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疫”去春来唤花开——聚焦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后的吉林市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李伯玺]

“疫”去春来唤花开——聚焦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后的吉林市

来源:吉林日报2022-04-12 08:56

24小时热图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主论坛举行

  • 今年前6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同比增长76.9%

  • 贵州榕江:送别抗洪抢险救援队伍

  • 高温下的铁路建设者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

“疫”去春来唤花开——聚焦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后的吉林市

 

  没有硝烟,但“战斗”仍在;听不见炮声,但“冲锋号”响彻耳畔!

  4月8日,吉林市实现本轮疫情社会面清零目标。一时间,万千江城百姓纷纷打开窗户,沐浴着扑面而来的春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阶段性胜利,让吉林市委、市政府一班人的头脑愈加清醒,以更加坚实有力的工作作风,按照孙春兰副总理部署要求和省委书记景俊海“快、准、严、细、实”工作原则,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稳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当下,稳定运行如何保?春耕生产怎么办?复工复产咋落实?吉林市周密组织,稳步推进。

  镜头一:稳定运行,我们见“亮”了

  清零目标实现后,吉林市继续不折不扣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从严从实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围绕稳产保供,各地各部门迅速出台一系列举措,有效保障了一线生产运行。

  在一些重点企业生产车间和重大项目建设工地,流水作业有条不紊,机器轰鸣正常运转,做到疫情防控不松劲,生产建设不停工。

  华微电子是吉林市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实施有效防疫举措,合理有序安排生产,交出了一份“厂区内零感染、一季度稳生产”的优异答卷。

  3月2日,吉林市开始出现疫情,公司严格按照吉林市政府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迅速启动防疫应急预案,组织所有员工进行多轮核酸检测,做到了应检尽检,不落一人。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3月18日,公司根据相关要求,开始实施封闭管理,执行相关疫情管控措施。各部门建立扁平化对接机制,畅通疫情信息监测报告渠道。实施最小单元网格化闭环管理,建立车间、班组、岗位的网格单元,控制每个单元人数,工作定岗、睡觉定位、吃饭定点。厂区内每天定时进行全覆盖消杀。厂区之间的通勤摆渡车“扫码入座”、食堂“扫码就餐”,实现了员工的行动轨迹可查询、可追溯。

  坚固的疫情防控防线,为生产的有序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政府部门积极帮助公司实现了货物正常发运。

  “我们把要发出去的货运输到高速路口,沈阳代理公司再把我们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带过来,对接互换车上的货物,确保造得出、运得出。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无缝对接,哪能这么顺畅!”说起为企服务,公司物流主管张敏竖起大拇指。

  “在抗击疫情期间,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工信、发改等行业管理部门,帮助公司申报通行卡、协助进行集中核酸检测,协调供给抗原检测试剂盒、口罩、消毒液等,在防疫和生活物资方面都给予了重点支持。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按要求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状态,再创经营佳绩,为吉林市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CEO于胜东说。

  疫情下保障重点企业有序运行,是为城市后续发展蓄力,而涉及生活物资保障运行,则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

  每天上午9点过后,船营区大润发超市的地下停车场都会有10辆出租车,准时静候在那里,他们不是等待乘客,而是要转运蔬菜。

  据船营区大润发超市总经理李霜介绍,出租车志愿者是由吉林市商务局征集的“爱心保供车队”,大润发超市5个店分别对接10台出租车,根据营业时间随时待命,在超市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效率,目前超市日均完成1000多个订单。

  超市的高效率保供运行,让居民们感受到了“饭桌”上的变化,不少小区居民家的“菜篮子”丰富起来,菠菜、韭菜等蔬菜成为居民最爱采购的品类。家住船营区松北二区的居民刘家宇说:“菜品全了,我们老百姓的心也就安稳了。”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基本生活物资需求,吉林市新设立了临时蔬菜批发点,较好地满足了超市正常进货需求,超市缺菜的问题基本缓解。通过商务局办理的保供车辆通行证和物资保供特别通行证,最大限度释放保供车辆和人员,解决了生活必需品的配送难题。

  截至4月9日,吉林市生活物资可供销售总量10568吨(不含支援物资),总进货量734吨,总出货量932吨,基本保障了居民日常需求。

  疫情之下,吉林市坚决筑牢抗疫坚固防线,有力保障城市稳定运行,在抓好抓牢保运保供链条的同时,为社会面清零蓄积了不竭动力。

  镜头二:春耕生产,我们不愁了

  4月10日上午,昌邑区孤店子镇春新生态家庭农场,张春新一家正在大棚中抢时作业,他们不时地盯着手机里做核酸检测的通知,然后轮班前往,回来继续忙碌。

  张春新种了500亩地,但没有耽误种田。4天前,开始进行水稻育苗,6栋温室大棚已有2栋完成育苗播种,预计4月13日前全部完成。眼下,他盼着多些帮工。几天前,听到农民返乡备耕的喜讯,让张春新喜出望外。

  “以前到我这打零工的几个村民已经回家了,正在居家隔离,过不了几天就能到地里帮忙。”张春新站在大棚入口,望着田间稻种,满眼憧憬。

  统筹做好返乡种地农民转运和农资调运供应,吉林市引导农民有序下田、闭环管理,做到不误农时。

  吉林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快速应对,多举措护航农民返乡备春耕,加快农资保障供应。

  为完善政策举措,加快集中转运,吉林市制定了《关于滞留农民返乡春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返乡条件、组织流程及时间安排。建立扁平化的申办程序,减少不必要审核环节,对在封控区外且符合条件的农民,立即发放通行证,切实提升农民返乡效率。同时与省内其他市(州)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动态统计和通报互返人员,组织开展“点对点”“全闭环”集中转运。现已完成吉长两市、吉林市与其他7个市(州)两个批次集中转运,互转农民524人。截至4月9日16时,吉林市在城需返乡农民45786人,已返乡39771人,占比86.8%。

