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旅融合撬动乡村振兴 葫芦古镇有烟火气更有人气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辽宁> 要闻 > 正文

文旅融合撬动乡村振兴 葫芦古镇有烟火气更有人气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2021-04-26 18:4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圣水湖畔,农村废弃的石碾子堆起一座小山。山下,几十根栓马桩参差错落树在路旁……

  4月23日,虽然是周一,但在葫芦岛市的葫芦古镇里仍然游人如织。

  名为葫芦古镇,却是一处“人造景区”。人们大概想象不到,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

  2001年,葫芦岛市龙港区政府提出了“一产服务三产、帮助农民致富”的发展战略,作为区工商联会长的王国林第一个带头,返乡创业,在一片盐碱地中建设葫芦山庄,帮助农民致富。而仅有的一点“有利资源”是一个小方塘,就是现在葫芦古镇的“圣水湖”。

  当然,最初的葫芦山庄,定位并不是文化旅游,而是建大棚、搞设施农业、发展农家乐,是现代农业。在那个年代,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带火”了一大批农家乐和旅游山庄。由于大多处于野蛮发展,同质化严重,只能是“赔钱赚吆喝”。葫芦山庄也不例外,长期亏损导致集团上下一片反对之声。董事长王国林力排众议:“这个摊子我们既然接了,就不能扔个烂摊子给政府,更不能让老百姓没饭吃。”

  正在迷茫的时候,王国林遇到了葫芦岛市申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机遇,有专家在参观后为他指明了方向——发展旅游。

  发展旅游,没有自然资源,必然要从文化方面入手。葫芦山庄用什么文化带动呢?在进行了大量调研和听取了各方意见后,王国林的目光聚焦在葫芦文化身上。

  于是,王国林带领团队向葫芦文化发起了“总攻”,设了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收藏包括16个类别、数千件各种珍品葫芦的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国家级专题性博物馆;通过举办国际葫芦文化节等特色活动,打造山庄特色文化,获评“中国葫芦文化之乡”;通过文化创意,发展葫芦烙画、葫芦雕刻等特色旅游纪念产品、创意工艺品,逐步发展成为产业……葫芦山庄有了“葫芦味儿”。

  采访中,葫芦古镇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以前,每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能达到100万人次,外地游客能占到7成。

  这样一个建立只有20年的景区,一没有吸引人的自然风光、二没有厚重的人文历史,能引来这么多的外地游客,依靠的肯定不仅仅是葫芦,更多的是创意。但与很多的网红打卡地不同,这里的创意“土味儿”更浓。

  古镇文化区内,还有一座国家级主题博物馆——中国关东民俗博物馆。通过5000余件展品,展现了民国时期关东人的日常服饰、商埠、农耕、文化生活。“听老辈人讲过一些以前的事情,也在农村见过一些老物件,但像这里这么齐全的,还是第一次见到”,参观的游客无不被这些“土味儿”藏品震撼到。

  关东古镇文化区,这是以1927年为时代背景,围绕关东民俗文化真实还原那个年代旧关东地区的民风民貌,摇着拨浪鼓的货郎挑儿、捏面人的小贩儿、拉洋车的车夫、飞扬跋扈的伪警,这一切让游客感觉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走进了民国时期的街头小巷。

  葫芦山庄也更名为葫芦古镇。

  在一处名为“大车店”的景点前,导游给游客讲起了幌子的含义,游客听得津津有味:“下面的四块木牌,代表着客栈的‘服务等级’,而上面的一条鱼,代表着这家店是24小时营业,因为鱼从来不闭眼睛……”

  食客驿站前,堂头看到游客举着手机开始拍摄就熟练地开始了表演,吆喝起店里的菜谱,招揽顾客。在景区,这样的街景演员不在少数,磨刀的、拉洋片的、唱大鼓的……每天工作8小时,每个月有四天的休息日,月收入2000多块钱,到了旅游旺季还有加班费。

  葫芦古镇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景区内的群演、摆摊的艺人、作坊的工匠,甚至做菜的妇女都是来自周边的农民。白马石、独树沟、牛营子、笊笠头子4个村的农民因山庄而受益,农民外租土地挣钱,到山庄里就业、卖特产挣钱,在山庄周边开了上百家小吃部、小超市挣钱,再加上土地增值、改善环境等直接和间接效益的拉动十分明显。葫芦古镇常年提供就业岗位700余个,累计安置周边农民、渔民和回乡大学生就业达3000多人次。

  就在去年,“土味儿”的葫芦古镇,又做起了“新内容”。

  2020年7月,葫芦岛市应急管理科教体验基地在葫芦古镇揭牌。在市应急局的指导下,葫芦岛市应急管理科教体验基地采用“政府引导,社会投资”的建设模式,吸引社会资本5000万元。基地是辽宁省首家倡导“理论+实景体验”相结合的综合性应急安全科普体验展馆,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共有应急科教、交通安全、地震安全、消防安全、禁毒科普馆等10个主题体验馆,以及20多项VR和互动实景体验项目。

  葫芦古镇用一个“小葫芦”作支点,不仅完成了自身的转型,还撬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汤龙)

[ 责编:白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城重庆: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

  • 山东:发展内河航运 畅通物流通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球战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当日发布的《废塑料化学循环综合性研究报告》显示,
2024-04-23 04:25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正在给黑洞做“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以吸积盘结构绕黑洞旋转的物质会在名为耀斑的高能事件中周期性喷发。
2024-04-23 10:03
4月25日至29日,以“创新: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主题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在北京举办。
2024-04-23 10:02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8.5亿吨,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6834.7亿立方米。
2024-04-23 10:01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5周年之际,全体海军将士初心如磐,正以崭新姿态阔步向前、逐梦海天,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2024-04-22 13:57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1日至22日,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仍有强降水,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2 10:03
苏州市吴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周春华介绍,在修缮古建筑时,文保团队也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保护促进利用,通过利用加强保护,让文物建筑活起来。
2024-04-22 10:02
21日,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创建蛋白质组学体系”“基于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揭示非经典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鉴定有关蛋白家族成员”等三项成就入选。
2024-04-22 09:59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生态系统 第1部分:农田生态系统》。
2024-04-22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