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凝聚文明力量 绘就幸福底色——营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辽宁> 要闻 > 正文

凝聚文明力量 绘就幸福底色——营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来源:辽宁日报2022-06-24 17:12

  

  改造后的五大门小区。

  西市区清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在清理环境卫生。

  本报记者 徐 鑫 文并摄

  核心提示

  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营口市始终把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于创城工作全过程,努力打造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有灵魂的魅力城市。通过创城,凝聚思想共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增进民生福祉。

  实施城市更新 百姓畅享创建红利

  创建文明城市,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利民惠民”,让居住在营口的每一个百姓都真正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红利。

  夏日,傍晚,在营口市新改建的五大门小区文化广场,居民们有的坐在长凳上聊天,有的在打太极拳、健身……五大门,这个曾经的弃管大杂院,如今灯火辉煌,其乐融融。

  “放在多年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能居住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大家心里都感到很自豪。”居民李平见证了小区改造前后的巨大变化,感触颇深。

  五大门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末民初,是当年营口富户修建的一处大院。经过百余年的变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此处又建起一些楼房,成为五大门小区。几十年的时光让这里逐渐演变为大杂院。居民孙兆义形容当时的小区:墙皮脱落、下水堵塞、设施损坏、私搭乱建、道路损毁。总之,严重脏乱差……59栋楼内的2700多户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营口实施老旧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忧居变乐居”的,远不止五大门小区的2700多户居民。

  过去一年,营口市坚持高位推动、上下联动、专班运作,加快补齐城市功能、公共服务、文化文明、生态环境短板,以“绣花功夫”实施城市更新,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市民文明素质都发生显著变化。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发展实际,推出精准创建的实招硬招。鲅鱼圈区开展14项专项整治和7项提升行动,全面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城市管理日益精细;老边区建立11支“8+N”志愿服务队伍,辐射带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1个,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站前区坚持日报告、周调度、月总结,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助力创城,任务落实有力有序;西市区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强基础设施维修养护,百姓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盖州市制定实施“三年行动方案”和“十一大整治行动”,切实通过创城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大石桥市全力拆违治乱,狠抓小区环境、交通秩序、集贸市场整治,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市区内100个“口袋公园”,丰富了主城区40万群众的活动空间;80个老旧小区改造,让19520户居民直接受益;新增2.2万个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市区停车难问题;交通秩序、平安建设、校园周边整治等专项行动,有力维护、净化了社会环境;“八乱”治理和小区拆违等专项清理,让生活环境更优化。看得见的实惠,让群众从抵触、观望到积极配合,全市上下创城共识空前统一。

  据了解,今年,营口市还将继续高质量建设30个“口袋公园”,改造91个老旧小区,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努力打造更多“人人受益、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场景,让老百姓居住舒心、出门安心、生活暖心。

  落实文明创建 在“小”字上下大功夫

  早上7时30分,记者在营口市金牛山大街和学府路交会处看到,站在不同方位的4名志愿者头戴小红帽,身着营口市直机关志愿者红马甲,手持“礼让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小红旗,引导行人按照交通信号指示通行,帮助行动不便的群众安全过马路。

  据了解,自6月15日起,营口市组织市直机关工委、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将每天7时30分至8时30分、16时30分至17时30分固定为志愿服务时段,每个交通路口安排4名志愿者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市民告别交通陋习、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争当文明交通的倡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营造“人人积极参与,共建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这是营口市今年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要重点开展好的“八大行动”中的一个场景。

  文明行为“大引导”行动,不仅包括文明交通引导,还包含文明餐桌引导,要求商务局等单位要在宾馆、饭店大力倡导公筷公勺、光盘行动、拒食野味,带动文明用餐新风尚;文明旅游引导,要求文旅广电局做好主要景区景点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引导;文明上网引导,网信办要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倡导文明上网、文明办网,传播网上正能量;文明祭祀引导,民政局等单位要加强管理,坚决杜绝城区内烧纸行为,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摒弃陋习。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是第一步。

  市民能不能自觉将自行车停放在自行车专用车位里?发现垃圾能不能主动拾起放进垃圾箱?电动车驾驶员是不是能规范佩戴安全头盔?机动车会不会礼让行人?……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小事更能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就必须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才能不断提升文明素养。

  营口市今年开展的落实文明创建“八大行动”,就是要在“小”字上下大功夫。“八大行动”还包括测评反馈问题“大整改”,门前五包责任“大落实”,交通秩序“大整顿”,环境卫生“大整治”,市政设施“大提升”,市场、医院周边“大治理”,占道经营“大清理”等。

  向“不文明”宣战 让城市更文明

  日前,营口市文明办、市爱卫办、市直机关工委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爱我家园清洁营口”文明健康绿色环保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六县(市)区也同步持续开展了“爱我家园清洁营口”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文明健康水平。

  营口市始终把创城作为为民办实事、提升群众福祉的过程,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创城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态度也从最初的抵触、观望,逐步转变为理解、支持,最后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机关干部对创城任务也从被动接受逐渐变为主动认领,自觉用创城标准倒逼工作落实。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人们内心的文明基因正逐步被唤醒,整座城市从里到外散发出不同以往的精气神。

  疫情是检验城市文明的一次大考,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广大群众听从指挥、服从安排,37.6万名注册志愿者闻令而动、主动下沉,各行各业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合力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壁垒,城市文明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进一步诠释和升华。

  文明城市创建,需要每位市民的辛勤付出。为广泛发动市民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营口市创城办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营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巡查员,市民巡查员主要观察、发现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创建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创建工作挑毛病、提意见、支招献策。

  与此同时,寻找营口市民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活动也正在展开。寻找“不文明”,是为了让城市更文明。对于市民提交的问题或反映的现象,一部分将按流程转交相关责任部门处理与答复,一部分由营口当地媒体筛选后予以专题曝光。最终,根据营口市民寻找到的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归纳总结各类不文明行为,发起“营口新风尚十条”倡议,向不文明行为宣战,让“文明营口”奏响发展最强音。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