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吉林“Z世代”情侣校园战疫:领证结婚是疫后第一要务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当地新闻 > 正文

吉林“Z世代”情侣校园战疫:领证结婚是疫后第一要务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5-11 13:35

  (抗击新冠肺炎)吉林“Z世代”情侣校园战疫:领证结婚是疫后第一要务

  中新网吉林5月10日电 (记者 苍雁石洪宇)“吉林市12日起有序恢复办理婚姻登记业务”的消息令刘晏辰兴奋不已。原定于3月10日登记结婚,被推迟了整整60天。

  这60天里,刘晏辰和女友荣雷雷都在大学校园里携手战疫。

  5月9日0-24时,吉林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伴随着连日的“零新增”,当地公交、客运渐渐恢复,“静默”已久的吉林市逐步复苏。

  仍在东北电力大学坚守的刘晏辰和荣雷雷,此时无比盼望“疫散”。26岁的刘晏辰是电气工程学院的辅导员,同龄女友荣雷雷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辅导员。

吉林“Z世代”情侣校园战疫:领证结婚是疫后第一要务

  刘晏辰在搬运物资 刘晏辰供图

  疫情初始,二人同时申请返校战疫,同时获得批准,同时入校。“之前并没有商量过,这是一种默契吧。”刘晏辰入校后,被编入物资搬运组,主要负责抗疫物资的搬运。“体力活多一些,因为我年轻。”荣雷雷则负责在校学生的数据统计,包括核酸采集的录入和日常体温监测。

  二人的办公室在电动大楼4楼的走廊两侧,仅相隔40多米,刘晏辰和荣雷雷经常三四天也见不到一面,见面全凭“偶遇”。“因为我们都很忙,工作上有交集的时候也少。”

  目前,陆续有大学生离校返乡,刘晏辰和荣雷雷的日常工作也转为核对离校学生的人数、去向和时间。

  已是初夏,刘晏辰和荣雷雷在校园里仍穿着厚衣服。“形象此时已不重要。”守护校园60天,刘晏辰也有自己的“遗憾”。

  因为工作紧张繁忙,虽与女友同在一层楼,却未能与荣雷雷合影留念。“毕竟我们一起参加了抗疫工作,没有留下一张合影作为纪念。”但吉林市将开通婚姻登记的消息让刘晏辰很开心。他计划彻底胜利后,第一时间和荣雷雷登记领证。

  又到了漫天飞舞柳絮的季节,校园逐渐恢复了宁静。刘晏辰也即将履行迟来的婚约。“和雷雷携手战疫的日子,是我们对爱情最好的誓言。”(完)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