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西> 要闻 > 正文

不凡的跃升

来源:江西新闻2023-01-20 15:21

  不凡的跃升

  ——透视3万亿元背后江西高质量发展之势

  本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郑荣林 全媒体记者 李耀文

  时间,镌刻奋斗的足迹。对于江西而言,刚刚过去的2022年,江西经济在极不平凡之年交出了一份极不平凡的答卷——

  1月19日,省统计局公布2022年江西经济年报:去年,江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达32074.7亿元。

  五年,是一个时间刻度,更是一次发展的跨越。2017年,江西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2022年,首次跨越3万亿元大关。这一跨越,是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复杂局面下,是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创造的。全省经济逆势迈上新台阶,既是量的跃升,更有质的突破,实属不易,更显珍贵。

  3万亿元的新跨越

  在发展激情澎湃的赣鄱大地,一天能创造多少财富?2022年江西经济年报显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亿元,平均每天创造生产总值87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元年的1978年全省一年的经济总量。

  “在困难多挑战大的情况下,江西经济实力能跃上新台阶,实现量的突破、质的提升、稳的延续,殊为不易。”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充分彰显了江西经济的韧性与活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对于江西而言意味着什么?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彭迪云认为,这标志着江西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也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纵向看,江西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自2011年江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后,江西经济总量几乎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台阶。2017年实现2万亿元重大突破。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历时6年;从2万亿元迈向3万亿元新高度,用时5年,在难题交织、挑战叠加的局面下,逆势跨越,更为难能可贵。

  从横向看,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区域竞争,江西经济实现了进位赶超,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由第18位前移至第15位,进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2021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1万美元台阶,在全国排位由2012年的第25位上升到第15位,按照世界银行收入分组标准,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上3万亿元新台阶,江西有了新的期许和新的目标——在刚刚结束的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江西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4.3万亿元左右。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站上新台阶的江西,如何承压前行、跑好下一程?彭迪云认为,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意味着江西经济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发展势能更加强劲,将呈现出规模继续扩大、创新活力增强、发展质量齐升等特征。我们要在提升创新度、开放度、融合度方面重点发力,坚持创新先行、着力扩大开放,加快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助力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跃升。

  3万亿元的含金量

  2021年春天,黄章喜踏入江西这片红土地,担任宜春市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带领团队创造了百亿级重大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奇迹。

  “是个好地方、有好环境,更有好未来。”黄章喜见证了江西锂电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全球锂电新能源头部企业竞相到来,带来高端平台、优质人才、先进技术等创新要素,推动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

  2022年,锂电、光伏、新能源整车制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加速崛起,集聚效应愈加凸显,增加值增长104.3%。

  透过3万亿元,看到的不仅仅是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是江西经济从规模扩张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跃迁。

  产业结构迭代升级加速。我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打造全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航空、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壮大。202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6%、16.9%、17.3%。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长于察势驭势,方能以变应变。面对汹涌而至的数字经济浪潮,江西竞速新赛道、抢抓新风口,乘“数”而上,加“数”前行。移动物联网、VR等新业态加速发展,正在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超过1万亿元,全年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1.03万亿元。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吴志军教授表示,江西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要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新一轮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

  3万亿元里的幸福感

  “公立幼儿园办在了家门口,出了家门几分钟就能接送孩子,真的太方便了。”赣州章贡区大观小区居民钟卿,此前一直为孩子上公立幼儿园的事情而烦恼。当地政府通过回购民办幼儿园的方式,补齐城区普惠性幼儿园短板,让她切实享受到了便利。

  近5年来,我省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近20%,持续居全国前列,“学有优教”逐步成为现实。

  与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同步,我省财政收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蛋糕”越做越大。2022年,我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948.3亿元,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保持近八成的比重,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14.7%、11.8%、10.1%,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彭迪云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江西经济跃上新台阶,意味着可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江西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是老百姓就业稳、口袋充盈的基础。

  我省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将就业置于“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之首。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5.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8.3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19元,增长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97元,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36元,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正在逐步缩小。

  风帆扬起致千里,壮志雄心向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交出奋斗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的精彩答卷。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