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吉林长春市红旗街——老商街“圈粉”年轻人(消费视窗·一条街一座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吉林长春市红旗街——老商街“圈粉”年轻人(消费视窗·一条街一座城)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5-05-14 11:21

长春市红旗街鸟瞰。

红旗街吸引来不少小朋友。

市民观看红旗街商圈“街BA”篮球赛。

以上图片均为长春市朝阳区委宣传部提供

  上午10点半,伴随一声清脆锣响,吉林长春市红旗街新的一天开始了。

  游客们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具有仪式感和新鲜感的时刻;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穿行在这条老街,感受时代的脉动。

  位于长春市城区核心位置的红旗街,是一条承载近百年历史的老街,也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商圈。在这条始建于1933年的老街上,历史与现代交织,商业和文化融合,拥抱年轻人、集聚年轻人,老商圈焕发出新的生机。

  工业基因,融入商业血脉

  红旗街1118号,长影旧址博物馆。

  步入馆内,一帧帧光影扑面而来,唤起每个时代特有的记忆,这是一场穿越时光之旅。

  长春电影制片厂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自1945年成立以来,80年间累计创作拍摄译制各类影片3600多部,其中一大批经典影片影响几代中国人,创造中国电影半个世纪的辉煌。

  曾经,《白毛女》《刘三姐》《英雄儿女》等电影从这里诞生,一盒盒电影胶片经由红旗街,送往全国各地,承载着全国人民对电影、对艺术的追求和期盼。

  随着技术革新,长春电影制片厂老厂区虽已不再承担摄制电影的职能,但演绎光影故事的摄影棚、谱写声音诗篇的混录棚、留存时光印记的洗印间等一批电影工业标志性建筑被完整保留。依照“修旧如旧”原则修缮,2014年,长影旧址博物馆在这里落成开放,老厂区焕发出新的光彩。202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被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如今,游客漫步红旗街,步入老厂区,体验电影制作工艺和流程,感受电影工业和文化的魅力。

  好戏落幕,掌声连连。长影旧址博物馆内,贵州游客吕萍重温经典,在现场观看由青年演员演绎的电影《英雄儿女》片段。2024年,长影集团把《英雄儿女》《董存瑞》《保密局的枪声》等经典影片,通过沉浸式演出和红色舞台剧的形式带给观众,让更多人了解革命英雄的伟大故事,让更多红色精神被传承、被铭记。

  一个厂,一条街,一座城。岁月变迁,长春电影制片厂早已筑就红旗街的文化底色,也承载着长春“电影城”的文化灵魂。每天,这里都会涌入大量来自各地的年轻游客。

  “五一”假期,长影旧址博物馆接待游客2.97万人次,营业额达191万元。

  走出长影,回到红旗街,一列复古造型的有轨电车正缓缓驶来。轨道边、站台上,满是市民游客,或等待乘坐,或拍照录像。

  “前方到站,长影站。”连接红旗街和老城居民区的长春54路有轨电车驶过80余载光阴,沿着岁月的轨迹,见证着城市的脉动。“以前坐它上下班,开起来时‘叮当’作响,如今孙女带着外地同学来拍照。”家住红旗街附近,年过七十的老人刘建民,讲起有轨电车和几代人的故事。

  如今的有轨电车,经过几代车型更替,仍旧发挥着交通运输的功能,并成为红旗街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化身“流动的城市记忆”。“文旅专列”“东北虎主题列车”……披上新装的老电车,深受年轻人喜爱。

  固定的建筑,流动的列车,动静相宜见证红旗街的历史与现代交织融合,让工业基因深深融入城市商业发展血脉。

  娱乐休闲,刷新消费体验

  4月30日,一场市集在红旗街拉开序幕。“这有山”门外,50余个摊位汇集,扎染、石雕、漆艺等非遗技艺吸引游客驻留消费。

  “这是我们精心打造的特色文旅IP‘云山集’,今年是第三季。”长春这有山文旅商业发展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孙亚婧介绍,“云山集”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市集结合起来,每年设置不同的主题,并面向全国招募优质摊主,进行展示、展演、展销。今年配合即将召开的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云山集”主题定为“书香绕云山·非遗映市集”,出版元素和非遗技艺共同在市集中呈现。

