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南昌市第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琳: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西> 要闻 > 正文

南昌市第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琳: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2022-08-19 13:38

  她始终把患者放在首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曾参与SARS及H7N9人感染禽流感的救治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当“新冠肺炎”疫情烽火燃眉之际,她主动请缨,成为江西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她就是南昌市第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赵琳。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赵琳用挚诚情意谱写着奉献精神,成为南昌卫生健康系统目前唯一一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获得者。

  在赵琳看来,护理工作是自己毕生从事的事业,她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对待业务,她总有一股子劲儿,她成立了南昌市第三医院急危重患者护理工作坊,搭建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孵化平台。

  对于同事,赵琳毫无保留,将自己积累多年的丰富护理经验,毫不吝惜的传授给他人,在她的带领下,南昌市开创了多项护理技术革新,并多次帮扶赣州、鹰潭等地开展血浆置换等血液净化技术。

  用奋斗与热爱绽放青春芳华,哪里患者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赵琳挺身而出,入驻武汉市第五医院,任重症医学科病区护士长,带领着48名护士冲进了离死亡最近的地方。

  身为护士长,赵琳身先士卒、不畏艰险,数度进入病区进行实地勘查,优化流程,科学布局,为团队全面顺利接管工作打好了头阵。她创新技术、自制工具,为患者提供精细化护理。她舍身忘我,坚守生命,为了不让ECMO小组成员超时工作,确保患者安全,她却连续工作近15小时。

  在隔离病房里,赵琳再累也从没喊过,再危险也没后退半步。当患者感到恐惧的时候,她总是贴近患者,握着患者的手说“不怕,有我们”,当队友出现不适时,她总是第一顶上去的,说“没事,有我在”。她的身影,总是能给患者带来强大的安全感,给队友带来最强的动力源,用弱小的肩膀坚守生命的希望。

  在同事的眼里,工作中的赵琳是一位刚毅“铁人”,生活中,她是同事的暖心“大姐姐”。在援鄂的54天里,赵琳舍身忘我、奋力拼搏,带出一支不讲条件、不打折扣的优秀护理团队,用高超技术与温暖爱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抗疫归来,赵琳载誉无数。但她说,这些荣誉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鞭策她去一线承担更多,绽放最美芳华。

  今年3月以来,南昌本地遭遇新一轮疫情,赵琳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第一线,承担起了南昌欣悦湖方舱医院护理工作的统筹任务。从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流程设计,人员场景安排,事无巨细。

  为了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赵琳每天都在舱内忙碌,发动志愿者,让患者互帮互助,让爱在隔离的方舱里不断传递,将方舱营造成为一个富有温度的大家庭。

  工作之余,赵琳也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为孤寡老人奉献爱心,为长期卧床的患者,常年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为社区居民、基层村民、学校师生、工地工人讲解专业急救知识,提高全民自救能力,将护理辐射面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

  碰到没有家属的患者,赵琳总会为其提供生活必须品。对于贫困的患者,她往往慷慨捐钱捐物,用温暖爱心鼓励绝望的患者树立信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诠释南丁格尔的誓言,践行人民至上的初心。

  从艰苦的抗疫战斗到平凡的工作岗位,赵琳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她先后进行了30余场宣讲,传递正能量。“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党员应该做的事情,为群众服务、为工作尽心、为党尽责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赵琳说。

  凭医者之爱,赵琳不忘初心,以学者之才,砥砺前行,与千万医务工作者一道,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患者的安康。(秦海峰)

[ 责编:白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