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强降雨致江西赣州多地受灾 江西启动Ⅲ级救灾应急响应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西> 要闻 > 正文

强降雨致江西赣州多地受灾 江西启动Ⅲ级救灾应急响应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6-17 11:10

  中新网赣州6月14日电 (记者吴鹏泉)持续强降雨导致江西省赣州市多地受灾。针对赣州市严重洪涝灾情,江西省减灾委、江西省应急管理厅于14日14时紧急启动省级Ⅲ级救灾应急响应。

  6月12日以来,江西省自北向南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特别是13日7时至14日7时,降水主要集中在赣州市,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大暴雨。

  13日,江西赣州市将防汛应急响应由Ⅳ级提升至Ⅲ级,市县连续发布多条暴雨预警信息。其中,龙南、会昌、定南、全南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于都、瑞金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江西赣州江河水库水位陡涨,该市龙南、全南、定南、会昌、瑞金、信丰、于都等地灾情较重,局地内涝严重,部分乡村出现山洪和滑坡,大量房屋和商铺进水、车辆被淹,部分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被冲毁,大量农作物被淹减产绝收。

强降雨致江西赣州多地受灾 江西启动Ⅲ级救灾应急响应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杨村镇一片泽国。 赣州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13日,赣州市龙南市夹湖乡、九连山镇、临塘乡、南亨乡、武当镇、杨村镇等乡镇出现人员被洪水围困的情况和不同程度的灾情。

  在受灾较重的龙南市临塘乡塘口村,赣州市应急管理局紧急前置26人的应急救援队伍,调派2艘橡皮艇,于13日下午3时赶赴至受灾区展开救援,到晚上10时许,从受灾区安全转移民众66人。

  持续暴雨致赣州市会昌县庄口镇大排村山背山塘水位快速上涨,存在溃堤风险。出现险情后,当地应急救援队伍赶赴至险情点位加固堤坝。“我们已经把处于两个低洼地带的10户人家全部转移完毕,下一步调大型挖机进来,把溢洪道挖开,尽快泄洪,避免造成垮坝的危险。”庄口镇镇长周三军说。

  据赣州市防指副指挥长、赣州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邹焕铁介绍,自6月10日晚以来,该市多地遭遇暴雨袭击,受灾严重,当地积极做好灾害防御和民众转移工作,截至14日2时许,全市紧急避险转移民众3.51万人。

  6月14日,江西省应急管理厅会同江西省财政厅派出联合工作组赴赣州龙南、全南、定南等地查灾核灾,指导做好灾情报送、人员转移和生活救助等工作。

  根据灾情发展,针对赣州市严重洪涝灾情,按照《江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江西省减灾委、江西省应急管理厅于14日14时紧急启动省级Ⅲ级救灾应急响应,并迅速调拨一批救灾物资,支持灾区做好受灾民众转移安置和抗灾救灾工作。

  目前,江西全省防汛救灾工作正全面有序开展。(完)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