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十年禁渔”计划成效明显 江西发现5处世界濒危物种刀鱼产卵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西> 要闻 > 正文

“十年禁渔”计划成效明显 江西发现5处世界濒危物种刀鱼产卵地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2022-09-09 14:07

  皮婉婷、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春潮迷雾出刀鱼”。一年多来,我省“十年禁渔”计划实施成果凸显。世界濒危物种、多年不见踪迹的刀鱼发现在江西多地产卵,资源明显恢复。

  与此同时,“微笑天使”长江江豚、多年不见的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鳤也在赣江、鄱阳湖等水域出现……随着禁渔措施的实行,赣江肉食性鱼类增多,鱼类的种群结构进一步完善,栖息繁殖状况也越加良好。

  刀鱼资源量急剧下降

  被禁止捕捞

  刀鱼为鲱形目鳀科鲚属鱼类,学名“刀鲚”,又称长颌鲚,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刀鱼是春季上市最早的时鲜鱼,与鲥鱼、河豚并称为“长江三鲜”,且位列“三鲜”之首,广为人知。

  历史上,刀鱼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江浙一带生产的长江刀鱼,更是以其鲜美俘获不少名人雅士。陆游诗句“鮆鱼莼菜随宜具,也是花前一醉来”中“鮆鱼”说的就是刀鱼。以往,在刀鱼资源量急剧下降乃至被明文规定禁捕之前,每年的2月至6月被称为“刀鱼季”。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江湖阻隔、过度捕捞、生态环境退化、长江污染等多重胁迫因素的影响下,长江刀鱼分布范围大幅萎缩,捕捞量急剧下降……刀鱼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刀鱼数量也逐年递减。

  2019年2月1日起,刀鱼的专项捕捞许可证停止发放,对刀鱼的生产性捕捞被禁止。在此之前,刀鱼采取的是专项捕捞制度,即根据资源和生产情况限额发放《渔业捕捞许可证(专项<特许>) 》,获得该许可的市场主体才可以进行相关的捕捞活动。

  江西发现刀鱼

  及5处产卵地

  由于过度捕捞,水域生态环境变化等人为因素,刀鱼资源量急剧下降。2017年,刀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成为世界濒危物种。

  为有效保护长江生态和水生生物,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2020年1月1日起,我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江西段实行全面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鄱阳湖也全面禁捕。

  “可以看出,自2019年2月长江禁捕刀鱼开始,尤其是2020年1月长江和鄱阳湖开始全面禁捕后,鄱阳湖刀鱼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回升,而是整个种群结构得到明显地改善。这说明鄱阳湖目前的环境状况还能适合刀鱼的正常生息繁衍,也说明了从长江出海口到鄱阳湖的整个大通道目前还能满足刀鱼的正常洄游。”高小平称,近些年来禁捕措施有了成效,刀鱼资源量呈明显持续恢复态势。

  鄱阳湖是刀鱼的重要产卵场之一。2018年开始,高小平在其科研团队协助下,就在鄱阳湖主湖区及各重要支流进行科考调查。最终该团队共识别5处水域为鄱阳湖刀鲚产卵场,分别为姑塘水域、火焰山水域、黄金咀水域、曾米洲水域和芦潭水域,总面积约11.67平方千米。

  2020年,高小平团队在刀鱼入湖高峰期单网次捕获刀鱼样本最大量为333尾,年平均捕获量增至每网每次64.5尾,是上一年的8倍。

  2021年,高小平团队发现刀鲚分布区进一步增大,集中分布水域增加至8处。同时,刀鱼的样本个体也明显增大,样本平均体长由上一年的26.3厘米增加到30.5厘米;平均体重更是由上一年的61.9克增加到80.6克,增长了30.2%。

  2022年,数据显示刀鱼平均体长达32.65厘米,平均体重91.67克。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平均体重虽然达不到当时的117.7克,但平均体长已经超过当时的31.45厘米,增加了1.2厘米,说明一系列禁渔措施取到了较大成效。

  刀鱼繁育条件苛刻

  高小平介绍,刀鱼属于溯河洄游型鱼类。每年二三月份刀鱼就会由海入江,在长江入海口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生殖洄游,最远可溯至距长江口1400千米以上的洞庭湖一带。实际上,不光是刀鱼,包括长江鳤鱼、中华鲟、迟鱼以及其他鲚鱼鱼类都需要完成洄游才能正常繁育。

  据介绍,刀鱼需要1-2年才能发育成熟,每年只产一次卵,生长周期长,成长缓慢。自然情况下,刀鱼的繁殖对水温、水流等生态因子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环境恶化、捕捞过度等诸多原因,刀鱼的种群受破坏情况严重,很多幼鱼和待产的母鱼,还没有来得及发育和产卵,就被捕捞上岸,直接破坏了刀鱼的正常繁育。此外,人工繁育刀鱼技术难度大,很难形成规模化产业。这进一步凸显了刀鱼保护的刻不容缓。

  “珍惜鱼种刀鱼资源量的增加及其产卵地的发现其实反映了长江、赣江、鄱阳湖等水域水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鱼类洄游通道的畅通,是长江等水域生态大保护的一个典型案例。”高小平说。