  同样兴奋不已的还有船营区经营农资商店的郭秀利,4月4日,他接到吉林市农业农村局通知,按照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关于协调做好农资和春季农业生产用工保障的通知》,开始闭环销售农用物资,所有员工吃住在店,线上和电话接单,线下专车点对点运送。与通知一同送来的还有“应急物资通行证”,有了它,郭秀丽就可以下乡送货,直达农户家中。

  据吉林市农情调度显示,截至4月9日,吉林市已筹集备春耕资金26.2亿元,占计划的88.5%;当天新增下摆种子255吨、化肥19440吨、农药39吨;全市种子到户1.8万吨,占计划用种的90.3%;到户化肥32.7万吨,占春耕用肥的65.4%;检修农机具27万台(套),占应检农机具的92%。需清理玉米秸秆面积572万亩,已清理面积446.6万亩,占比78.1%。

  保春耕,让人能回去,农资能下摆;保销售,让产品出去,农户除心病。在有疫情的春天里,保农时,保的是农民一年的收成,更是一年里种下的希望。

  为此,吉林市多措并举,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全力保障当前生产和农资储备。打通农资运输堵点,为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放通行证件,目前已向各城区发放备春耕生产(保障)人员通行证3900张,发放省内通行证4953张,市内通行证183张。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吉林市成立了备春耕工作专班,制定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备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对疫情防控期间稳妥恢复备春耕生产秩序、有序抓好生产准备落实、保障备春耕生产农资供应、开展多形式指导服务、压紧压实责任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发布《致吉林市广大农民的一封信》,在购买农资方式、提前统计用工、提早检修农机、适时开展农事活动等工作开展有序引导。

  在此基础上,积极协调水利、商务、气象、粮食、供销等涉农部门和农业领域专家多次会商,制定并印发了《吉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备春耕生产应急保障预案》,近期将视疫情和备春耕进展,适时启动应急响应。

  创新开展指导服务。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实际,指导各地开展各类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组织农业专家录制增产增收技术短视频,通过新媒体推送发布,加大对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力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疫”去春来唤花开——聚焦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后的吉林市

  镜头三:复工复产,我们有望了

  “真没想到,疫情期间咱市里各部门的办事效率这么高,感谢平台和工信局的帮助,使企业的原材料及时运达。”吉林市恒源纸业负责人感慨道。

  原来,3月7日,吉林市恒源纸业有限公司给吉林市产融合作服务平台打来电话,由于疫情原因,物流运输受限,希望帮助协调物流运输问题,使原材料运得进、产品运得出。吉林市工信局第一时间派人介入,联系属地工信局与企业对接,顺利为企业发放了通行证。

  据了解,吉林市产融合作服务平台主要为企业提供融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企业划型、政策匹配、信用查询、企业接诉即办等服务。此次疫情,产融平台不余遗力,充分发挥平台线上融资和96611企业服务热线功能,助力企业抗击疫情。

  截至4月9日,96611企业服务热线累计受理来电183件,其中14件涉及复工复产咨询,9件涉及要素保障,103件涉及交通运输物流。此外,经平台间接联系,已促成企业贷款8笔,贷款金额达2亿元。

  “接下来,我们在逐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继续为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融资方面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及时更新各金融机构有利于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产品和相关政策。实时更新减税降费、优化审批、稳岗就业、财税支持等相关政策。同时,继续落实好96611企业服务热线,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吉林市产融合作服务平台负责人陈超向记者娓娓道来。

  一边全力以赴抗疫,一边加快推进满负荷生产。

  自3月4日封闭管控以来,吉林化纤公司坚持“防、控、备、保”原则,采取“三封闭、三划分、三固定”的有效措施,把封控工作从面上管到点上,公司虽身处疫情高风险区域,但对生产运行没有较大影响,碳纤维板块始终处于满负荷生产,腈纶板块现已实现100%的生产负荷。

  一季度,集团公司逆势实现工业总产值40.4亿元,销售收入5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和31%;纤维销量16.2万吨,同比增长14%,获得首季开门红。

  “公司将坚决守住‘不发生聚集性、群体性疫情’的底线,扎实做好抗疫情、稳运行、保安全各项工作,按照省、市复工复产工作要求,从严从细落实到每个环节,保障工作方案有序快速组织落实,确保实现碳化项目陆续启动,4月25日短纤生产线投料开车,4月30日长丝生产线全线开满的复工复产目标。迅速恢复满产满负荷生产运行状态,誓夺‘双过半’目标,为吉林经济发展作出国企应有的贡献。”吉林化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德说。

  同心抗疫,终迎曙光。

  夕阳西下,居高遥望江城吉林,城市美景尽收眼底。滔滔松花江水随风扬波,润泽两岸。此时,树木已吐出新芽,迎接春的到来。

  记者手记:

  稳运行、备春耕、逐步推进复工复产。

  吉林市用抗疫成果坚定必胜信心,为全省防控工作大局营造了良好氛围。

  努力、坚持、不放松。吉林市不遗余力取得社会面清零目标后,我们看到,即使战“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依旧舍小家为大家,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一边继续坚守抗疫一线,一边同步推进稳定运行、备耕春耕和复工复产,全力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事实证明,维护好人民利益、保障好人民生产生活,凝聚起团结抗疫强大的人民力量,就会“疫”去春来,唤得百花盛开。(记者 隋二龙任胜章 刘佳雪)

“疫”去春来唤花开——聚焦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后的吉林市

“疫”去春来唤花开——聚焦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后的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