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最是真诚暖人心——长春航展大考,青春之城作答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最是真诚暖人心——长春航展大考,青春之城作答

来源:新华网2025-09-26 18:13

  新华网长春9月24日电题:最是真诚暖人心——长春航展大考,青春之城作答

  记者段续、赵丹丹、孙鹏程、王帆

  这几天,“航空城”长春“出圈”了!

  社交媒体上,网络空间里,留言评论中,市民游客对这座青春之城不吝赞许——

  不仅仅是因为翱翔天际的“战鹰”带来那些超乎想象的震撼,更因为热情周到的“东道主”长春市,带来的那些远超预期的贴心服务与温情……

  一段段与这座城的温馨故事和奇妙缘分,在网络上暖心相传,许多留言,读来令人眼眶泛红。

  “去看一次展,爱上一座城”,八方游客奔赴而来,一张张笑脸,映照着长春的暖心之举——

  以大气的城市气质、系统的组织谋划、智慧的城市管理、贴心的服务安排,赢得一声声赞扬。

  党员干部迎大考能战斗能打赢的精气神、人民群众热情真诚高素质的精神风貌、城市机体高效运转的过硬组织力——

  航空展背后,长春市全员上阵,以最“实在”的真诚,敞开怀抱服务市民游客,展现着北国春城特有的情感与温度,更以蓬勃昂扬的青春姿态,书写着青春之城振兴发展、向上突破的新气象。

  为了航空展,拼了!百万游客“大考”背后的“千锤百炼”

  9月19日至23日,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长春举办,在历届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多、体验最新,早在几个月前,就吸引了社会各界万千目光,备受期待。

  这份厚爱和期待,对长春市来说,既是莫大的认可,更是一场必须交出优秀答卷的大考。

  有数据为证:19日开放活动首日,航展现场涌入25万人,20日达到31万人的高峰,21日、22日、23日相继涌入23.7万人、16万人、16万人——短短五天,城区人口500余万的长春,迎来百万级客流量。

20日,参观者在长春市蓝天公园内观赏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热闹的人潮,共赴一场航空之约——展馆内人流不息,表演场上摩肩接踵,周边公园里还有不少人席地而坐仰望战机掠过。

  高集中度的时间、高聚集度的人流、高频次的服务……给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带来巨大挑战——

  当人们都做好了等待与杂乱的心理建设之时,调度科学、安排周密、秩序井然的观展体验给了大家一个又一个惊喜。

  来自哈尔滨的王俊这次专门带儿子来看长春航空展。20日一早,他们从长春西站下车后,看到Z1航展专线前排起的超长队伍,不禁打起退堂鼓:“这得排到啥时候?”然而他们跟随着队伍不停前进,排队期间就有工作人员指导提前购票,通过验票口后,5个通道依次排开,公交车一辆接着一辆,载满乘客出发。前后不到20分钟,王俊和儿子就坐上了公交专线,一路畅通,不到20分钟,父子俩已经到了检票口。

  20日早上,长春西站出站口的长春航空展公交专线前排起长龙,游客们有序排队,快速上车。新华社记者 赵丹丹 摄

  “这也太顺利了!在网上看到航展火爆,我们做足了长时间排队的心理建设,没想到长春的保障这么好!”王俊说,他看到路上做了临时调整,为公共交通安排了专用车道,每个路口都有交警把守。

  在市委市政府系统性统筹下,长春公共交通系统和交警部门一次次地演练、一次次地推翻、一次次地调整,直到找到最优方案——

  为确保航空展期间观众便捷出行,长春公共交通系统投入“万人保障团”,提前统筹运力资源,对公交车辆进行精细化调配。

20日早上,乘客排队乘坐长春航空展公交专线。新华社记者 赵丹丹摄

  “我们早上3点多开始准备,5点半就发走了第一波乘客。”长春航空展交通运输部门总调度于大钊介绍,长春市交通运输部门大力优化常规公交线路,增加运力投放,共投入17条线路、480台公交车、500台大巴及1500台出租车,配备的2条免费摆渡专线、40台摆渡专车,实现“最后一公里”无缝接驳;此外,还储备了200台应急保障车辆,出动各类保障人员9800人……

  长春市交管支队组织抽调全市交管民辅警1400余人支援航空展,每日早4时30分全部交管警力到岗,路段每50米设置1处固定岗,重点路口部署8至20名警力保障交通运行平稳有序。有观展游客说,不论是市内还是展会现场,有问题找交警,有需要找交警,准没错。

长春交警在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周边维护道路秩序。

  在航空展内,3个大型室内餐厅每日满足5万人就餐,1.5元一瓶的矿泉水价格刷爆社交网络;

  1285个卫生间,随时有工作人员打扫,门把手坏了立即维修;

  8000平方米遮阳避雨休息长廊,为老人和孩子提供了休息的港湾;

  环卫工人辛劳清扫,绿油油的草坪上,难见到一块垃圾……

  长春航空展上,平价的矿泉水、可乐、雪碧等饮品,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拼版图片)(图源网络)

  在顺利和通畅的背后,是长春市航展活动指挥部、宣传、公安、发改、交警、交通、城管、住建、应急、消防、园林、文旅、商贸、朝阳区、绿园区等部门的系统性联动和组织——

  “长春为了办好航空展,真的拼了!”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如是说。每个数字的背后,都是长春对游客观展体验的极致重视;每个细节的背后,都体现着这座城市拿出的最大诚意。

