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吉林省白山市矿山监管缺位 生态修复严重滞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吉林> 当地新闻 > 正文

吉林省白山市矿山监管缺位 生态修复严重滞后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9-28 10:1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新网9月27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吉林发现,白山市对矿山开采管控不力,通化钢铁集团板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板石矿业)5个矿区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生态修复严重滞后。

  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现对第三批部分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基本情况

  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矿产资源富集。全市最大矿山位于浑江区,矿权归属板石矿业,设有5个矿区,分别为井下矿、李家堡矿、露天矿、上青矿和东沟矿。

  多年以来,5个矿区长期露天开采,形成13个露天矿坑和12个大型废石堆场,山体裸露面积高达317.6公顷,满目疮痍。目前,李家堡矿、东沟矿正在履行闭矿手续,其余矿区仍在进行地下开采。

吉林省白山市矿山监管缺位 生态修复严重滞后

  2021年9月15日,督察组使用无人机拍摄,上青矿区山体大面积裸露,满目疮痍。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主要问题

  ——修复流于形式,生态破坏问题依旧突出

  围绕板石矿业矿区生态修复,《白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规划了土地复垦、废石场地质环境恢复等2个治理项目,但截至目前均未实施。《白山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7个重点治理区、8个重点项目中,完全未提及板石矿业所属的5个矿区。截至目前,板石矿业矿区13个露天矿坑无一完成修复治理;12个大型废石堆场无一按照要求有效利用,堆存量高达3320万吨。

  2018至2019年,板石矿业5个矿区相继制定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但没有详细的年度修复计划。督察发现,主要修复工作大部分未开展,已开展的个别工作也不到位。上青矿区应于2019年完成采坑边坡修饰,至今未实施;露天矿区至今未按要求清理外运废石。对此,白山市自然资源局向督察组出具说明,称“5家矿山基本执行治理方案,实施边开采、边治理”,与事实明显不符。

  ——监管不严不实,责任落实明显不到位

  板石矿业5个矿区生态破坏问题由来已久,多数露天矿坑已经存在数十年,有的废石堆场长期超范围、超总量堆放废石。白山市及相关部门仅停留在发文督促,实际跟踪督办严重缺位。2019年10月,白山市获批成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后,围绕板石矿业谋划了7个重点项目,但截至目前均未开工,相关部门没有进行有效监管,反而将滞后原因归结于投资过大。

吉林省白山市矿山监管缺位 生态修复严重滞后

  2021年9月15日,督察组现场督察拍摄,板石矿业的废石堆场超范围、超总量堆放废石。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李家堡矿问题最为突出。该矿占用林地61.6公顷,其中58.6公顷未依法办理征占用手续,占比高达95.1%。10多年来,白山市虽然查处了一些违法问题,但查处范围仅涉及其中的7公顷。直到2021年5月吉林省纪委监委明确提出要求后,白山市才组织彻查。督察发现,白山市只是落实上级要求查处了李家堡矿违法占地问题,对近在咫尺的其余4个矿区没有组织认真排查。

吉林省白山市矿山监管缺位 生态修复严重滞后

  2021年9月15日,督察组使用无人机拍摄,李家堡矿违法占用林地。经核算,面积达58.6公顷。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

  ——把关形同虚设,审核意见与实际不符

  白山市不仅未有效履行监管责任,还在矿区生态修复严重不到位的情况下,向上级有关部门出具不实审核意见。2019年7月,白山市自然资源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绿色矿山遴选名单,称井下矿、上青矿符合绿色矿山申请条件。经查,《板石矿业公司上青矿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中,矿容矿貌、矿区绿化、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多项指标得分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明确要求,未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治理的,责令限期改正,整改不到位的,不受理其申请采矿权许可证延续、变更。2020年8月,板石矿业提出上青矿矿权变更申请。2020年10月,白山市自然资源局浑江分局出具核查意见,称该矿“履行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等相关义务”,但实际上与方案规定的有关措施落实有较大差距。2020年11月,白山市自然资源局未经认真核实,即认可浑江分局核查意见,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审核把关不严。

  原因分析

  白山市、浑江区对长白山腹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矿山修复摆在应有位置,对毁林开矿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查处不力。有关部门不担当、不碰硬,监督检查缺位,督促指导不力,问题一拖再拖。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首尔开幕

  • 杭温铁路首列长轨安全进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