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多地发布中秋假期疫情防控通告!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江苏 > 正文

江苏多地发布中秋假期疫情防控通告!

来源:中国江苏网2022-09-08 08:05

  南京

  关于做好中秋假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第19号)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频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中秋假期临近,人员流动频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为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欢乐祥和的节日,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倡导就地过节。请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区域或有本土疫情发生城市,提倡在市域范围内休闲度假,尽量减少跨市域流动。确需离宁的,请提前合理规划出行安排,了解目的地城市疫情动态和防疫政策,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宁前提前向所在单位、社区报备。

  二、主动报备信息。请近期有中高风险地区或有本土疫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的来(返)宁人员,以及省外来(返)宁人员,第一时间通过“来(返)宁人员信息申报系统”登记信息,主动向所在单位、社区或酒店报备,配合落实各项健康管理措施。故意隐瞒或未及时报备,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三、筑牢输入防线。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入宁查验点将严格规范落实人员查验、核酸检测等措施,针对周边城市突发疫情,相关公路卡口将加大现场核查力度。社区将主动排查重点地区来(返)宁人员,并根据防疫要求,分类落实管理措施。请广大市民主动配合现场查验、秩序引导,规范进行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四、落实核酸检测。请广大市民(含所有在宁人员)主动参加所在区组织的每一轮规模性核酸检测,在采样过程中落实“一米线、戴口罩、不聚集”要求。请商场超市、饭店宾馆、文博场馆、演艺场所、旅游景区,以及交通物流、快递外卖等从业人员按规范做到“应检尽检”。倡导外省来(返)宁人员,抵宁后12小时内进行一次落地核酸检测,3天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尽量居家,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聚集性活动,出行规范佩戴口罩。对未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人员,将进行弹窗提醒或赋黄码管理。

  五、规范扫码通行。农贸市场、商超餐厅、文博场馆、休闲娱乐等各类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须将“场所码”张贴于入口醒目位置,并安排专人认真核验。各类宾馆酒店、乡村民宿要严格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发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向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报告。请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扫码通行”“卡码查验”、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六、做好个人防护。请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留距离、不扎堆、用公筷”良好习惯;外出参加展会、音乐会等活动时,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出入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积极配合“限量、预约、错峰”等措施。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规范就诊,途中请避免乘坐公共交通。请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市民,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市民,尽早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共同筑牢免疫屏障。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

  2022年9月7日

江苏多地发布中秋假期疫情防控通告!

  无锡

  无锡市疫情防控第157号通告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中秋佳节将至,人员出行、旅游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加大。为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节日,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倡导就地过节

  中秋期间,倡导广大市民非必要不离锡、非必要不返锡,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和有本土疫情地区,提倡市域内乡村游、休闲游、近郊游,全市各旅游景区将向本地游客提供各项优惠服务。请您告知在外工作、经商、学习、生活的家人朋友,尤其是已在高中低风险区及有本土疫情所在县(市、区)的,建议非必要不离开当前居住地,暂缓返乡、就地过节。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带头在锡过节,全体工作人员非必要不离锡,严禁前往中高风险区,确需离锡的,须报本单位批准。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锡,确需离锡的,须提前报学校审批。

  二、及时主动报备

  7日内有中高风险区或有本土疫情报告的设区市旅居史人员、省外来(返)锡人员要提前2天通过“入锡申报系统”进行自主申报或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备,提供活动轨迹和个人健康状况,并配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对不主动报备、在报备过程中隐瞒行程、不履行相应健康管理等防控规定的人员,造成疫情传播或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江苏多地发布中秋假期疫情防控通告!

