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辽宁省总工会:落实“两个找到” 组织动员职工为振兴发展建功立业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辽宁> 要闻 > 正文

辽宁省总工会:落实“两个找到” 组织动员职工为振兴发展建功立业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2022-03-02 09: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促进职工稳就业,开展常态化帮扶和送温暖,着力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助力职工提升品质生活,这是辽宁省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的责任所在。

  今年,辽宁省总工会在贯彻落实省委对群团组织提出的“找到需要服务的对象,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找到被人需要的感觉,把被人需要作为一种幸福”(以下简称“两个找到”)工作上,精心谋划,印发了《辽宁省总工会关于开展“两个找到”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列出24项目标任务,同时将任务清单细化到每个部门,设定了完成时限,切实在落实“两个找到”工作上提高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群众的自觉性和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找到需要服务的职工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怎么找,去找谁,采取什么方式找?这是工作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工会组织要采取灵活多样、有效管用的方式,服务职工、组织职工、动员职工,最大限度地吸引职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持续落实工会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长效机制和直接联系企业服务职工群众工作制度,围着企业转、围着职工转,深入基层和企业一线,问计于企业、问需于职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有效延长工会服务职工手臂,加强与群团组织、人社、退役军人等部门协同联动,拓展服务范围,为广大职工提供精准优质服务。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和机制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找到需要服务的对象。

  职工队伍结构多元,需求也五花八门。转岗待岗职工,要提供就业服务;生活有困难和患病职工,要提供帮扶救助;有维权诉求,要提供法律服务;技能提升,要提供培训服务……总之,要对接基层职工群众需求,明确服务对象,确定工作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手段,因人施策、对症下药,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群众,真正做到雪中送炭,温暖人心,提高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找到被需要的感觉 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

  要想在工作中找到被需要的感觉,服务是关键,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职工群众精准性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工会组织建设是开展一切工会工作的基础。落实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工会组建和工会工作有效覆盖集中攻坚工作的通知》,继续开展集中建会入会工作三年攻坚行动,吸引职工、农民工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开展“司机之家”建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积极开展就业对接和“订单式培训”及“阳光就业暖心”行动,广泛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常态化帮扶和送温暖工作,加大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力度,推树60家“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开展职工心理健康服务,组织50场女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做好困难企业女职工“两癌”筛查和患病女职工关爱慰问,开展“女职工维权行动月”活动,创建100个“女职工关爱室”,举办100场“会聚良缘”单身职工交友活动。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诉调裁调对接工作机制,为职工提供法律援助。

  职工技能提升是推动振兴发展的动力之一。举办全省职工技能大赛、女职工创新成果竞赛、省总工会直属高校职工科技成果转化大赛、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开展“送技能进企业”活动和“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支持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发展,扶持100个科技型企业建立省级职工技能提升平台,培育命名200个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30个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强化职工思想引领,履行工会政治责任。组织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系列职工文体活动,举办全省职工主题阅读、演讲比赛、健步走、书法绘画摄影展等活动,挖掘选树先进典型,提升工会服务职工阵地效能,充分发挥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辽宁工人运动展览馆等红色工运资源,引领职工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高考考生 这8个误区不要踩

  • 龙门石窟:千年石刻艺术引游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6月4日清晨,万众期待中,一顶红白相间的大伞如约绽放,守护着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着陆,“圆梦乘组”在完成6个月的飞行后平安“回家”。
2023-06-05 04:05
现代科技发展使人类交往实践日渐复杂,也使主体活动后果的深远性愈益凸现。
2023-06-05 05:5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23-06-05 04:15
提起元宇宙,大家最直观的感知,或许还是一个只能在视觉上模拟真实世界的VR眼镜。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古老的东方手工技艺“折纸”,率先实现了从虚拟到真实的关键突破。
2023-06-05 04:05
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
2023-06-05 04:0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返回、健康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3-06-05 04:05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