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春市民眼中的《政府工作报告》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要闻 > 正文

长春市民眼中的《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新华社2023-01-13 14:39

长春新区“三路七桥”工程。

  1月9日,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报告》中提到的3个数字成为市民们热议的焦点。看似冰冷枯燥的数字背后,是春风拂面,是暖意融融,更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彰显。

  “人民至上”在承诺里,也在行动里;在成就里,也在蓝图里。接受采访的市民们一致认为,在2022年疫情冲击、财政紧张的情况下,长春市依然把回应人民关切作为头等大事,舍得在民生领域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100+50个口袋公园装满市民们的欢笑

  《报告》中提到,2022年,长春市建设口袋公园100处。2023年,还将新建和改造口袋公园50个。

  胡占钧曾经是一名中学教师,退休后决定利用两年时间走遍长春所有的公园。如今两年期限已到,62岁的老胡到访过的公园69个,只完成了任务额的三分之一强。据了解,截至2022年8月,长春市共有公园175个,绿化率居全国乃至亚洲大城市前列。

  当然,2022年新建的100个口袋公园并不包含在公园总数175个之中。在踏查长春各个公园的时候,胡占钧也把口袋公园纳入视野。2022年踏查了30多个口袋公园,最忙碌的一天居然到访了5个。让见多识广的老胡大呼过瘾之余,对这项“迷你绿肺”民生工程毫不吝惜溢美之词。

  “顾名思义,口袋公园就是指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的绿化活动场地。长春的口袋公园很好地结合绿化美化和文化,见缝插‘绿’,一园一景,在方寸之间为市民打造出家门口的休憩场所。”提起口袋公园,老胡侃侃而谈。据老胡观察,长春的口袋公园基本上都靠近主干道和居民区,附近居民“抬腿就到”,单位面积的游客承载量远远超过那些大型公园。

  提起他印象最深刻的口袋公园,胡占钧如数家珍:“童梦园童趣盎然,吉柴园工业风浓厚,皓月园科技感十足……”

  71岁的陈芝兰家住西环城路,以前最头疼的就是带4岁的小孙子去哪儿玩。自从自家楼下的皓月园建成后,每天都要在这里逗留两三个小时。“小孙子迷上了这里关于宇宙和太阳系行星的科普图片介绍,天天让我给他讲解。一个多月下来,孩子把很多内容都背了下来,前几天还说长大要当天文学家呢。”带孙子的同时,陈大娘还加入了这个口袋公园的早晚广场舞队伍,锻炼了身体,也结识了好姐妹。

  “口袋公园这个名字起得好啊,都说长春是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城市,我看我们的幸福就装在这个‘口袋’里。”陈大娘笑声朗朗。

  道路通行效率提高18% 化解上班族出行烦恼

  《报告》中提到,2022年,长春市强力推进交通治堵,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18%。

  “18%这个数字直观地反映了长春市交通治堵的成绩,按照我的个人感受,18%都不止,应该在30%左右。”34岁的黄立伟说。

  黄立伟在一家合资公司上班,公司对迟到、早退和出勤率考核较严。曾几何时,早晚出行高峰的堵车让他苦不堪言。从家到公司正常40多分钟的车程,经常得开一个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要不就得起大早,要不就迟到。2022年,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以来,黄立伟驾车上班的时间稳定保持在一个小时左右,再没有出现因为堵车而迟到的情况。

  道路不堵了,上班族的心气顺了。交通治堵取得良好成效的背后,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让人惊叹的努力。《报告》指出,2022年,长春市完成88个主要堵点、175处微工程改造,打通20条断头路、卡脖路,建成9座立体过街设施,优化调整公交线路55条,新增路况引导屏265处。

  家住二道区南太有街附近的张远也是交通治堵的受益者。断头路的存在,给31岁的张远和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照顾父母,我在购买婚房时特意选了他们附近的小区,但因为道路不通每次去看望他们都得绕行二三十分钟。”张远述说。

  2022年11月底,全长320多米的南太有街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了周边几条交通干道的压力,也解决了张远与父母亲“咫尺天涯”的难题。“现在,从我家到我父母家,也就是五分钟的时间。给他们做一碗鸡汤,端过去都不会凉。”

  交通治堵是民生工程,更是长春市政府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还将继续提升城市畅通能力,实施红旗街等5大商圈综合整治,推进人民大街南延、南湖大路东延、北三环拓宽改造,打通15条断头路、卡脖路,建设5座立体停车场,新建改造公交专用道137公里,新辟优化公交线路40条……未来可期,相信经过一年的时间,更多的黄立伟们可以免除上班迟到的烦恼,更多的张远们可以把孝心妥帖地安放。

  30条特色街区提振商家和消费者的信心

  《报告》提出,2023年,长春市将打造特色街区30条。

  尽管只是《报告》中短短一句话,依然激起了李一丹的强烈兴趣。41岁的李一丹在桂林路商圈经营服装和化妆品生意近20年,受到疫情冲击,生意一度艰难。但李一丹的信心一直都在。就是在疫情期间,朝阳区政府依然对桂林路商圈进行了大规模提升改造,这坚定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李一丹介绍说,2023年年初以来,桂林路商圈人气渐旺,停车位开始紧张,人流也基本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新年伊始,李一丹刚刚与房东续签了5年的合同。目前,她最关心的是《报告》中提到的30条特色街区具体在哪里。“如果位置理想、人气兴旺,我还想再租一个店面,扩大一下我的商业版图。”李一丹说。

  仿古牌坊,白墙灰瓦,马蹄石与灰色花岗岩铺设的路面……走在重庆胡同步行街上,仿佛走进了一段凝固的时光。2022年10月,刚刚完成改造的重庆胡同步行街“闪亮登场”,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市民前来“打卡”。老年人到老字号饭店寻找往日熟悉的味道,年轻人的身影出现在网红街店中,儿童们则被各类小吃“勾出了馋虫”。600多米长的步行街一时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25岁的魏嘉宏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很普通的小胡同,购物、用餐的体验一般。虽然我工作的单位就在附近,但我一年中难得到这里几次。”但重庆胡同步行街完成改造后的仅仅两个多月时间,魏嘉宏已经记不清去过多少次了。“大多数都是跟朋友一起去吃饭,或者没什么事儿也愿意一个人在这里走走逛逛。”

  历史元素、电影元素、工业元素、冰雪元素、关东民俗元素、风味小吃元素……一条条特色街区提振商户信心,拉动消费,带动了一处处区域的经济发展。在新的一年里,即将新增的30条特色街区,让人充满遐想和期待。(王健民)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小苏干湖:咸淡相连的高原“姊妹湖”

  • 中欧班列“枢纽经济”展新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