  三、加大人员排查

  两站一场、交通道口等入锡查验点严格规范落实人员查验、核酸检测等措施,加大现场核查力度。各街道(镇)、社区(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两站一场”、酒店宾馆等要加强对涉疫地区来(返)锡人员的主动摸排、信息登记和报告,督促相关人员落实主动报备和健康管理,尤其是各类住宿场所要严格落实住宿人员登记制度,详细询问旅居史。

  各类园区、工地、农贸(集贸)市场等用人单位,以及人力资源、劳务派遣、外包服务机构,要坚持“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原则,建立招工、用工全链条管理机制,严格排查用工人员涉疫地区旅居情况,坚决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

  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单位、行业的监督检查,指导督促各单位强化务工人员规范管理。对人员排查不到位、管理措施不落实、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人员管理疏漏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四、落实核酸检测

  7日内有中高风险区或参照中高风险区管理地区旅居史的来(返)锡人员,实行7天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7日内有本土疫情或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为区)旅居史的来(返)锡人员,实行7天健康监测、7天5次核酸检测;7日内有省外无本土疫情设区市旅居史的来(返)锡人员,实施3天2检(落地检1次、抵锡后第3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7日内有本土疫情所在设区市(除中高风险区和7天5检地区)旅居史的来(返)锡人员,实施3天3检(落地即检1次,抵锡后第2、3天各进行1次)。来(返)锡人员可在火车站、交通卡口、社区等便民核酸采样点就近进行核酸检测。

  全市各类重点人群必须主动做好“应检尽检”工作,严格按照行业规定频次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所有在锡人员须主动参加所在辖区组织的核酸筛查,每3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节日期间,我市会继续做好核酸检测采样服务工作,全市人员要按照“应检尽检,不落一人”的要求,完成规定频次核酸检测。为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中秋节后我市将连续3天开展区域核酸检测,请广大市民积极配合。

  五、强化场所管理

  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等要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格查验进入人员“门铃码”、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或24小时采样证明,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验”。对未按规定落实扫码、查验等防控要求的场所、单位,各地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肃督促整改,造成疫情扩散传播的,将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节日期间,景区、场馆按日最大承接量的75%运营。涉运动健身、美容洗浴、水上娱乐等场所,按50%承载量运营,并落实分时预约制。各类综合体、景区及公共交通部位增加防疫力量,佩戴防疫标识,督促戴好口罩、保持距离,确保不聚集、不扎堆。

  六、发挥哨点作用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要充分发挥疫情防控监测“哨点”作用。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预检分诊、首诊负责制,规范发热门诊诊疗管理,发热患者须积极配合完成1次抗原筛查,并在单管核酸检测结果反馈前严格留观。医疗机构及时将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信息推送至属地社区,患者应配合社区在48小时内完成1次核酸检测。

  零售药店严格购买疫情防控“五类药品”人员的信息登记,购买前现场进行一次抗原检测,并将购药人信息推送至属地社区,社区要对购买者核查管理到位,用药者应配合社区在24小时内完成1次核酸检测。

  七、减少规模聚集

  举办大型活动应提前开展涉疫风险评估,控制活动规模,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大型活动报备审批,100人以上的活动报主管部门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备案,10天内有境外旅居史和7天内有本土涉疫地区旅居史人员不得参加现场线下活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按照“非必须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原则,尽可能减少举办有外来人员参加的大规模聚集性活动,确需召开的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控制活动规模、时间和人数。

  八、压实“四方”责任

  疫情防控工作须臾不可松懈。全市上下要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紧绷思想之弦、行动之弦、责任之弦,坚持防控政策落地、落细、落实,慎终如始抓好各项工作。各级政府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在岗在位,加强值班值守;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加大节日期间巡查检查力度;企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广大市民要严格履行自我管理责任,时刻牢记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坚持定期核酸检测、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对未履行疫情防控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对拒不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并造成后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月圆就是家圆,身安才能心安。无论您目前身处何地,您的健康与安全是我们最大的牵挂与守护。当前,严防输入是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维护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让我们共同携手,不侥幸、不松劲、做好防护、减少聚集,勠力同心做好疫情防控,欢度健康祥和的佳节!

  无锡市新冠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指挥部

  2022年9月7日

  常州

  常州发布关于中秋、国庆疫情防控的提示

江苏多地发布中秋假期疫情防控通告!

