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聚焦高质量发展丨辽宁沈阳: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让“流量”变“留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辽宁> 要闻 > 正文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辽宁沈阳: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让“流量”变“留量”

来源:新华网2024-08-14 16:33

  新华网沈阳8月8日电(刘舒 实习生李豪乐)“沈阳真是一座宝藏城市”“文化丰富、交通便利、服务到位,沈阳真是太赞了!”这些赞叹之词,来自五湖四海游客们的肺腑之言。

  今年以来,沈阳市锚定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目标,厚植文化底蕴,丰富产品供给,不断创新场景,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热度不断攀升,实现口碑和效益“双丰收”。

  创新玩法 让文旅景区“四季常青”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沈阳市和平区的老北市景区里流光溢彩,“龙凤呈祥”、戏剧戏法表演、评书等实景演出和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人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小时候和家人来过老北市,那时这里设施陈旧,游玩项目传统、单一,没想到经过重新改造的老北市,现在这么接地气,尤其是各类特色表演,让人眼前一亮。”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博说。

  图为沈阳老北市景区。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沈阳老北市地处沈阳城市中心,因清太宗皇太极在此敕建皇家寺庙而兴,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2023年,老北市街区依托锡伯族家庙、皇寺两大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精准改造、商业重构、深化沉浸式体验、策划网红爆款IP、举办利商惠民活动等多项举措,开启将商业业态、多元化沉浸式演艺、体验式互动等元素向主题化、IP化、故事化的深化探索之路。

  “去年以来,我们累计举办各类活动及惠民演艺1万多场,吸引了国内外近千万游客到这里打卡,游览时长同比增长49%以上。”沈阳和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敬来说,以老北市等为代表的文旅融合项目,正在成为这座城市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围绕“夜游”主题,开发出浑河夜航、西塔烟火、文创市集、24小时书店、深夜食堂等多个项目;推出沈阳都市圈十大宝藏旅游线路和25大特色旅游线路及网红打卡好去处300余个;培育“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为了一个展、奔赴一座城”等品牌,举办郭富城、黄绮珊、蔡依林演唱会,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第三届龙舟邀请赛、马拉松赛事、铁西“厂BA”等比赛……当前,沈阳市通过丰富文旅场景,提供沉浸体验,以各类文旅新玩法助力文旅景区“四季常青”,变身文旅新“网红”。

  图为沈阳浑河外滩市集。新华网发

  近年来,沈阳市多措并举加快旅游市场建设,策划举办四季文旅活动,叫响了“沈水之阳 我心向往”“一路向北沈阳最美”文旅品牌,让旅游业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发挥更大支撑力。

  沈阳文旅部门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7.12%、73.62%。

  融合发展 彰显城市文化底蕴

  夏日炎炎,沈阳各大文博场馆成了很多游客“夏日享清凉”的好去处,主题丰富的展览和活动,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近距离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在沈阳博物馆“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厅,来自天津的李文鹏一家正在参观。“不久前,姐姐一家来过,向我推荐了这个展览,这次趁着孩子放暑假来沈阳打卡,希望能够让孩子加深对红山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李文鹏说:“这里是我们到沈阳参观的第一个博物馆,之后的行程也以文博为主,准备带孩子开启一场‘研学’之旅。”

  观众参观“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览。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沈阳市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形成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体验,建设高品质博物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更好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彰显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2021年实施博物馆“百馆工程”以来,沈阳市开放的文博场馆已达到106家。2024年端午期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累积接待游客6.01万人,同比增长55.33%;沈阳工业博物馆累积接待游客4.48万人,同比增长257.71%。

  随着沈阳文体旅产业的不断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展馆结合时下消费潮流,开发出文化底蕴深厚、创意新颖独特、贴近现代生活的国潮文创产品,不断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图为沈阳故宫推出的“美食文创”新品。新华社记者 李钢摄

  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与德氏推出联名定制款文创冰淇淋;沈阳博物馆的祥龙马克杯、大花丝巾、穹顶冰箱贴以及文件夹、集章本;沈阳故宫推出的永福茶膳坊、“得胜堡”、芋泥酥酪、大政殿慕斯蛋糕、“春天花正开”金属书签……这些好看、好吃、好玩的文创新品,将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丰富了游客的文旅体验,提升了城市文旅影响力,并助力文创产业发展。

  文化是内涵、旅游是表征、项目是基础,只有融合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数据显示,截至7月,全市共谋划文体旅融合发展项目417个,计划总投资258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58个。

  细致服务 让“流量”变“留量”

  炫酷的双舞台设计、世界顶级音响、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极具特色的文创市集、贴心的服务……7月20日,“Hello,Shenyang!2024沈阳草莓音乐节”在沈阳和平杯世界足球公园启幕。

  一大早,来自全国各地的乐迷陆续抵达现场,为喜欢的歌手应援。“去年我是自己来的,今年叫上朋友们一起,感觉草莓音乐节更燃了!”来自吉林的乐迷李思盈表示,自己去年首次在沈阳参加草莓音乐节后,就被“种草”了,今年早早开启了抢票模式,“沈阳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城市,这里的人很热情,感觉很亲切,希望沈阳多举办这类活动。”

  沈阳市和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草莓音乐节再次落地和平区,希望用音乐、浪漫和爱,进一步丰富都市圈的文化内涵,激发城市的活力和文化自信。

  图为“Hello,Shenyang!2024沈阳草莓音乐节”现场。新华网发

  除了富有活力的音乐体验,贴心服务也是此次音乐节的一大亮点。当天,室外下起了小雨,为了避免乐迷们淋湿,主办方贴心地准备了相应数量的雨衣,活动现场还增加了卫生间和饮水区,并配备了多个行李寄存处,让乐迷们可以放心、安心地在现场享受音乐。

  文旅融合不仅是产业、项目、场景的叠加与联动,提升服务品质,让游客感受到温暖,也是让“流量”变成“留量”的关键一环。近年来,沈阳市持续优化旅游服务,充分满足游客需求,持续擦亮“听劝”品牌,全面提升服务品质,营造良好的文旅市场环境。

  沈阳文旅部门先后推进解决了小河沿早市设立行李寄存处、西塔商业街业主们春节不打烊、沈阳故宫免费发放姜糖水和暖贴“温暖套装”、辽宁省博物馆增加休息座椅、沈阳站站地铁站名回归等问题,用实际行动完成“在线听劝”。

  同时,继续开通节假日免费直通车,陆续推出“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系列优惠活动和多条保姆级旅游攻略,持续开通“两站一场”文旅服务驿站,全力配合做好“12345-9迎且专线”热线工作,持续开展“叫响我是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暖暖的人情味、浓浓的烟火气、潮潮的时尚风、美美的国际范……如今,“沈水之阳我心向往”已经成为许多人熟知的文旅热词,沈阳文旅行业也正以“听劝”“宠且”的实际行动,让魅力沈阳成为更多海内外游客心所向往的地方。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

  •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福州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2024-10-17 07:15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2024-10-17 07:14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2024-10-17 07:14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0-17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