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人参“变身”记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2024-08-21 20:49

  人民网记者 谢龙 李洋

  经历了一整个夏天的雨水滋润,长白山深处形似“胖娃娃”的人参“悠哉”生长,在一声声放山人的吆喝中,它们即将迎来日后的华丽“变身”。

长白山人参浆果。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连日来,“参把头”孙良珠带着徒弟在丛林深处“放山”——“放山”是长白山地区对进山采挖野生人参这一行当的称谓,如今,这种古老的采参习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把头”孙良珠在林中“放山”,按习俗找到人参后应高喊“棒槌”。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棒槌!”喊着口号,选定“观山景”,备足“索宝绳”,仔细观察人参长势……“今年,长白山风调雨顺,人参长势很好。”孙良珠望着眼前“五匹叶”上硕大娇艳的人参花预测。

长白山森林中,适宜人参生长的环境。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长白山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人参产区。就是在这样的纬度带、这样的坡度上,特定的树木密度导致的光照度下,人参“舒适”生长。2023年,吉林收获人参3.4万吨。

  从“百草之王”不如草

  到“林海参香”优质优价

  近期,长白山地区进入旅游高峰期,位于长白山山脚下产参大县抚松的一家家人参专营店也迎来了销售旺季。

  “这个柜台里展示的是15年以上的林下参,每一棵都有‘长白山人参品牌’认证,放心购买就好了。”天盛参荣人参专营店经理陈强从小跟着父辈种参做人参买卖,面对着往来的商客他总是笑呵呵,“如今,人参产业势头正猛,价格也不错,小小的人参让我们参商奔向了小康。”

  2023年,吉林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首次突破7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3%。

长白山林下参。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虽然现在“价格不错”,然而素有“百草之王”美誉的人参,却曾在其主产区沦落成了“萝卜价”。

  为啥“萝卜价”?“当年,各家各户自产自销,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大量使用高残留的农药、化肥,最后产量不仅没上去,质量还下来了。”陈强说,“因各项指标不符合药厂收购标准,辛苦种出的人参,只能卖出‘萝卜价’。”

  守着好资源不能没有好收入。这样的窘境,在吉林省实施“长白山人参振兴”工程后有了明显改观。

  “政府组建了一个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后来就有专家找上门说:‘你想要提高人参品质和产量,就必须标准化种植。咋样种得好,我们教你。’”当时陈强将信将疑,“我种了30多年的参,他们经验能有我丰富?”

  后来,陈强还真心服口服了。

  “联盟给我们提供了全过程技术指导,咋样正确上绿肥,怎么防冻调温调光,让咱这老‘参把式’接触到了新技术。”如今,陈强不再害怕农药检测——人参有了质量保障,价格也逐渐走高了。

位于抚松县的人参良种繁育示范区。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从种参到卖参,陈强忙得不亦乐乎。“‘一参一码’追溯平台上线、打击假冒伪劣行为、顶格处罚,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规范市场秩序,让我们参农更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生意。”陈强对未来人参的价与质充满信心。

  从背井离乡背包卖

  到一家市场左右全球参价

  清晨,位于抚松县万良镇的长白山人参市场,商客已是摩肩接踵。

万良镇的长白山人参市场。抚松县委宣传部供图。

  长白山人参市场经理张国红一边巡视着市场的环境一边介绍:“鲜参娇贵,温度一高就容易干,保品相,需要趁早卖。但园参不一样,参农们大多白天起参,交易往往集中在下午,晚上甚至会更热闹。”

  在交易旺季,长白山人参市场每天交易人数超5万人次,年人参交易量超4万吨,年交易量占全国人参交易量的80%左右,年交易额达80亿元。“毫不夸张地说,长白山人参市场可以左右全球参价。”张国红显得十分自豪。

  张国红说:“最早卖参,乡亲们得背着蛇皮袋,全国各地跑,去年的买家今年未必能找得到,人参能不能卖得好,也全凭运气。”

  背井离乡跑零售,形成不了市场机制。于是,镇上的参把头带头在参农多、交通便利的万良镇集中开市,逐渐形成人参交易集散地。

长白山人参。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2005年,长白山人参市场由政府主导选址异地扩建。如今,在1.68万平方米的交易大厅里,200多种人参产品走出大山“见世面”,远销新加坡、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几年来,长白山人参市场陆续引入了质量检测、报价中心、大数据中心及多媒体信息中心,让老市场逐渐跟上需求的新变化。”张国红介绍,今年,投资2.4亿元打造的人参特色产业小镇工业园已完工。未来,这里将打造成集仓储、加工、销售、研发、检测及中小企业孵化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集群。

  小小的万良,大大的市场。张国红说,目前万良镇约有80%的人口从事人参行业,市场与业内人士的集聚作用,让参农背井离乡背包卖参成为历史。

  从长年“困”在酒坛里

  到“面”目一新向全球

  在不少吉林人的记忆中,家里总有一个泡着人参的玻璃酒坛,酒坛里满是参须的人参“张牙舞爪”,散发着浓郁的酒糟香,只有逢年过节时,长辈才舍得倒出一点,品味这佳酿。

  而今天,人参正以另一种方式面向世人。

  “经过多年的开发和研究,人参已不再是单一的药用植物,其有效成分经过加工后可以应用到更多领域,人参护肤品就是典型代表。”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药师陈英红说。

  在抚松中草集人参小院,利用人参皂苷、多糖、肽类与挥发油等活性成分研发的人参化妆品畅销世界各地。“我们已研发出150多种人参护肤产品,在全国开设了1500多家专卖店,市场反响很好。”抚松中草集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祖朋说。

  在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仓储库里的一箱箱人参护肤品在机械的操控下打包装箱。“我们将人参花、果、叶、茎、根中的不同有效成分研制成不同功效的护肤品,实现了人参的全株开发利用。”该公司董事长张益胜表示,目前已研发出包括洁面、美白、祛痘、除螨、彩妆等600余款产品,2023年实现产值2.72亿元。

集安益盛药业的化妆品仓储库。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除了护肤品,吉林还通过精深加工开发生产了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生物制品等多个系列的1000多种产品。

  “我们将长白山人参和长白山蜂蜜融到一起,味道好,还易携带,随时随地可食用。”吉林肽谷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宗树伟介绍,这种采用生物酶解专利技术提取小分子低聚肽做成的粉剂和含片食品及药品,在推出市场后反响很好,“撕开包装袋,将人参含片放入口中,蜂蜜的甘甜让味本微苦的人参唇齿留香。”

  做大做强长白山人参产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当前,吉林正通过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加快人参多领域多元化开发利用,持续提高人参产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努力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优势产业。

  “要举全省之力,从源头抓起,引导行业自律,更好培育维护人参品牌,真正把长白山人参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吉林省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漫山遍野的小红果,底下睡着“金娃娃”。初秋时节,人参正在长白山华丽蜕变。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