  关于中秋、国庆疫情防控的提示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中秋、国庆将至,为控制疫情传播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让广大市民度过健康、平安的节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提示:

  一、倡导全体市民就地过节。提倡市民群众在市域内乡村游、休闲游,尽量减少跨区域流动,非必要不前往有中高风险地区或本土疫情发生的城市。

  二、来(返)常州主动报备。7日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或本土疫情发生城市旅居史的来(返)常州人员,请提前通过“我的常州”APP进行自主申报或向目的地主动报备,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各项措施。社区(村)、酒店、单位发现此类人员,应第一时间向属地指挥部报告。

  三、自觉配合核酸检测服务。经我市火车站、客运站、机场等重点场站来(返)人员在上述场所自觉接受免费落地核酸检测服务;倡导其他来(返)人员抵常后12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上述两类人员3天内须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不去人员密集场所。纳入城市免疫感知平台管理的重点人群应按规定落实“应检尽检”。

  四、落实场所防控主体责任。交通场站、宾馆酒店、景区民宿、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文化场馆、学校医院、建筑工地、养老院等各类重点场所、机构要强化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把好入口关,积极引导市民扫“场所码”入场,严格落实测温、查码、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

  五、坚持做好防疫自我保护。请广大市民切实履行个人防疫责任,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

  常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2年9月7日

  南通

  中秋出行提醒

  当前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呈多点散发,多地频发、局部规模性反弹态势,中秋节将至,为严防疫情输入,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南通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

  一、出行前先查询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非必要不前往有疫情的地区,提倡就地过节。若确需出行,请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江苏多地发布中秋假期疫情防控通告!

  扫码查询风险等级

  二、抵达后遵守目的地防疫工作规定,配合当地防疫措施,外出时坚持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进入公共场所时,主动扫场所码及接受健康查验。

江苏多地发布中秋假期疫情防控通告!

  扫码查询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

  三、返程时,对7日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抵通后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配合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对7日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抵通后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并配合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7日内有疫情报告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根据疫情动态变化,落实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措施。

  四、其他外省来(返)通人员,抵通后的首站进行一次核酸”落地检“后,3天内需再完成1次核酸检测(间隔超过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前,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并做好来(返)通7天内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第一时间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及接触史。

  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年9月6日

  泰州

  中秋节疫情防控通告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中秋佳节将至,人员出行、旅游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加大。为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节日,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倡导就地过节。请各位市民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高中低风险区变化情况,非必要不前往有高中低风险区或本土疫情发生的城市。提倡市域内乡村游、休闲游,尽量减少跨区域流动。如确需出行,要严格做好自身防护,注意旅途防疫和安全,遵守当地疫情防控管理规定。

  二、及时主动报备。近7日内有高中低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所在的设区市旅居史以及自省外来(返)泰人员,请通过以下任一方式报备(鼓励提前报备),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管理措施。

  1.通过“泰州通”APP首页“入泰通”系统如实登记信息(鼓励、倡导优先使用此种方式报备)。

  2.通过电话(报备指引附后)或现场向所在社区(村)报备。

  3.通过企业、单位(含工地、学校等)、入住酒店报备。

  入泰通填报指南扫描二维码或通过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泰州通”APP,注册登录,通过“泰州通”APP首页直接进入“入泰通”填报。

  三、落实核酸检测。请广大市民积极参加当地区域核酸检测,主动配合做好监测预警。重点人群按规定落实“应检尽检”。在切实按照高中低风险区落实涉疫人员相应健康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外省(市、区)来(返)泰人员倡导其在抵泰后24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后续按照市内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予以落实。

  四、强化场所管理。交通场站、宾馆酒店、景区民宿、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文化场馆、学校医院、建筑工地、养老院等各类重点场所、机构,要强化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把好入口关,严格落实测温、查码(苏康码、行程卡)、扫场所码、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并安排专人加强巡回督促检查。

  五、加强活动防控。举办大型活动应提前开展涉疫风险评估,控制活动规模,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认真开展流行病学史筛查、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测温验码、通风消毒等工作,配齐疫情防控物资,严格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六、做好个人防护。广大市民要履行好个人防疫责任,继续强化防护意识,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用公筷”等良好习惯,主动接种新冠疫苗。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十大症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规范就诊。

  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9月6日

  宿迁

  关于做好中秋假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69号)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中秋佳节将至,人员出行、旅游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加大。为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节日,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关注疫情动态。密切关注全国疫情形势变化,非必要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或有本土疫情的地区。如确需前往,提前通过中国政府网或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的地的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做好个人防护,注意旅途防疫和安全。