  刀鱼栖息地

  生态修复见成效

  “对刀鱼等洄游性鱼类资源的保护,禁捕退捕只是其中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对其栖息地进行保护,降低制约因子。”高小平说。

  据介绍,为保护刀鱼的栖息地,九江市相关部门已经开展了相应的保护行动。包括栖息地内不得从事涉水工程建设,对其洄游通道有影响的活动在其洄游高峰期停止;加强渔政监管;开展刀鱼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调查监测、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同时,相关的涉水工程还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生态补偿。例如,在鄱阳湖采砂项目中,不得在刀鲚产卵场和洄游通道上设置采区;对刀鲚产卵场和洄游通道有影响的采区,不得在刀鲚产卵期和洄游高峰期采砂;设立生态补偿专项经费,加强采砂规划与刀鲚栖息地的生态修复等。

  “十年禁渔的措施,有助于缓解长江等水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危机。”高小平说。长江十年禁渔的首倡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也表示,希望十年后还能看到长江的400余种鱼,中华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新闻链接:珍稀鱼类重回江湖

  “水中熊猫”江豚畅游

  赣江南昌段

  “看,江豚!”近年来,长江江豚在赣江南昌段扬子洲水域频繁现身,令观看群众激动不已。2021年7月,约30头江豚长时间聚集并“打卡”赣江南昌段,成为赣江鱼类资源有效恢复的又一力证。

  2013年,长江江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极度濒危”物种,濒危等级仅次于“野外灭绝”。8年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长江江豚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它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级”的过程中,“长江女神”白暨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它由此成为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

  针对江豚聚集出现的行为,九江市农业农村局渔政科相关负责人分析说:“实施禁捕退捕后,环境变好了,江豚受到的惊扰少了,所以逐水嬉戏的场景就多了。”

  极度濒危物种“鳤”

  重现鄱阳湖

  2021年,一尾身长23厘米、重47.4克的濒危物种鳤在鄱阳湖都昌松门山水域现身。数据显示,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鳤和其他洄游鱼类的捕捞量能够达到每年26多万吨,但在80年代,这样的捕捞量很快降至20万吨左右。

  业内人士介绍,鳤属于河湖洄游鱼类,在鄱阳湖分布较多。但因工程、水质、过度捕捞等原因,种群大幅度下降,鄱阳湖已有将近10年没出现鳤。因鳤资源量严重衰退,种群近乎濒危,难以获得样本,在2016年修订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鳤的保护等级已上升为极度濒危。

  据介绍,鳤曾广泛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它身体圆滚细长,头部比较尖,最大个体可达10千克以上。因肉质鲜美,曾经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捕捞是出于研究目的

  已获得《渔业捕捞许可证(专项<特许>) 》

  特此说明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视察陆军军医大学

  • 成都世园会场馆巡礼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接受采访时表示,医工交叉正成为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2024-04-26 17:38
从1999年起,有着“神箭”称号的长二F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它用100%的成功率,为航天员搭建出一条安全“天梯”。
2024-04-26 09:33
近期,人工智能(AI)+机器人赛道广受关注。尤翔宇表示,梳理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脉络,主要有底层硬件、运动控制和具身智能3条路线。优必选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
2024-04-26 09:4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4月24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透露,我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天问三号探测器,实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2024-04-26 09:40
春日里,云南双江县各大茶山的春茶迎来开采季。北回归线横穿而过的双江,拥有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条件,现有以“冰岛茶”为代表的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树3.69万亩。
2024-04-26 09:35
每年,都有这样一群“空中旅客”,南北来回奔波。迁徙之路漫长曲折,一路充满生死考验,它们却高声歌唱,不知疲倦地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2024-04-26 09:34
力争在生命科学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颠覆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地,人才梯队体系较为完备,成为全球向往的创业乐土。
2024-04-26 09:26
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4-04-26 09:24
朱松纯表示,“通通”在日常学习与训练中,使用的A100芯片不超过10块,这意味着“通通”不依赖庞大的算力和海量数据就能学习成长。“通通”也可以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2024-04-26 09:38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黄瓜、甜瓜、油菜等问题品种312个,切实推进登记品种从严规范管理,持续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04-25 10:36
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恢复了37亿年前的地球磁场记录,发现它与今天地球周围的磁场非常相似。
2024-04-25 10:34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经中央政府批准启动实施,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4月30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2024-04-25 10:32
国家卫健委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对象为15岁至69岁的常住人口,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73340份。
2024-04-25 10:30
中央气象台预计,24日夜间至26日白天,江南、华南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其中广东中部和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4-25 10:28
日前,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度新疆棉花生产加工过程质量状况监测结果。
2024-04-24 10:33
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先后执行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3次载人飞行任务。
2024-04-24 10:17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4-04-24 10:16
1996年,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金川公司工作。当时总听师傅们讲,贵金属冶炼技术难以突破。提高我国铂族贵金属提炼的技术水平,对于守护国家安全极为必要。
2024-04-24 10:14
截至2023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55台,总装机容量为57吉瓦,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36台,总装机容量为44吉瓦;全年核电发电量44万吉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近5%,相当于节约标煤1.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5亿吨。
2024-04-24 10:05
截至2022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电动自行车4228万辆。
2024-04-23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