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看江西再生稻如何“再生金”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西> 要闻 > 正文

看江西再生稻如何“再生金”

来源:江西日报2023-11-22 10:44

  ——看江西再生稻如何“再生金”

天涯种业“萍两优雅占”(吨粮田)再生季测产现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作为全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目前全省再生稻推广面积超200万亩,推广再生稻种植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收益,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什么是再生稻?我省的种植现状如何?其发展前景如何?……带着问题,笔者对此展开调研。

  再生稻基本实现“吨粮田”

  日前,新品种“萍两优雅占”再生季测产验收会在乐平市双田镇双田村百亩示范片举行。当天,经测产专家认定:“萍两优雅占”再生季平均亩产干谷286.8公斤,加之8月13日头季亩产747.46公斤,该品种“一季+再生”,亩产达1034.26公斤。

  再生稻,顾名思义就是“能再生的水稻”,是一种“利用收割后的稻桩继续发苗长穗”的水稻种植模式。一般的水稻种一季收一茬,一季的稻谷植株只出产一次,而再生稻则不同一般的水稻,种一季可收两茬。

  “种一季、收两季、省工时、多收益,而且省下了育秧、整地、栽插的时间和资金,每亩还可多收益,种再生稻真好!”在修水县上奉镇沙洲村“野香优巴丝”百亩示范区,种植户李强生满心喜悦。说起发展再生稻,江西粮丰工程的示范单位——江西赣粮再生稻科技小院负责人蓝海军更是信心满满。他说,再生稻比双季稻施肥少、打药少、成本低,如今新品种让产量再上一个台阶,基本上亩产都达1000公斤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吨粮田”。

  江西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为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推广再生稻种植,通过政策支持、基地示范、技术培训,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目前,全省再生稻种植面积已突破200万亩。

  良种+良法,让再生稻“再生金”

  我省是较早种植再生稻的省份,农业农村部门也非常重视再生稻的发展。据了解,我省再生稻从2017年的50余万亩发展到今年的超200万亩,具有“一种两收三高五省”的优点,即投入产出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药、省秧田。

  “再生季稻谷米质好、食味佳、更健康,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是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稳粮增产、提质增效的重要模式。”江西农业大学水稻遗传育种创新团队(下称“江西农大水稻育种团队”)带头人贺浩华说,发展再生稻,既可以解决种植双季稻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大幅度攀升的问题,又对保证区域口粮绝对安全、调优粮食生产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再生稻缘何发展迅速?笔者调研发现,一是品种选育取得进步,二是农机农艺配套,三是农业农村部门的举措得力。

  发展再生稻关键还是要靠良种及良法。再生稻的品种选择是事关种植户增收的关键问题。我省再生稻头季抽穗灌浆期通常为7月上旬至8月上中旬,高温特点突出,加之近年来各地推广的“稻再油”种植模式,茬口较紧,对再生水稻品种的生育期要求较严,如何提高再生稻头季米质的稳定性和抗性,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江西农大水稻育种团队适时提出了耐高、低温、强再生、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的再生稻品种选育目标,全力突破头季米质优质难,再生季难高产的育种难题。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该团队培育的优质高产再生稻——“野香优巴丝”,基本实现了优质及高产。“野香优巴丝”连续两年(2022年及2023年)在赣北山区修水县示范种植,其产量双季亩产均接近1000公斤。种植户王金华说:“‘野香优巴丝’基本不愁销路,每100公斤的价格比普通品种的价格高出五六十元。”

  农机农艺配套是再生稻的另一个难点、重点。据悉,江西农大水稻育种团队除强化新品种的研发之外,还借助“江西赣粮再生稻科技小院”平台等,开展农机农艺配套研发工作;2019年以来,其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采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播种,再生稻专用收割机进行头季收割,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再生稻配套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新技术的培训等,保障农户关键技术的掌握率,为迎接再生稻的大(新)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种田的不二法则是“三分种、七分管”,做好田间管理是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保证。与普通种植模式相比,再生稻种植对栽插、收割、水肥管理等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我省各地不断加大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种植再生稻。

  据了解,我省多地积极开展再生稻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包括再生稻播期调整、耐碾压品种筛选等,并形成了再生稻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已通过江西省地方标准审定发布。

  推广再生稻,还需过几道技术坎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指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在西南地区发展再生稻。近年来,再生稻发展迅速,已在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福建等地推广种植。

  再生稻种植虽然好处多,但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推广再生稻也存在不少困难。一是再生稻采用机收,虽然省时省力,但有碾压伤茬而影响再生芽生长的劣势,使再生季产量降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再生稻的积极性。二是品牌和产业开发还不配套,也是制约再生稻发展的一大因素。从再生稻的全产业链来看,产业开发没有跟上,品牌创建乏力,企业带动力不强,适合中高档消费的绿色再生稻米宣传营销还不够。三是我省还没有把再生稻作为一季粮食纳入统计,各项措施特别是投入跟不上,一些农民还抱着有收就收、无收就丢的态度,没有真正当一季庄稼种。为此,有专家建议,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要尽快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再生稻发展的空间才更广阔。(谢超 易团飞)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深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12月12日,《科学》发布编辑团队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包括长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针剂等10项成果。
2024-12-16 1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通过硫同位素分析,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作出了新解释。
2024-12-16 09:54
11月15日晚11时13分,随着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的顺利发射,我国首次将果蝇送上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
2024-12-16 09:52
2024年1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若干措施》,为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12-16 09:51
受动物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启发,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团队基于尖峰神经网络开发出一种新型导航系统,有助构建出更智能的机器人。
2024-12-16 09:50
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12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实现陕西电网大型调节电源的新突破。
2024-12-13 04:20
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12-13 04:20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通过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推动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12-13 10:21
《自然-医学》12月12日发表年度预测文章,介绍了未来一年可能对医学产生影响的11项临床试验。
2024-12-13 10:16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座繁华的都市,那么每个角落都有一群默默奉献的“人”,共同维持着这座都市的活力与秩序。后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期间,罗敏敏更是贯彻了跨学科的想法。
2024-12-13 10:15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