  二、倡导就地过节。为减少旅途感染风险,倡导大家就地过节,进行市域内乡村游、休闲游,尽量减少跨区域流动。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场所活动,家庭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

  三、提前报备行程。近期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或外省(市、区)来宿返宿人员,请提前通过“宿康宝”自主申报或向目的地社区(村)、酒店、单位主动报备,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管理措施。

  四、遵守防疫规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进入公共场所时,请规范佩戴口罩、主动扫场所码及接受健康查验。坚持勤洗手、常通风、做好清洁消毒、注意咳嗽礼仪、文明用餐、配合核酸检测、遵守1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自觉配合做好必要防疫措施。

  五、积极检测核酸。请广大市民积极参加当地区域核酸检测,主动配合做好监测预警。重点人群按规定落实“应检尽检”。倡导外省(市、区)来(返)宿迁人员,抵达后12小时内进行一次落地核酸检测,3天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不去或者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出行规范佩戴口罩。

  六、做好个人防护。广大市民要履行好个人防疫责任,继续强化防护意识,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用公筷”等良好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十大症状”,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第一时间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及接触史。

  七、积极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是当前阻断疫情传播最经济、最有效、最科学的干预措施。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人员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及早完成全程、加强免疫接种,保护自己和家人。

  八、强化场所管理。交通场站、宾馆酒店、景区民宿、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文化场馆、学校医院、建筑工地、养老院等各类重点场所、机构要强化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把好入口关,严格落实测温、查码(健康码、行程卡)、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积极引导“宿康宝”扫码入场,并加强巡回督促检查。

  九、加强活动防控。举办大型活动应提前开展涉疫风险评估,控制活动规模,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谁邀请、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宿迁市新冠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9月7日

  扬州

  关于做好中秋、国庆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第19号)

  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恰逢中秋、国庆“两节”临近,各类人员出行、旅游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随之加大。为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节日,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合理安排出行。倡导市民就地过节,提倡市域内乡村游、休闲游,尽量减少跨市域流动,非必要不跨省,不前往疫情高、中、低风险地区和已有本土阳性病例报告的地区。确需离扬的,外出时应当密切关注目的地和途经地疫情形势及政策,全程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感染风险,返扬前提前向所在单位、社区报备。

  二、主动报备信息。近期有涉疫地区旅居史和省外来(返)扬人员,应当通过“扬城E健行”微信小程序,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村)、单位或酒店报备,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管理措施。来(返)扬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在服务区或其他公共场所停留和活动。故意隐瞒行程信息或未及时报备,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三、减少人员聚集。节假日期间不扎堆、不聚集,家庭私人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压实重大活动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控大型会议、展销促销、庆典庆祝等活动规模,50人以上活动要按规定提前报备,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饭店、宾馆、商场、展馆、影剧院、KTV、酒吧、网吧、浴室、棋牌室等密闭公共场所及景区要严格落实“测温、查码、扫扬城码、戴口罩、防聚集、常通风”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查、逢异必报”。

  四、主动核酸检测。广大市民应当积极主动配合区域核酸筛查,根据乡镇(街道)、村(社区)通知,按时前往指定地点进行核酸采样。重点人群要按规定落实“应检尽检”。提倡省外来(返)扬人员,抵扬时进行落地核酸检测,3天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检测结果出来前,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出行规范佩戴口罩。

  五、做好个人防护。日常生活中要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等良好生活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应在做好个人防护基础上就近前往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期间尽量避免接触他人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应主动如实告知近期旅居史及类似症状病例接触史。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扬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2022年9月7日

  淮安

  淮安发布关于做好中秋国庆假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2022年第38号)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多地频发、局部暴发,我市外防输入任务十分艰巨。2022年中秋节、国庆节即将来临,假期旅游、聚会等活动将明显增多,人员流动性加大,为确保广大市民度过健康、平安、祥和的节日,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合理安排行程。倡导市民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淮。确需离淮的,要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不前往疫情高、中、低风险地区和已有本土阳性病例报告的地区,旅途中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注意旅途防疫和安全,返淮前提前向所在单位、社区报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外出离开本市的,要严格按规定请假报备。