  家里来“且”了,招待!城市治理因“主人翁”而更美好

  城市因人而更美好,是一座城市活力和朝气的“风向标”。在许多热门网络帖子的评论区,一个个暖心动人的航展故事,承载着外地游客在长春的感动。

  “我们把袋子落到出租车上了,司机师傅特意给我们送回来”——有网友分享着她的感激。

  “我抱着孩子,孩子睡着了,旁边立刻有人借我遮阳伞,说孩子不能太晒”“我说我们带伞了,家人很快会送过来,但是旁边人坚持让我们打伞,说不能晒着孩子”——也有网友诉说着感动。

22日,在长春航空展上,一名小朋友参观展品。新华社发

  一边是热情好客的市民,做起城市的“主人翁”,让游客们感到宾至如归;另一边,是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的政策制定和治理方式,让城市的运行更加智慧、高效。

  21日,一则长春航空展无人机表演时间调整的新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原定的19时调整至20时,即延后1小时。长春轨道交通集团也发布通知:为缓解活动前文化广场站出站大客流,高效疏散返程乘客,当日的地铁1、2号线行车、进出站也进行调整。

这是“长春新闻”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无人机表演时间调整通知。(部分截图)

  看似不起眼的“延后1小时”,背后蕴藏着城市管理者让演出“精彩更安全”的深意。一方面,观众体验将更佳:当日晚8点的气温约15摄氏度,东北风2级,能见度高,更有利于无人机精准飞行和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交通疏散更从容:晚上8点开始,避开了交通拥堵的峰值,减轻了现场及周边的人流压力,让观众出行更加顺畅,提高了活动安全性。

  城市治理,以人为本,这在长春航空展中得到生动体现。一架架无人机在空中编织光影浪漫的背后,是交通调度、气象监测等部门与观众需求紧密编织在一起的网络,是一座城市对人民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关爱。

20日晚,长春文化广场上的无人机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

  长春航空展开幕之际,人们的目光大都投向带来精彩飞行表演的“大国重器”。随着游客们对航空展的参观和体验更加深入,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成功“圈粉”——

  航空展现场,约1300名志愿者分布在各个点位,提供引导和应急服务,有问必答;每天的飞行表演活动后,秩序平稳有序,环卫工人辛勤劳作,现场干净整洁。

长春航空展期间,良好的游客就餐、饮水和休息条件,得到网友一致好评。(拼版图片)

  在长春,不只有航展。文旅部门集中发力,延伸出5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打造“航展引领、全城联动,天天有活动、处处可体验”的文旅盛宴。

  从航博城主题艺术快闪到新民大街航天主题街区,从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到长影世纪城、净月潭等,同步推出了逐梦航天乐享西游、航空狂欢季等活动,整座城市都融入了航空元素,并推出延时闭馆、多语种讲解等暖心服务。

  来看一次展、爱上一座城,青春长春未完待续

  干净整洁的城市,笔直宽阔的马路,正以崭新的面貌,骄傲地展示着长春近年来的现代化建设答卷。从修葺一新、重新开放的人民广场,到“向新”而生的新民大街……

  一位北京网友第一次来长春,对整齐、大气的城市界面印象深刻,“马路宽敞,干净,基础建设很好,是座有‘家底儿’的城市”。

这是位于长春市人民广场内新开业的人民咖啡馆。(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成卓 摄

  近日,几段飞行员、空降兵抱着小孩子在展出战机前拍照打卡的视频火了,网友羡慕地说“这也太宠了吧”。也有人说:“一颗王牌飞行员的种子,已经种下!”

  长春和东北人既“宠孩子”,也“宠客人”。长春的“城市画像”,在一处处暖心的细节中得到精准描摹和更新,一句句网友留言,让人眼眶泛红——

  “吃铁锅炖前,店家说提前给你们准备吧,大概几点到,来了就可以直接吃了,押金都没收”

  “凌晨落地,接机的大哥电话叮嘱我说外面冷,先别出航站楼”

  “我们从航展出来,遇见本地人免费拉我们到目的地附近”……

20日,长春航空展上飞行员抱着小朋友拍照的视频得到广泛传播,网友评论喜欢“东北宠孩子的氛围”。(图源网络)

  长春人乐观、开朗的性格,也给许多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在路上,公交摆渡车的驾驶员找不到地铁站,满车人没有人抱怨,大家都乐呵乐呵地给师傅指路;在活动现场,大家或躺或站,带着孩子,在野餐垫上看飞行表演,怡然自得。难怪有网友说,“长春人生性乐观,豁达”。

  从“看一次长春航空展”,到“一辈子爱上长春”,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将更加可爱亮丽的一面展现给世人。长春航空展既是最新航空成果展示的平台,也给长春和东北地区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遇,让城市名片“更新升级”。

这是从长春市新民大街俯瞰市区全景。(7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办好一次展,激活一座城。

  此次长春,让游客看到的不只是航展——

  而是集展览、体验、产业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更是一座培养出一代代英雄飞行员的老牌“航空城”,马拉飞机的“东北老航校”精神在城市延续。

20日,参观者在现场观看运-20飞机飞行模拟。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近年来,长春市推进长春国际航空博览城、航天信息产业园、智能光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制定《长春市航空航天及应用产业三年攻坚突破行动计划》,培育、引进一批航空装备制造、航空服务、低空经济、文旅文创企业,释放产业集群效应。

19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飞行员向观众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岁月流转,蓝天见证。

  从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电影事业的摇篮,到“航空城”的名片愈发闪亮、航空产业集群聚势发展……

  长春,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姿态,向来到这里的人表达最诚挚的欢迎,正锚定航空航天产业新机遇,向空天苍穹迈进。

  青春之城,正蓄势冲天!

[ 责编:任子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