等发生险情地区开展救援。截至21日6时,全市转移人口50012人,共救出被困群众185人。

  据介绍,葫芦岛市已安排2批次、19台急救车、76人的急救队伍奔赴建昌县,会同建昌县10台救护车、60人急救队伍,深入受灾地区开展救援。组织救援队、直升机等多种形式,为受困人员及时发放必要生活物资,对转移和解救人员妥善安置。

  记者来到位于建昌镇的建昌县实验小学安置点,当地政府安置了上百名群众在2层教室内,教室地上铺上了厚厚的硬毯子,一些群众躺在上面睡觉。当地政府准备了热水、方便面。建昌镇镇长陈宝政告诉记者,全镇受灾1300多人,目前已在安置点妥善安置。

  据防汛抗旱指挥部门介绍,通过紧急救援,防汛抢险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葫芦岛市河道均在警戒水位以下安全运行,9座超汛限水库正按调度规程进行降水。据航拍影像显示,目前洪水已逐渐退去,被淹没的道路、房屋、大棚等设施已露出水面。

  洪流中救出四人 他却不幸遇难

  突如其来的汛情之下,建昌县的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奋战在抢险救援的第一线。其中,黑山科乡小台子村党支部书记李清学在面临汹涌的洪水时不畏艰险,奋不顾身地在救出了三名儿童和一名妇女之后,不幸遇难。

  葫芦岛市建昌县黑山科乡是本次遭遇雨情受灾最严重的几个乡镇之一,直到8月20日23时仍处于道路阻断、通信中断的状态。21日一早,记者从黑山科乡镇得知李清学遇难的消息。

  20日凌晨2时至3时许,因雨势过大,李清学与村妇联干部臧春英一同前往小台子水库巡查水情。和往常一样,李清学在到达水情检测点后,向工作群中发送了一张带有经纬坐标和现场情况的图片。这却成为他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

  在巡查过程中,李清学接到村民田百凤的电话求救,称她与三个孩子被困在电动三轮车中。李清学叫上臧春英立即前往救援。到达现场后,李清学将绳子捆在自己身上入水救援,臧春英则在岸上拉住绳子,成功救出田百凤与两个孩子。

  就在李清学解救第三个孩子时,他被水浪拍倒在水流中。他用力将孩子推上岸后,自己却被洪流冲到了20米外。

  “当时我想去再找人帮忙营救他,可一个装水的柜子被水流冲下来,正砸中李书记。”臧春英回忆说,后来营救人员在潮水退去后发现,他身上的绳子也被岩石压住,让他再也没能站起来。

  臧春英告诉记者,她到现在还记得李清学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我没事,别管我,保护好孩子。”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