  外有市集,内见“山景”。2019年开业的“这有山”,在室内建起了一座“山城”,主山道环绕向上,店铺沿主山道布置,将消费购物与城市微度假巧妙结合,成为室内度假文旅场所。漫步“山”中,移步换景、景景不同。寻亭台、踏“山阶”,消费者在蜿蜒起伏的“山道”和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里逛街购物,品美食、撸宠物、看演出、做手工……各式体验丰富有趣。

  “刚开业时,我就来过,现在新增了很多特色小店,可好逛了!”当地大学生王楠是“这有山”常客,前不久在社交媒体上发现新开的主题书店,她约上外地朋友一起来打卡。逛“山”半日,王楠拎着新买的书签和冰箱贴,捧着带有“这有山”标识的咖啡,收获颇丰。“五一”假期,“这有山”接待游客19.6万人次,营业额超1300万元。

  客流火爆的“这有山”,是红旗街商圈的后起之秀。20世纪90年代初,红旗街商圈正式起步发展。此前,红旗街附近以经营电子器材的小店为主,曾被百姓称为“电子一条街”。

  看中红旗街的区位优势,1993年,欧亚商都、亚细亚百货相继在工农大路与红旗街交会处开店迎客,红旗街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逐步成长为核心商圈。

  如今,这里不仅拥有老牌商场欧亚商都,还有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以及新晋打卡地“这有山”,形成红旗街商圈的主体,带动了周边餐饮、娱乐、休闲等多种业态的共同繁荣活跃。

  “红旗街商圈聚集众多商场,但业态多元,定位各异,区分度高。”红旗街道办事处主任朱智鹏介绍,欧亚商都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品类齐全、品牌汇集,亚细亚百货则以中老年市场为主,万达广场和“这有山”主要面向青年消费者,提供购、吃、游、娱、住的综合消费体验。

  如今,红旗街商圈消费规模排名吉林省商圈首位,也是长春市大型集经济、历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聚集地。2023年,红旗街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4年,红旗街商圈全年客流量近3000万人次,年销售额达78亿元。

  创新发展,洋溢青春活力

  暮色四合,红旗街上灯火璀璨,灵动歌声悠扬飘荡。

  万达广场门口,一场音乐比赛正在进行,来自吉林艺术学院的大学生王梦宇在聚光灯下动情演唱。舞台下,满是年轻人的身影,举起LED灯牌、挥舞荧光棒、鼓掌呐喊,青春活力洋溢。“我们面向年轻群体推出一系列活动,包括大学生音乐比赛、动漫舞蹈秀、民乐首演等,吸引众多青年群体参与。”红旗街万达广场总经理王海鹏说。

  离开音乐比赛现场,前行百米左右,一个街头篮球场内,运动正酣。去年夏天,激情燃动的红旗街商圈“街BA”篮球赛在此进行。25支中外篮球队、316名篮球爱好者激烈酣战,每场比赛都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观看助威。

  “云山集”、“街BA”、电音节、消夏节……活动接连不断,红旗街总是热闹非凡。“我们依托街区特有资源禀赋优势,举办丰富多元的系列活动,鼓励创新发展,增添商圈活力。”朱智鹏说。

  步入商场内,长春市首家泡泡玛特城市主题店人流如织。“今年一季度,我们成功引入6家首店品牌、首创品牌,首店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劲引擎。”王海鹏介绍,商场在首店经济和场景创新上发力,针对年轻客群的消费特点,精准调整业态组合,实现品牌更新。

  同样聚焦年轻人,不久前,一场画展在“这有山”内举行。作品并非来自艺术家或商业机构,而是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们。“我们发挥红旗街周边高校众多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平台,也加强和年轻人的沟通,听取他们的创意想法。”孙亚婧介绍,这样的合作并非首次,去年5月,“这有山”将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大学生毕业设计展请到“云山集”中,为毕业生提供展示、交流、互动作品的空间和舞台,并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红旗街里,青春潮涌。红旗街与工农大路交会处,一块裸眼3D大屏吸引游客驻足观望。身披电影胶卷、脚踏电车造型鞋履,红旗街IP吉祥物“旗旗”向游客们挥手致意。2023年,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道对外发布吉祥物“旗旗”,造型萌动可爱,贴近年轻人喜好。红旗街商业精品街内,灯光布景、雕塑小品、互动大屏、天幕隧道等新场景的打造,同样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我们聚焦青年群体,深入推进商旅文体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打造体验式消费业态,让老商圈焕发新活力。”朱智鹏说。

  人民日报记者 郑智文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