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吉林市松花江岸发现多个时期历史遗存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当地新闻 > 正文

吉林市松花江岸发现多个时期历史遗存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10-26 10:0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吉林市松花江岸发现多个时期历史遗存

发掘现场

  记者25日从吉林省吉林市获悉,位于当地的永安遗址已发掘出多个历史时期的遗存,最新发现的是一处不晚于渤海时期水井和两座夫余时期房址。

  正在发掘的永安遗址坐落于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永安村二队,地处松花江东岸,与市区隔江相望。

  新中国成立前,吉林市松花江东岸曾发现大量汉代遗存。2018年,一石油经销公司拟在遗址范围内建设汽车加油加气站,考古队对附近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初步判断存在建筑迹象。

  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目前挖掘面积已达到1000平方米。

  考古工作者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发掘出土了夫余、高句丽、渤海等多个时期的遗存,既有花纹砖、瓦等建筑构件及罐、盆等陶器残片,还发现两处房址及一处水井遗迹。

  “水井的发现很重要,可以证明至迟不晚于渤海时期,该区域内居住的先民已拥有打井技术和使用水井的历史。”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部副主任王聪介绍。目前,这是吉林市地区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水井遗迹,颇具历史研究价值。

  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水井的发掘还原了那一历史时期的打井技术,当时的居民先挖掘深坑,至水层后,用木方垒起井壁,井壁外填土,直达地面。“挖掘出的井深已有7米。”王聪介绍。

  两座夫余时期房址的发现可以证明永安遗址为一处夫余时期的居住址,这也为进一步复原夫余人的生活场景和研究周边同时期遗存的性质提供了新的材料。

  夫余国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494年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据文献记载,其为东汉的属国,行政区划隶属玄菟郡,后改辽东郡。

  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对部分出土残片进行了复原,盆、罐等器皿可展现当时历史时期的风貌。

  另据记者了解,吉林省多年以来坚持推动文物保护工作。永安遗址所在的吉林市组织开展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进一步提升文物管理保护标准,并加强文物安全检查和执法巡查,确保文物安全。

  文/记者 石洪宇

[ 责编:李宜蒙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首尔开幕

  • 杭温铁路首列长轨安全进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