  二、及时主动报备。近期有疫情发生地所在县(市、区)旅居史及外省来(返)淮人员,提前48小时通过“i淮安”APP、“淮上通”微信小程序进行自主申报或向目的地社区(村)、酒店、单位主动报备。抵淮后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管控或健康监测等管理措施。

  三、把好“入淮”关口。“两站一场”、交通卡口等场所要加强节日期间管理,坚持测温、查验健康码、核查行程卡,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旅客要有序分流、加强信息推送,分级分类进行健康管理。

  四、落实核酸检测。广大市民要主动参加辖区组织的区域核酸检测。46类重点人群要按规定频次做好“应检尽检”。外省来(返)淮人员抵淮后24小时内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3天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期间尽量不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聚集性活动,出行规范佩戴口罩。对未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人员,将进行弹窗提醒。

  五、强化重点场所管控。影剧院、KTV、宾馆、饭店、旅游景区、公共浴室、棋牌室、网吧、商超、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要在醒目位置公示最新疫情风险等级,严格落实人员戴口罩、一米线、测温扫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拒绝有苏康码弹窗提醒人员入内,并根据人流量适时采取限流措施。

  六、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各生产经营销售单位要规范做好冷链运输和出入库环节、流通环节和市场环节的管理,认真落实“逢进必检”“逢进必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果断处置。

  七、强化聚集性活动管控。原则上不举办大型展销、促销活动,防止人员聚集。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减少频次、控制规模、提前报备,制定落实防控方案。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

  八、做好个人防护。广大市民要履行健康第一责任人义务,加强自我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开窗通风、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十大症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规范就诊。

  广大市民群众要积极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如有涉疫线索举报或防控问题咨询,可拨打各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

  此通告随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动态调整。

  淮安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

  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9月7日

  连云港

  连云港发布关于做好中秋假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关于做好中秋假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第66号)

  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中秋假期临近,人员出行、旅游和聚集性活动增加,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加大。为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节日,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倡导就地过节

  倡导市民节日期间非必要不离连、不出省,不前往有中高风险地区或本土疫情发生的城市,提倡市域内乡村游、休闲游,尽量减少跨区域流动。如确需出行,关注疫情动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疫措施,做好个人防护,注意旅途防疫和安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严格履行外出报备审批制度。

  二、及时主动报备

  近期有本土阳性感染者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外省(直辖市、自治区)来(返)连人员要积极主动报备,报备有两种途径:一是在线报备,在“我的连云港”APP或微信公众号“来连自助申报”登记信息;二是电话报备,通过拨打各县区(功能板块)或各社区(村)疫情防控报备电话。有本土疫情报告的设区市(直辖市为区)旅居史人员来(返)连人员需持48小时2次核酸阴性证明。抵连后请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管理措施。对不主动报备、在报备过程中隐瞒行程、不履行相应健康管理等防控规定的人员,造成疫情传播或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三、参与核酸检测

  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广大市民积极参加当地区域核酸检测,主动配合做好监测预警。重点人群按规定落实“应检尽检”。外省(直辖市、自治区)来(返)连人员,抵连后要落地即检,3天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两次核酸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出行规范佩戴口罩,并开展7天自我健康监测。对未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人员,将进行弹窗提醒或赋码管理。

  四、强化场所管理

  交通场站、宾馆酒店、旅游景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文化场馆、学校医院、建筑工地、养老院、民宿等各类重点场所、机构要强化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把好入口关,严格落实测温、查码(健康码、行程卡)、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积极引导“大圣码”扫码入场,并加强巡回督导检查。

  五、加强活动防控

  举办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应提前向所在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报备,开展涉疫风险评估,控制活动规模,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六、做好个人防护

  广大市民要做好自己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继续强化防护意识,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用公筷”等良好习惯,尤其是外出旅游的市民,在返连途中要作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距离,不在人多拥挤的密闭场所久留。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十大症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规范就诊,途中请避免乘坐公共交通。请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市民,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市民,尽早完成全程和加强接种,共同筑牢免疫屏障。

  连云港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

  2022年9月7日

江苏多地发布中秋假期疫情防控通告!

  综合:南京发布、无锡发布、常州发布、南通发布、泰州发布、宿迁发布、扬州发布、淮安发布、连云港发布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