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指标全线上扬 经济量增质升——透视吉林市上半年经济发展亮点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指标全线上扬 经济量增质升——透视吉林市上半年经济发展亮点

来源:吉林日报2024-08-14 14:49

  上半年,吉林市GDP同比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3%;全市新签约1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9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32.06%;投资增长态势强劲,增速连续4个月领跑全省……一连串扎实亮眼的数据,凸显吉林市经济发展的向好势头。

  年初以来,吉林市锚定打造“一个中心,四个基地”,深化“九解一协调”帮扶企业行动2.0版,加快建设形神兼备的新时代新江城,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生新,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主要指标全线上扬,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量增质升。

  三产协同发展 增长平稳强劲

  1月至6月,吉林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同比增长6.1%,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2%、39.4%和50.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104.88亿元,同比增长6.9%。从产业规模看,畜牧业产值完成近90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85%,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另外,乡村产业全链条提质升级,全市成立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协会,加快81个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全口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90.2亿元,同比增长9.34%。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1月至6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吉化转型升级项目28套新建及改造装置,已开工25套,开工率89.3%;吉林建龙25万吨高附加值硅钢项目投产,填补当地高附加值钢材终端产品空白。全市百余种主要产品产量6成以上实现增长。全市50户重点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5.4%,上拉全市规模工业产值4.5个百分点。39户高技术企业上半年完成增加值10.6亿元,增速达到12.9%。盘活“双停”企业45户,新增产值超20亿元,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1月至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89.8亿元,同比增长13.3%。在投资拉动下,全市资质建筑业产值增长12.6%。

  商贸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旅游市场全面激活,规模以上旅行社营业收入实现了同比156.9%的高增长。跨年烟花秀等活动吸引百万游客,2023-2024雪季接待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78%、199%,提升幅度创历史新高。“五一”期间,吉林市接待游客量创近5年同期极值。世界锅包肉大赛赛事期间旅游收入同比增加近四成。全市商贸企业开展促销活动130余场,特别是3批次消费券促销活动,直接拉动销售额1.7亿元,间接拉动销售额增长5亿元。

  服务效能提升 活力持续释放

  今年,吉林市推出“九解一协调”服务企业2.0版,破解企业难题,激发企业活力。今年上半年,月均受理企业诉求897件,月均解决800件,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

  吉林市“九解一协调”各解难题工作专班,有效发挥部门职责优势,丰富活动载体,推动“办成一件事”“解决一类事”。组织60余户企业参加广交会、消博会等20余场国际展会,推动一汽吉林汽车与俄罗斯签订3000辆/年出口订单,合同金额约1.5亿元。举办30余场次银企对接活动,达成融资意向51.6亿元,解决融资需求16亿余元;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230余场,帮助2183户企业发布用工信息4.1万个,达成就业意向5391人,促成1.7万余名高校毕业生择吉留吉就业;推动重点项目开复工377个,新签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投资额达460亿余元;帮助企业解决“清欠”难题115件,偿还金额5亿余元;组织开展产需对接活动18场次,服务企业累计超150户;推动13个涉企“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在全省率先实现“供地即发证”;累计帮助193户企业解决“司法援助”难题216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

  吉林市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择优选派的2778名“企业知心人”,抬高标尺,穿凿做实,合力推动“九解一协调”不断取得新成效。运用重点项目流动服务机制,采取帮办、代办、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服务举措,全力推进吉化转型升级项目用地和规划手续办理;帮助一汽吉林拓展海外市场,促成与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合作订单,计划3年内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整车1.2万辆,并达成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建厂意向;帮助省鑫创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肉羊养殖基地,使企业肉羊养殖存栏达到4000余只,年出栏可达1万只……

  产业向新而行 塑造全新优势

  年初以来,吉林市大力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动能转换、结构升级和质效提升。

  吉林石化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炼油向化工、化工向材料、材料向高端“三个转化”,ABS树脂、乙丙橡胶、碳纤维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充分发挥“产销研用”一体化协同作用,持续开发高端化、系列化、定制化新产品,实现新材料增产拓销。上半年,吉林石化生产新材料产品13.76万吨,产量同比增长近30%。总投资339亿元的吉化转型升级项目完成土建施工,总体进度已超75%。

  今年,吉林市组织推荐吉林化纤年产1万吨超细旦连续纺长丝项目等56个项目入选省级“智改数转”项目库。他们推动企业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链接,围绕制造全过程,推进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打造智能工厂。吉林化纤总投资27.4亿元的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工艺实现“双路线”突破;总投资21.4亿元的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8条生产线全面开车。吉林化纤碳纤维全产业链综合产能达到21.5万吨,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大功率风机叶片板材市场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该公司研发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通过国际权威检测认证,企业因此拿到了进入欧洲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专精特新企业掌握独门绝技,极具成长潜力。1月至6月,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97.6亿元,同比增长10.3%。(记者李婷 姜岸松 丁美佳)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