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德胜镇,几乎每位村民都存着乡村医生钟平的电话号码。只要乡亲们一个电话,不管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哪怕风吹雨打,路途遥远,他从不推诿,总是随叫随到。
“我在大山里长大,乡亲看病难的情况我最清楚。这里留守老人多,老人群体患病率也高,确实需要乡村医生。”自幼农村长大的钟平对于山村落后的医疗水平和村民无力看病的现状感到深深的刺痛。他立志学医,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每个乡亲在村里能看上医生、瞧得起病。从21岁回到德胜镇新店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到如今,30余年的坚守,钟平生动诠释了一位乡村医生的医者仁心。
钟平每天按时在卫生室坐诊,只要村民有需求,他二话不说,背起医药箱,骑上自行车立马赶往患者家中,给患者诊断、看病。常常从早上6点开始翻山越岭上门,到晚上9点多才回来,最多的时候一天看了15名患者。一天下来,夏天衣服湿透了,冬天双手生满冻疮,半夜被村民敲门声惊醒、出诊是常有的事。
无数个日子里,钟平那间小小的诊室里总有孤寡老人独自一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前来求医问诊的身影。他们信息闭塞,无法及时传递问诊的诉求。钟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15年,德胜镇卫生院由德胜村搬迁至新店村。钟平看着原有空置的房屋心有所思,萌生了利用现有资源开办一个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中心的想法。说干就干,德胜镇卫生院联合养老院建立了“德胜镇养护中心”,这是全县首家医养结合的卫生院,开启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新型养老模式。
对于护理工作,钟平始终亲力亲为,为老人诊治、按摩、洗脸、刷牙、换衣、喂饭、清理大小便、沟通疏导老人心理,巨细靡遗,从不马虎。他将养护院当作自己的家,把入住院内的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哪位老人过生日、常年有病痛,他都建立了工作日志,做到了如指掌、熟记于心。
少年矢志杏林行,卅载无悔初心凝。钟平,一个多年奋战基层卫生一线的乡村医生,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三十年如一日躬耕杏林,三十年如一日情寄桑梓,在解决老人看病难、养老难的路上,他踏歌而行,从未停下脚步。(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胡晓军、李玉兰、王洋 通讯员尧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