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当地新闻 > 正文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来源:中国吉林网2022-07-22 21:15

  我向你奔赴而来

  你就是星辰大海!

  2022年高校招生正式展开

  一封封来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在跨越山海

  正向萌新们奔赴而来!

  录取通知书是高校送给新生的第一份“礼物”,

  蕴含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文化内涵,

  各高校都在通知书上各显其能。

  那么

  2022年

  吉林省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什么样呢?

  吉林艺术学院——古韵与现代的艺术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一张打开艺术大门钥匙的信封,一份满载荣耀的金榜题名,一段即将风华正茂的旅程。

  吉林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设计外观采取了古籍善本的开本及样式,捧在手里即能感悟到返璞归真的亲切之感。手书的“录取通知书”、雕版样式的字体以及竖排版的设计方式,配以现代造型的几何形态加以辅助,古韵与现代的融合跃然纸上。

  从1946到2022,从这张录取通知书开始,吉林艺术学院的故事要慢慢说给你听……

  吉林农业大学——众里寻你千万遍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由全体师生遴选出来的。在启动招生工作时,吉林农业大学举办了2022年新生录取通知书设计创作活动,经过层层筛选后,最终学生们通过网络投票在入选的3个作品中,选出了吉林衣业大学设计学系唐广凯同学设计,指导教师卢翼指导的设计方案。

  整体录取通知书设计采用双开形式使通知书更具仪式感,表面附吉林农业大学标志性建筑,环境设计系教师作品:吉林农业大学行政楼手绘。通知书展开来,内衬赋予植物纹路底纹,左半边印有“明德崇智厚朴笃行”校训,右面依然是接有手绘行政楼形象,右侧内衬附有吉林农业大学校歌节选,寓意欢迎新一届“大地之子”的到来。

  随录取通知书还附赠新生入学须知、致家长的一封信、资助申请表、应征入伍宣传单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一字一画都有故事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工艺,增强纪念意义,收藏价值,体现长春中医药大学品牌价值,即“金字招牌”。

  封面设计通过长春中医药大学标识的立体延展,运用logo里的五边形立体化,突破创造出了新时代的中医药大学超越突出的视觉形象。

  通知书上面的字迹采用行书大家苏东坡笔意变化,奔放洒脱,愿新生在充满朝气的年纪里奋力拼搏。封底采用长春中医药大学金色校训“启古纳今、厚德精术”,这是学校对新生踏入学校前在教风、学风、校风方面的共情理念植入。

  左侧文字表达学校对新生的欢迎和对医学的执着,也提醒学子们选择所爱专业,用心珍爱学医机会,把中医药发扬光大!文案策划“nice to meet you”,在这里学习每位新生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新生,点明来到大学学习的使命,与新生互动交流,明确医学生追求人生理想的目标。左侧小字文案集嘱托、提示、鼓励与祝福于一体,句行藏头“望、闻、问、切”四字暗含中医的辩证思维。

  篆刻形式2022组合内页回纹,体现新中医气质。内页的字体为郭沫若体,和学校校门题字的字体统一。落款处校长亲笔签字,颜色为蓝色,代表了天空与海洋,暗示了到大学后有充分和广袤的发展空间。内页底部画面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线形建筑图形,让新生直观感受到大学的文化底蕴,启发学生到大学后,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勤勉的态度、终身学习的观念,更要积极的崇尚学术、传承文化,守护好大学精神。

  吉林大学——开启你的梦想大门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从网友晒出的通知书来看,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沿用了去年的设计,封面采用烫金、烫银、压凹等多种工艺。封面上绘制着校宠天鹅。

  通知书像大门一样左右开启后,仿佛打开了梦想的大门,然后鼎新楼跃然纸上,两侧是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

  从拿到这张通知书起,学子们就将在吉林大学开启一段人生新的旅程。

  长春理工大学——做一束照亮全世界的光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吉林省各高校录取通知书长这样

  山有峰顶,海有彼岸,在经历了十年的寒窗苦读后,长春理工大学的专属录取通知书正在飞奔而来。

  长春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里到外都选用了鲜艳的红色,寓意着喜庆与美好。上面绘制着学校标志性建筑的模样,上面还写着“中国光学英才摇篮,欢迎你的加入”。整个录取通知书制作成了礼包的模样,除了通知书外,还附有新生入学手册、长理易班介绍、资助手册等,期待新生们在梦寐以求的科技高地,做一束光,照亮全世界。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图片由各高校提供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长八甲遥五火箭成功实施转运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近七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我们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顺应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趋势,立足产业需求侧职责定位,多措并举加快推动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等,依托项目培养高技能人才。
2025-11-10 10:07
ASC26报名链接:https://www.asc-events.net/StudentChallenge/ASC26/Register.php
2025-11-07 15:58
北京时间2025年11月6日11:00—14:00,地磁发生强烈扰动,达到大地磁暴水平(Kp=7),为橙色警报级别。
2025-11-07 13:39
阿特拉斯的成功观测是天问一号的一次重要拓展任务,利用探测器观测暗弱天体为天问二号开展小行星探测进行了技术试验,积累了经验
2025-11-07 09:3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据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进入火星环绕轨道,迄今已稳定运行4年8个月,目前状态良好。
2025-11-07 09:31
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业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凝聚产业国际合作发展共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
2025-11-07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