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水渠淤泥堵塞,这问题得赶紧解决啊!”“村里能不能办个直播带货培训班,助力农产品‘走出去’。”近日,在江西省武宁县上汤乡温汤村,一场热闹的村民议事会召开,乡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围坐一圈共商“身边事”。
村民议村事、村事民作主,这是武宁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生动实践。今年以来,武宁县以“村民议事”为抓手,让干部下沉、资源下放、服务下移,着力解决一系列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民生工作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7个村民议事点,累计排查问题458个、解决民生问题369余件、化解矛盾71起,将“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为更好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武宁县还积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用好当地2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实践站等阵地,构建起“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闭环。
“没想到志愿服务也可以像‘点外卖’一样方便,只要通过手机一键下单,就有志愿者上门免费理发,为我解决了大麻烦。”熊叶平是武宁县石门楼镇银炉村村民,因行动不便,理发成了难题。
针对群众“点单”需求,当地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据统计,全县共有285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基层,志愿者人数达34819人。
在基层治理中,如何快速高效化解群众矛盾?当地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矛盾化解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学法、用法,着力推进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扎根于基层、活跃在群众身边的‘法律明白人’,既是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又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还是社情民意的‘收集员’。”武宁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武宁县把培养“法律明白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遴选、培育、管理、服务等环节持续发力,着力培养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法律明白人”。目前,全县已有登记在册的“法律明白人”5512人,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63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100%。
把“急难愁盼”变成“马上就办”,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武宁县以群众可见可感的行动,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记者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